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中学家校共育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姜淑艳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合其终身发展、社会需要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而家庭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直接影响者,只有两者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发挥对学生更大的教育成果。本文就如何推动家校合作,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探索。
  关键词:农村中学;家校合作;核心素养
  一、加强培训,提升共育意识
  (一)加强教师培训
  教学共育核心素养的环节中,教师起重要的作用,他们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家长与学生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学校教师参与学习,落实立德树人思想,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思考教学中每个阶段的目标,进而明确培养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责任。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促进家校有效合作的基础。
  (二)加强家长培训
  家庭是中学生生活时间最多的地方,是影响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及行为观念对学生的价值观、性格等方面起到直接影响作用[1]。因此家长对核心素养的意识,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在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可联系家长,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学方式。农村家长应试观念比较严重,大多数情况只在乎学生的成绩如何,没有分析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核心素养给家长指明了方向,学校应联合老师,给家长灌输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清楚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成为有丰富文化基础和精神追求的人。可以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微信、校园网平台等方式,帮助家长全面了解核心素养内容与家庭应承担的责任。
  二、完善制度,构建共有机制
  在家校共育实践中,很多家长缺乏主动性,有些家长知道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思想上认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校的工作;有一些家长会因为工作忙等原因存在应付行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家校共育核心素养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各农村学校应不断完善家长参与制度,为促进家长积极参与提供有利条件,建立共育机制,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中学教育中的常规要求是建立家长委员会,引导家长参与学校内事务。学校应构建完善的家长委员会管理制度,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增强培训,引导家长有序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改变以往散漫的教育态度,让更多的家长认可学校,实现有效合作。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促进家长主体发挥更大价值,提升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胆提出意见与建议,为学校的进步提供更大动力。比如在开展新生见面会时,让学生见证家长与学校共同制定的生活规则,通过文明、安静、有序的会议,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等。
  三、夯实基础,畅通共育渠道
  家校合作共育工作中,因各种原因影响,合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例如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给家长汇报情况后,要求学生补完作业再回家。家长会认为教师不应该这样做,而教师认为家长对学生太溺爱,对学生影响不好等等,这种冲突的产生,归结原因是双方没有实现有效的沟通,没有建立信任。因此建立友谊沟通的桥梁,是促进家校共育效果的基础。
  (一)充分利用沟通媒介
  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这为家校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有利平台。学校可以通过自身建立的校园网、教师建立的微信群等,实现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交流。学校应充分发挥出沟通媒介的作用,给家长发送学生的指导信息,管理要求,每个阶段学生的教育艺术等。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印制与家长沟通的校园报刊,家校培训等材料,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学校当前教育状况、教育内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等。
  (二)做好家校互访
  面对面交流可以进一步促进家校共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首先班主任要做家访的任务和要求,搭建学校、教师与家长互通的桥梁。教师在家访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汇报学生实际情况,还应就学生核心素养管理方面征求家长意见或建议,与家长共同讨论更有效的教育途径。其次,学校要为学生参与的各项学习活动提供开放时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到课堂,从中感受学校的教育现状,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有效激发家长参与共育的积极性。
  (三)建立合作协调队伍
  学校与家庭的有效合作,离不开中间协调者的引导与领导。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工作,选出更具才能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选出更具积极热情的家长成立义工队伍,与家长委员会构建一支长期稳定的沟通协调队伍[3]。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让家长对学校的教学情况及时了解,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制度的完善,队伍的稳定为家校的密切联系提供了有利基础。在这样的队伍中,校长、班主任能为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正确指导,他们会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发展特点,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开指导教育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总结:
  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家庭与学校有效互动,共同教育且長期坚持。特别是农村教学环境中,很多家长因生活环境、文化限制等因素,还存在只看中学生考试成绩,对其它问题不关心的情况。这就需要学校尽最大努力,提升家长与学校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为孩子未来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路栋,路盛淋.完善家庭教育体系  凝聚家校共育合力[J].中国德育,2019(01):60-62.
  [2]章小英.“家校共育”微课程:面向学生的品质表达[J].江苏教育,2018(87):22-25.
  [3]孟丽娟.家校共育:促进“我与孩子共成长”[J].中国德育,2018(15):35-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