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融合教育质量的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蓉

  【摘 要】融合教育主要指实现所有资源、学生在一个班级中的有机结合,对其共同展开综合性教育教学活动。展开融合教育活动是我国教育系统朝着正向改变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融合教育发展的尝试下,如何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已成为融合教育活动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下文以实际的教学实践入手,分析提高融合教育质量的具体策略方式,旨在为融合教育活动的成熟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融合教育;质量发展;提升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模式的出现和发展,都统一指明了融合教育是未来社会教育活动发展的主要趋势。融合教育指的是一种让大多数残障儿童或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班,并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可以看见融合班的教室和一般教室的摆设不一样,不是排排坐地对着黑板、看着老师,而是分小组上课,很少写黑板却有许多辅助教具,针对孩子不同的特质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当前,实现融合教育活动需要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协调发展,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更需要有充分的资源及支持系统。可以说,实现融合教育活动并不容易,提高融合教育的活动质量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跟踪融合教育活动,随时展开教学指导
   对于融合教育活动而言,我国目前仍处于试点性教育教学实践阶段。其主要强调为特殊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在普通班级中提供特殊及相关的服务措施,从而实现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融合的一种教育趋势。因此,在融合教育活动中,为确保提高融合教育质量,要求有特殊儿童专家、普通儿童专家等,对融合教育活动进行跟踪指导,确保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特殊教育教师、普通教育教师能够协同处理好教育问题,制定出更好的教育实践活动,使两种学生都能在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下展开学习。对于融合教育质量的发展而言,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特殊学生、普通学生对所处环境产生陌生感,继而会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心绪不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会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发展。在这一教育过程中须有专家指导,专家在展开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能够对融合教育实践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能够大概推测出儿童在课堂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表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确保学生都是在状态内接受教育活动的,学生能够在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下完成自己分内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融合教育教师素养,推动融合教育实践创新
   对于教师队伍而言,融合教育对其素质、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融合教育需要设置符合所有学生需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需要顾及到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还需要为融合后的班级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及服务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自愿参與到这项活动中,在教育活动中能够适当地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并且能够接受不断的在职训练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学校能够制定一系列的教师培育计划,确保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符合融合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第一,实现普通教师和特殊教师的角色互换教学,确保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融合教育班级下的学生的各种反应。由于特殊教师在班级教育中更多的是展开生活习惯的引导,其次才是展开必要的教育教学指导,而反过来,普通教师则需要展开对普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必须让特殊教师与普通教师实现换位思考,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所协同制定出来的教学计划、所展开的课堂组织活动是符合融合教育班级学生的需求的;第二,在教师的培养源头上,要求高校设置融合教育的专业活动,从国外的融合教育活动中汲取经验,寻找最合适的教学理念来引导融合教育的发展,为融合教育提供更具理论知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制定融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机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从根本上来说,融合教育活动尝试是在国家教育的相关政策引导下所展开的,而相关教育部门不能够仅是口头上强调要实现教育公平,设定融合教育活动模式,而是要从根本上对融合教育教学展开深度研究,制定融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机制。第一,要改造融合教育的教学环境,普通教室桌椅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的,要求当前能为融合教育提供一个更加合适的教学环境,确保两种学生都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展开各项学习活动;第二,要求实现对融合教育活动的教材的创新,融合教育活动不能单纯地依照某一个教材版本来完成教育活动,而是要求在两方教师的实践探讨下,在专家的研究下,在我国政策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制定出符合融合教育需求的教材资料;第三,要求为融合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融合教育而言,将现代信息技术导入课堂教学活动更是大势所趋,可通过在班级安装监控、远程学习系统等方式,确保融合教育班级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能够被即时跟踪、即时引导。
   结语
   综上所述,对教育发展而言,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前提是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自主创新发展,这样学生就可以展开一系列的学习创新活动。同样,对于融合教育形式也是如此,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也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师出发,最终回归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在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下展开学习,并且能够高效地接收教学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引导。通过课堂实践可知,在采用多种手段实现融合教育的常态化发展过程中,要求家长和学校形成联动机制,共同为普通学生、特殊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群体能在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下完成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颜廷睿,关文军,邓猛.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7(02):90-96
   [2]杨希洁,韦小满.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融合教育质量构成要素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03):7-13
   [3]颜廷睿,关文军,邓猛.融合教育质量评估的理论探讨与框架建构[J].中国特殊教育,2016(09):3-9+18
   [4]董奇,方俊明,国卉男.从融合到全纳:面向2030的融合教育新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7(10)
   [5]银春铭.俄罗斯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7(13)
   [6]张悦歆.普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J].教育学报,2016(03)
   [7]邓猛,颜廷睿.西方特殊教育研究进展述评[J].教育研究,2016(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