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新课程为背景探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静静

  【摘 要】新课程教育改革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它积极倡导教师重视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以新课程为背景探讨、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教学是一个必修课程,因为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写作能力等,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健康的人格。
   一、以新课程为背景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方式
   因为教师与学生在年龄、知识水平和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两者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知识认知情况设计教学方案,肯定无法得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综合情况,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以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而且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要让课堂成为“一言堂”,在语文阅读教学时,还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一起阅读全文,然后再挑选个别同学进行单独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去思考文章是如何描绘橘子洲头的秋天景色的,诗人提出了什么问题,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在阅读完成的基础上,让学生动笔写出所提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对问题进行解答:文章描绘了环绕的群山、重叠的树林、满江清澈的秋水和无数争相行驶的船只,雄鹰在天空翱翔,鱼儿在水里畅游的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香江秋景图;诗人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全诗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经过教师的解释分析之后,组织学生再次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己所写的答案与文章进行对比,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水平。
   (二)从课文标题入手,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
   一篇课文的题目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斟酌出来的,也是一篇文章的经典之处。从其他角度来说,课文的题目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眼”,是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从这个中心论点出发,展开写作。一个主题鲜明且有个性的文章标题,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是读者阅读的内在推动力。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以文章标题为入手点,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从而理解整篇文章。例如,在教学《游褒禅山记》时,教师从标题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几个问题:是谁游褒禅山;他为什么要游褒禅山;在游览褒禅山时发生了什么,写这篇文章又想表达什么。这篇文章是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他在文中叙述了他和几位同伴的游览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要想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教师应通过合理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章主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容易理解文章主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阅读探究的综合能力。
   (三)从文章的“关节”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关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有四种,其中有一个意思是“起关键作用的环节”,而用在文章中就是指关键处。
   1.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入手
   按照一般的阅读教学步骤,教师应先介绍作者写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只有学生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体会他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情感,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再别康桥》为例,这是一首抒情诗,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作者笔下的康桥,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首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徐志摩在1928年写下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和徐志摩是怀着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回到国内的。这样能促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徐志摩那种理想破灭和孤独寂寞的情感,有助于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2.从关键词、句子、段落入手
   在一篇文章中,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是全文的重要关键点,它牵引着全文,是文章的重要艺术构思和思想焦点。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时,教师先简单解释整篇文章,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划出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篇文章的关键句子是“北国的秋,却来得特别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再以此提出问题:在文章中古都的清、静、悲凉是通过哪些画面来描述的,这些特点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结束语
   总之,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成果的好坏会影响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反省自身在阅读教学时存在的不足,改善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燕.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方法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123
   [2]董雪.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 课外语文:下,2017(4):105
   [3]郝颖慧.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5):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