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绽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守丽

  摘 要:虽然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实施已久,但是,仍然有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只有教师扭转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会长久,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思维才能被调动,无限的潜能才有可能被挖掘,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性;发展
  “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现象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并不鲜见,虽然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实施已久,但是,仍然有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只有教师扭转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会长久,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思维才能被调动,无限的潜能才有可能被挖掘,从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体现小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学观念,创设良好教学氛围
  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必然要从更新自我的教学观念开始。教师的观念一改变,必然会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做文章,结合所教学的教材内容,为学生搭建能够凸显主体性的教学平台和模式。当然,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一教学的基础土壤,需要从师生良好、民主、和谐的关系说起,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而在新型课堂上,尽可能多创造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教师学会倾听和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想法,学生也学会倾听和思考教师的教导与指引。从而师生互动,促进教与学的双向发展。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乐于与师生分享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与突破。学生在这一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思维灵动,积极探究,时不时还有创新火花闪现。
  二、教学方法多样,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教学方法单一,而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与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用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唤醒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这是心理学家得出的研究结果。在学习新课之前,数学教师可以先设立几个问题,让学生心中带着问题和疑惑去学习,通过自我思考或者小组讨论学生最终得到答案,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充分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其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之前,通过启发与引导,教师让学生先回顾一下,并说一说之前学过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创设情境,学生个个带着问题展开想象力,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积极讨论,最后在不断的思考与分析、探究与演算中得出答案。这种创设问题的方式,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不断让学生产生学习激情,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主动探究之中,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又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圆柱”这一相关章节的学习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将一根半径为8厘米的圆柱形铁棍放置于一个底面半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从水桶里取出铁棍时,桶的水面下降了6厘米,请问,这根铁棍有多长?”起初,对于“水桶中空出的容积与铁棍的体积相同”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不太明白,通过教师不断地实际演示,在重复几次后,教师提问学生在这一演示中观察到了什么,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让课堂先安靜下来,只有学生无声的思考,经过不断地深入研究,学生终于得出铁棍的长=铁棍体积÷铁棍底面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和研究,当学生的思维走入探究之中,实质性的认知便开始清晰起来,不仅完美解决了问题,还帮助学生建构了自我知识体系。
  三、尊重相信学生,彰显主体本色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既能够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时间,也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创造性的建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彰显生命主体本色。尊重学生言行,尊重主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即生性好动,好奇心强烈。通过进行有意义的、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自主自觉地活动。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加以适当启发讲解,引导每一名学生都进入讨论思考的状态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数学知识这一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如,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一数学内容时,通过一组图片形式的展示,并要求学生将图片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出来,教师在这一步骤之后开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根据联系以前学过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谁大谁小吗?”学生被这一问题所激发,积极进行思考,不一会儿,学生纷纷说出了一两种比较方法。在这一认知下,教师再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按照小组方式进行讨论:有没有其他方法?由此,在教师步步深入的引导下,“看图比较;把小数扩大成整数后比较;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比较;运用比较整数大小”等四种方法被学生很快找了出来。通过这一教学的环环相扣的引导启发,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调动,学会了课堂知识的同时,还养成了积极进取、自主探索的良好思想品质。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学生受到教师尊重,敢想敢问、敢议敢说,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好氛围就自然形成。
  参考文献:
  [1]艾静.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44.
  [2]余淑英.浅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41.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1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