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由课内到课外开展“和大人一起读”的探索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金玲
摘 要:新課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一先进的教学思想,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发展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大力推行和倡导“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理念,实现课内外阅读的密切结合,旨在引导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促使小学生不仅要在学校里、课堂内阅读,更要把阅读的范围拓展到课外,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面开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课内;课外;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探索
2016年新改版的部编版本教科书,明确提出把课外阅读融入教学中。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加强与课内阅读的密切结合,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实践活动,以发挥阅读教育意义,真正落实“和大人一起读”的全新思维。这为教育者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推动教学结构的创新和转变,更好地思考教材内容,深入地探究学生所阅读的文本,促使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和实施“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策略中,要认真地分析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把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真正把小学生引领到书的世界里,和大人一起去体验阅读的快乐,共同分享阅读的心得和成果,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课程化。下面就如何由课内到课外,开展“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策略,进行如下几点有效的探索和研究。
一、在课堂上,与教师携手进行阅读,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良好的开端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为了让小学生感受和体验到阅读的快乐,需要在他们进入校园后,第一次接触阅读时,精心地挑选他们喜欢的阅读文本,以开启“和大人一起读”的大门,让他们心情愉悦、开开心心地参与到阅读中,品味出阅读的内涵,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领会阅读的真谛,为后面进行课外阅读做好铺垫,打好基础。比如在阅读《秋天》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多姿多彩的秋天景色,吸引小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然后开始范读课文,明确告诉学生要标记出文本中不认识的字、不会读的字,然后引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进行检查,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去欣赏秋天迷人的景色。与学生一起开启“悦读”的第一课,让学生在阅读中,身心放松,没有负担,真正实现快乐、开心的阅读,在“和大人一起读”中成长、进步。
二、在家庭中,与爸爸妈妈一起读,明白阅读的教育意义
课内阅读到课外的延伸和拓展,是推进阅读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更是促使学生领会阅读意义的主要途径。而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首选对象是父母,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交流和沟通的形式,让家长担负起与孩子一起阅读的重任,明白“亲子阅读”的内涵,在家庭中,为小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营造愉悦宽松的家庭氛围,真正让学生读得轻松、有趣,深入地发掘出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比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外任务,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阅读这个故事,在读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曹冲的做法,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从中明白遇到事情后,要善于开动脑筋,多想办法,还要注意采纳和借鉴他人的合理化建议,实现阅读的升华,为进行新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生活中,与喜欢阅读的大人进行阅读,提升阅读境界
经过大量的事实验证说明,孩子所接触的人群越喜欢读书,孩子就越容易爱上阅读,内心强烈的阅读意识就会显著增强,其阅读能力和境界,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此,在实际的生活中,可以多给小学生接触他人的机会,让他们寻找邻居、朋友,去进行自主地阅读,从中得到有益的帮助,让小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整体阅读素养的提高。比如进行“快乐读书吧”活动中,可以让小学生把喜欢的绘本拿出来,与喜欢阅读的高年级哥哥或姐姐一起阅读,实行一帮一的行动,对小学生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细致的讲解和说明,消除小学生阅读中的障碍,让小学生切实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成长,并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
总的来说,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所提倡的“和大人一起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小学生如何进行高效的阅读,以推动课内外阅读有机统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进行科学而客观的分析,巧妙地运用以上方式,打开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大门,为小学生开拓广阔的阅读途径,点燃小学生阅读智慧的火花,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喜欢上图书,爱上阅读,对语言产生亲切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他们的阅读思维,从而探索一条更符合小学生实际的阅读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靖宇.和大人一起读:让孩子在快乐阅读中悄然成长[J].小学语文,2016(11):88-89.
[2]刘慧娟.创设情境促进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分享阅读[J].时代教育,2017(24):153-154.
[3]舒小平.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和大人一起读”的有效阅读途径[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2):201-202.
编辑 张佳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1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