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数学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下进行计算教学时,要坚持做到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去;并且教师应当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这几大关键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师只是单纯的告诉学生们这道计算题应该如何做,让学生们掌握了教师传授的这种方法。但一遇到只能用别的计算思想解出来的题目,学生们就会慌了阵脚,并不知道如何计算。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该论题进行深入阐述。
   一、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师们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在教授小学生计算题时,思考如何进行强化学生们的解题计算能力。在教学计算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遇到分析题目不正确、运算速度很慢、符号意识不高等问题,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们不同的欠缺之处对自己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要想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多加开展数学计算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对题目中给出数据的分析,挖掘出计算题中数据的本质是什么,学习如何提取计算题中有效信息。
   例如,在讲授“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们整数除以整数是如何计算的,再给出一个小数,带领学生们把小数转化成整数的形式,由浅入深的引出小数计算的方法。再给出同学们一道有关实际问题的小数除法计算题,引导学生们说出“计算结果的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进行对齐”的计算思想,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加强学生们对小数除法的练习,让学生们充分掌握计算小数除法的方法。在教授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可以鼓动同学们进行一场小数除法的比赛,自由结组给出小数除法的算式,比赛的内容就是考察计算小数除法的快慢和准确率。目的是通过以小学学生为主体进行计算能力的提升,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比如,计算97+295时,引导学生先思考97接近于多少,295又接近于几百,估算出結果后,让学生们经过实际计算的笔算操作后,将两次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学生们自己就会发现两次的得数非常相近,在实际的计算海洋中提高计算能力。
   二、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去
   对有些计算内容小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就是要通过教师对题目的剖析来告诉学生们如何计算。但基于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小学教学方式下,数学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让自己理解抽象数学计算题所描述的内容,能够自己列算式。那么,如何让学生们进行主动理解呢?数学教师可以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变成让学生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让计算题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小学生能更加简单的理解数学计算。
   在数学计算单位的教授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培养学生们对数字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米”时,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量量自己和教师的身高、教室的宽度等;在学习“厘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量一量自己身边的物品,比如文具盒和积木等物品。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对计算单位更深的印象,加强学生们对基本单位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们的数字感知能力。
  三、教师应当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
  小学数学的计算题教学方法都很单一,一般教师都是采用口授单一的方法给同学们进行讲述,然后让学生们再做几道计算题进行巩固,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但这种方法并不利于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计算方法的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师应当优化自己的计算题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现出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喜欢上在课堂中积极表现自己的这种教学形式。
  在进行对学生们口算能力培养训练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本身的自我解题方法。比如64除以8的计算,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列出8乘以多少等于六十四;每天指导学生们互相出题,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让同学们两个人一组,对计算方法进行反复的巩固,在学生们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对其进行充分的练习。在解答应用题的计算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把学生们放在一个特殊的实际情境之中,例如在进行商品购买和找回零钱相似的计算题的解答中,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扮演卖家和买家,模拟结账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理解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下进行计算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才能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让小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生活过得充实且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鹏.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16(12)
  [2]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3-5
  (浙江省东阳市歌山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3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