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资源环境监测在线开放课程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彪 杨素勤
摘要:资源环境监测作为一门农学类基础课程,与生产联系较为紧密,可为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打下扎实基础。该课程开设专业较多,如农业资源环境、烟草、园艺、茶学、农学和种子经营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土壤分析、植物分析、肥料分析和其他环境要素分析的技术手段。考虑到课程和专业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高效利用在线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资源环境监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灵活多样。文章结合作者近年来资源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实践,从理论教学、实验开展及课程讲解等方面就如何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总结并提出几点认识,与诸位读者探讨,以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
关键词:资源环境监测;在线开放课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235-02
在线开放课程是教育信息化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改革与创新手段。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对开放式在线课程的建设投入了巨大的支持,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结合自身和高等教育特点,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习和管理系统,提供相关的优质课程。这一新的教育教学形式能够突破传统课程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学到国际知名高校的开设课程。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方法虽有一定的原则,但考虑到课程和专业实际,手段灵活且种类多样。如何结合教学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利用在线教学方式,而不流于形式,这是摆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者面前的首要问题之一。以笔者主讲的资源环境监测课程为例。这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原土壤农业化学)的必修课程,也是高等农林院校重要的基础课,开设的专业较多,有农业资源环境、烟草、园艺、茶学、农学、种子经营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土壤、植物、肥料和其他环境要素的分析技术手段。河南农业大学自1987年开设该课程以来,陆续培养了31届学生,传授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重点高校和国家级研究所的认可,经过几十年建设和发展,资源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已处于领先地位。
资源环境监测课程异于一般理论课程,同时又区别于单纯的实验操作课。该课程不仅涉及土壤、植物营养、环境科学和分析化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和知识点,同时又包含了大量实验监测方法原理及操作流程等。这就要求该在线课程的建设应适度控制实验操作的比重。鉴于此,将资源环境监测课程通过在线开放平台展现,将理论和实验环节通过视频直观准确地传播,是资源环境监测在线开放课程主讲教师的重要任务。
现将相关思考和建议分列如下,与读者交流探讨。
1.在线开放课程中动画的引入。部分在线课程视频有选择地将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做主要授课内容;而对复杂的知识点仍由任课教师说明讲解;还有部分课程采用学生首先观看视频,之后教师选择主要内容进行说明归纳。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在线课程。
资源环境监测课程特别重视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本课程中的土壤分析,都是通过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测定比较,从而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保护、土壤改良利用、科学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测试原理、注意事项等理论讲解过程中,应插入实验操作等重要片段及其相关内容。例如在讲解土壤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测定原理时,屏幕上可以同步展现相关滴定变色、固态残留等直观影像。这样就避免了传统课程中理论难于描述操作、实验难以讲解原理等诸多弊端,最终实现了该课程线上和线下内容的合理化安排。
2.视频时长及镜头制作选取。无论何类在线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都至关重要。时长的控制对于在线课程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每段视频播放时间过长,学生可能因中断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反过来,时间过短的课程则无法充分有效地将知识点讲解透彻。所以,资源环境监测在线课程中应抓住重点、易混淆的且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化学变化过程,尤其是实验操作片段进行穿插展现。例如课程中主要内容之一的肥料分析主要用来确定肥料中某一营养成分的百分含量。根据分析要求,测定某种成分的总量,或测定对植物直接有效的那一部分养分的含量,应将相应的视频片段进行剪辑插到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中。
3.视频制作中应将镜头选在知识的关键点,展现形式和角度也随场景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讲解有机质测定过程中最后的滴定环节,应将镜头选定在滴定管下方溶液的颜色变化,在幻灯片中同步展示相关颜色变化的描述,这个时间段不能也没必要将主讲教师放入视野范围。但是,当遇到主讲教师对重点内容或环节进行总结、启发、提问时,则需要将镜头转至任课教师,以便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升教学的互动。
4.制作后期的加工润色。在线开放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绝对不能将高校传统多媒体教学使用的PPT课件直接搬到屏幕上来,因为难以匹配,尤其是传统课程中PPT的字体,颜色、字号、内容等信息都无法和在线开放课程的风格相统一。这就要求在线课程的制作需要进行后期的加工、衔接和匹配。例如对每段视频设置一个足够醒目的标题以增强学生的点击意愿,下功夫去构思创新型的简练标题,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资源环境监测课程中植物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研究在不同土壤、气候条件和不同栽培措施与施肥技术影响下,植物体内的养分含量变化,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数据。二是收获物品质的分析,如蛋白质、糖分、淀粉、油分等含量的分析,品质分析不仅是对食物和饲料的检定,而且对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就这一内容可以设计“食品——从田间到餐桌”、“施肥助力植物品质”等,既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又将章节内容合理地展现出来。
5.在线内容的更新维护。资源环境监测课程在线开放课程与传统课程一样,首要目的也是将土壤肥料相关知识点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传授给学生。因此,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并非一劳永逸,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维护,尤其是对最新知识进行补充和更新,发布课程信息,完善教学材料,優化教学设计和章节结构,提升课件质量,以适应在线课程教学特点。此外,在线开放课程的考试、课堂提问等环节都需要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这就要求相关的考核环节要严密周全,建设维护课程论坛、讨论区和答疑区等,通过网络平台将考生的综合表现、答题情况、互动状态真实无误地反映出来。任课教师也要密切注意网络平台上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动态,在线答疑并根据动态情况及时调整授课重点及方式。
总之,任何一门在线课程的建设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专业背景。就农学背景的资源环境监测课程而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大气、水、土壤、生物、固体废物及其噪声污染等各种监测对象的监测技术、方法原理、测定方法及对测定结果的评价。教学资源包括实验素材、课件、教学案例、文献资料、试卷等,这些要求任课教师务必搞清土壤肥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将重点放在土壤肥力形成的实质,各肥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及其相关依据,最大限度地通过教学资源的优化完成相关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徐鹤.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研究[J].高教学刊,2016,(5):109-110.
[2]杨九民,陶彦,罗丽君.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视频中的教师图像分析:现实状况与未来课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6,(6):59-63.
[3]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梁云真,黄琰.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者满意度研究:发展、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3):34-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9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