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生专业课程《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纲 赵继文 鲍晓宇

  摘要:文章以研究生专业课程《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为例,针对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材管理、考核方式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以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考核方式为一体,以双语教学为特色的教学改革探索,以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后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专业课程;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教学改革;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152-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研究生教育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者以讲授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为例,探索课程教学改革。针对以往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学生能力培养不足、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次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内容的凝练、教学方式的拓展、实际软件的操作等,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形成以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考核方式为框架,以双语教学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角色[1],导致学生求知欲不强,对知识理解与掌握不透彻,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管理协调性差,知识衔接性不紧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二)教学内容
  研究生专业课程学时一般较短,以往教学内容经常出现理论学习比重偏大的特征,从而限制实践环节的课时量。教师在突出培养研究生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的同时,对课程知识点缺乏差异化筛选,容易造成与本科生教学内容重复过多的情况。同时,课程内容缺乏对专业前沿的追踪,不利于研究生对先进知识技能的了解及其国际化视野的拓展。
  (三)教材管理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交通规划理论与模型的研究与相关教材不断更新与扩充,但契合本专业的教材并不多见,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四)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体的传统考核方式不能促进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而单一以结课报告形式的考核方式更容易滋生学生抄袭的行为。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方式
  将《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堂讲授内容。由教师在课上对重点知识进行传授,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交通规划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需要掌握的与实际项目相契合的关键点,通过课堂互动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第二部分教学内容是以学生自学形式探索本专业主流软件的应用。学生自学软件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与操作演示,弱化庞杂的理论模型和算法[2]。选取交通规划行业主流软件TransCAD为自学对象,将软件操作部分分为若干案例,研究生以4—5人的小组形式探索案例在TransCAD上的实现原理与过程,并在课堂上发表各自的软件操作,老师根据发表情况做关键性点评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互动。通过这种案例驱动式教学,引导研究生对关键理论特别是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模型的推导、理解与应用,力求达到对基础理论“精”、“深”、“透”的一个新的知识认知层次。第三部分是专业领域内权威期刊的学术论文学习。教师选取Transportation Scienc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E等专业领域内国际性权威期刊的特定主题文章,提出总结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模型构造、分析模型结果等问题,由学生进行讲解,或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以此来培养学生追踪科学前沿的习惯、发掘与凝练创新点的能力、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教學内容
  1.调整课程学时安排。压缩原有的理论教学学时,安排16个学时进行理论教学(占比50%),12个学时学习TransCAD软件操作(占比37.5%),4个学时学习与发表专业期刊文章(占比12.5%),从而提高实践与追踪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比重。
  2.优化拓展教学内容。本课程以轨道交通规划为特色,新一轮教学改革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中高铁等轨道交通“走出去”的时代号召。在原有课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关键知识点的总结,展示与解读当前中欧班列等最新规划信息。另一方面,将新的教学内容PPT全部改成双语PPT,深化研究生对本专业英语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同时为进一步追踪国际研究前沿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课程要求学生充分掌握交通规划的步骤及重要的规划理论模型,并具备一定的交通建模和理性分析能力[3]。因此本次教学内容改革中引入交通网络建模内容。通过TransCAD软件,重点加强学生对交通需求预测模型、重力模型、多项Logit模型等模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型的原理,学会建立模型以及分析模型结果,培养学生的交通建模能力。
  (三)教材管理
  与本科生教材相比,研究生阶段的教材要能适应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创新性[4]。本次教改团队基于本专业的学科特点与研究特色,在满足学校的教学定位和考虑学生自身科研水平的前提下,初步编制了本课程的软件操作讲义,使之更加适宜我校研究生的使用与拓展。从学生的初步反应看,教材改革效果良好。
  (四)考核方式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课程的考核方式克服了传统研究生考核的弊端,采用基于学习过程的综合考评方式[5],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积极性的调动。考评方式具体分为五个方面。一是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自主提出讨论问题的发言情况等。二是TransCAD软件单项操作考核,学生自由分组,教师根据软件演示、讲解过程和回答问题情况,给出每个人的成绩。三是专业领域内权威期刊的学习与讲解,采用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制作PPT进行讲解,教师根据PPT制作与讲解情况、全组成员回答问题情况给出小组成绩。四是总体操作考核,教师考核每位组员根据数据文件独立完成TransCAD交通规划四阶段法操作情况,并进行现场提问。五是提交最终报告,将各自的TransCAD单项软件操作部分和整体操作流程形成专业报告,由教师评分。
  三、教学效果总结与展望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教学改革方案已经初步应用到2018级研究生课程中,在授课内容调整、关键知识点总结、软件应用讲解与操作、师生互动,以及本专业前沿研究追踪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学生们的好评。笔者认为,本次教学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认识与提高:一是优化与拓展本课程的基础理论,重点在于“精”、“深”、“透”的新的知识层次认知;二是以追踪前沿科研为依托,以掌握行业主流软件为突破,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三是以双语PPT为基础,逐步推进双语自学与教学,开拓本专业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
  参考文献:
  [1]王昊,陈峻,张国强.“交通控制与管理”课程创新性教学改革探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3):130-132.
  [2]姚荣涵,潘宝峰,赵胜川.问题驱动和案例主导的交通规划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7,(10):1-3.
  [3]朱兴琳,李雪莲,唐茜.基于“模型—计算实验—应用”视角的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30-31.
  [4]朱长江,郭艾,杨立洪.以生为本 多元融合 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5(05):59-62.
  [5]王移芝,金一,周围.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03):49-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