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祝青
摘 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他类型院校提供借鉴,改善教学整体格局。高职院校应通过校企结合,形成长期的合作教学机制,应开展假期实习,促使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实践常识。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合作教学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9-0001-02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需要對实践有充分认知,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进步的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学生受教育阶段将社会实践和学习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适应社会实践活动,并提早养成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习惯和能力,其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在高职院校中,最重要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使学生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但是,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效率低下,所掌握的技能有限。在一些高职院校中,理论课远远多于实践课,就算有实践课也难以达到社会所要求的水平,实践内容相对滞后。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适应社会就更无从谈起。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够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单一开展实践课或理论课的弊端,将这两种课程形式有效结合起来,成为综合性课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来获得知识,并且能够用所获得的知识来指导实践活动,进而成长为应用型人才。这种体现循环与互动的学习模式,能够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其融为一体,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还要将学校的实践教学与社会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到社会最前沿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与实践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在步入社会时实现无缝连接、自然过渡。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的培养模式基础上总结、优化而成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具有很多优势,能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助力。
1.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改善沉闷、枯燥的教学气氛。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固有学习模式被打破,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活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能够进行更多的课堂交流和互动,使课堂学习气氛更加活跃,进而产生更积极的学习心态、更大的学习热情,并具有一定的课堂生成性。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水平就会逐步提升。为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也要不断提升,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与学的相互促进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学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在这种良性循环系统的带动下,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质量都会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效果就会迎来突破性的改观。
2.教育与社会接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旨是将社会实践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将社会的实践项目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让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将学校学习和步入社会的过程进行叠加、融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适应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也不忘学习和总结,不断进步和提升。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在校学习和步入社会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很快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因此能够快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逐步形成立足社会的能力。同时,在专业技能的支撑下,学生能够迅速在实践中找到自信,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人生态度,实现社会性的发展。
3.为其他类型院校提供借鉴,改善教学整体格局
高职院校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主体,十分适合应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教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高职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模式的作用,也能及早发现其弊端,进而为其他类型的高校教育提供宝贵的教育经验。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不同的情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能够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劳动中有所反馈。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总结和反馈,以便优化教学模式,为其他类型院校的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改善教学整体格局。
三、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实行校企结合,形成长期的合作教学机制
要对学生实施工学结合培养策略,并促成这种策略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就要结合社会上最前沿的技术、最前端的实践基础,让学生的学习与社会保持同步,这样才能有效促使学生在现有的、正常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学习,不会造成学习的滞后性。合作企业要通过提供服务和实践的平台,用企业的管理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在企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与社会的同步。校企结合,能够促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更加明确的目标,并形成长期的合作教学机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明确企业对于促进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将企业在职人员引进学校,使其成为教学队伍的一部分。其次,要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应将一部分课堂设置在企业的办公场所,让学生在企业实践操作中学习知识,使所学知识和技能更具实用性,为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假期实习,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实践常识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学校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和学习双重教学工作,还要积极促成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由在校期间的半进入社会状态,发展到假期实习的完全进入社会状态后,思想和认识会发生一些变化,会用更加社会化和实用性的态度去面对学习,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融入自己的想法,而且更具批判性和科学的态度。与此同时,学生在假期实习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以及自己的不足,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开展假期实习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就是让学生体会社会劳动的状态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学校和企业形成一定的合作机制后,可以在假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社会岗位实习两周,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全方位感受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进行知识的深度学习。在实习过程中,企业要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用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四、结束语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实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形成合理、弹性的教学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汪幼辛,程博.从工学结合到选育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思路[J].高校教育管理,2017(01).
[2]何良胜.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3]龙德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02).
[4]林小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
[5]夏学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综述[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8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