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术教育重在修炼审美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雨鑫

   摘 要:基于美術教育重在修炼审美文化,本文就四点进行分析: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课堂评价,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文化;审美能力;绘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0-0167-02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其不仅具有教学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的教学,忽略审美教育。美术教育中,具有审美文化的教学特点,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鉴赏能力,对学生学习发展十分有利。本文就美术教育重在修炼审美文化进行分析。
   一、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首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进行美术教学。通过课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美好。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学中,就可以更好地将观看到的内容呈现在画板上。对学生学习来讲,不仅增加学习乐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审美文化教学中,离不开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发现其中的细节,蕴藏的内容,对学生观察能力与发现美的眼光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教师的一点一滴,发现其中不同,以此获取的灵感,丰富自己的绘画内容。
   最后,提升学生欣赏能力与认知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选择一幅更具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围绕结构、构图、色彩、布局这四个方面进行欣赏分析,体会作者在绘画时的情感,以此加深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新的认识,有利于美术教学发展[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利用优良教学方法的使用,以此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与认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绘画技巧,实现审美文化教学。
   例如,学习雕塑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雅典娜神像》雕塑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和分析。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前,教师可以对此进行简单介绍,雅典娜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木头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现为大理石复制品,高105厘米,收藏于雅典国立考古博物馆。基于此,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雕塑文化的美妙和丰富多彩之处,进而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为提高学生审美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
   审美作为一种修养,可以展示出一个人的品位与素养。在美术教育审美文化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实践这种亲身经历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与审美意识。
   首先,感受美术作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美术作品以亲临画展,视频播放等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看欣赏,使学生亲身体验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及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星空》这一名画,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但是无法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美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一作品的绘画背景及作者故事,告诉学生。在1889年,梵高的疯病发作[2],与高更争吵后,他割下自己一只耳朵,并用手帕包着送给一个妓女。后来,被送入了圣雷米的疯人院。在疯人院期间,他仍然勤奋作画,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他此时的绘画,逐渐出现表现主义情形。在他的画上,那些像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充满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幻觉。油画《星夜》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品。当教师表述作品背景之后,在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分享给同学,相互感受其中的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体会其中的美,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其次,立足生活,提升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联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分析教学内容,体会美术作品情感。例如,欣赏《向日葵》这一作品时,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的向日葵具有怎样的精神,而梵高的向日葵与生活中的向日葵精神有什么异同,通过观察和相互之间的对比,究竟画作与生活有怎样不同的感情和带给观赏者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通过探讨和交流,以此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最后,美术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3]。美术教育中,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应用在课堂实践中,以此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小学阶段学生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如秋天的色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色彩及绘画内容展示在画本上,发挥学生想象力,引导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秋天或者自己想要怎么样的秋天。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使学生对美术作品学习产生新的认识,进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课堂评价,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使学生在教师评价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4]。在美术教育中,由于学生情况与思维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情况,进行科学评价,以此提升学生欣赏能力。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应将学生学习过程、参与学习积极性、学习中表现出的能力等等进行全面评价,使学生意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美术教学发展。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展有全面的认识,以此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能力。
   四、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为了发挥审美文化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质量。首先,情景教学法。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感受美术作品。如,齐白石的《虾》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三只虾,放在透明容器中,引导学生观看,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观察虾的特点,然后欣赏齐白石先生的作品,将观察到的内容应用在作品欣赏中,以此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法[5]。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就是将学生分组,然后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如,徐飞鸿的《群马》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将绘画背景展示给学生。徐悲鸿的群马,是徐悲鸿马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取材于1940年克什米尔当地的骏马,徐悲鸿当时见到此马格外兴奋,《群马》这一作品也因此被创作。然后教师引导小组进行欣赏,体会作者绘画时的情感及画作其中的情感与美,以此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发挥其审美文化的优势,以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将审美文化渗透其中,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促进美术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育.凝固的历史——论海口骑楼老街建筑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9, (02):108-109.
  〔2〕蔡贤军,赵敏.论湘鄂西红色视觉文化遗产审美元素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8,(04):84-88.
  〔3〕皮君.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剪纸教学创新初探——以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汉字文化,2018,(21):141-143.
  〔4〕殷硕.浅谈民俗资源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以延边地区为例[J].大众文艺,2018,(11):174.
  〔5〕白竹寒.聚焦核心素养——浅谈在美育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48+150.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23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