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卷考试模式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崔郁柏

   摘 要: 开卷考试是以主观性、开放性、探究性为特点的考试,历史教学必须适应开卷考试的新要求,转变教学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开卷考试;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长期以来,学生和家长都不太重视初中历史,把它作为一门杂课,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也不去复习、巩固和理解,到考试时就死记硬背应付一下,现在中考是开卷考试,学生认为可以翻书,没必要认真去学。所以教学质量成为初中历史老师最头痛的事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越来越呼吁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效课堂。广大历史老师根据新课标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创设高效课堂。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狠抓课改机会,积极探索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途径和方法。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具有综合性高、认知性强、开放性大、探索性广的特点,其核心是考查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学有所变革。那在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模式下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上好一堂历史课,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应该是摆在每一位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下面本人就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 构建高效课堂,转变教学理念是根本
  开卷考试是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而产生的,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核心是合作与沟通,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所以,开卷考试后,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演讲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互动式教学,实行教学民主,创设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理解、感悟、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心理学认为,轻松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常言道“有好心情,才有好气氛”,课堂也是如此。教师先要轻松上阵,脸上挂着微笑,以饱满的热情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能轻松起来。相反如果教师刻意给学生体验压力:一上课就给学生下马威,让学生背、写等。否则就给予处罚,可想而知他们怎么能轻松起来?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有来自父母,学校,同学的压力,已经喘不过气来。他们多么期望老师给出善意的微笑、平易近人的表情、关怀、爱护和鼓励。如轻松细致的回答:“好、很棒、有创意!”这些鼓励性的话语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等。这样就能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现在还有很多老师还是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转换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学生课堂表演、讨论、历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在讲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长征》为了让课堂鲜活起来,其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 整体感知,重温长征路(课堂活动)多媒体显示活动内容和任务:要求学生在小地图(师提前准备好)上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和会宁;然后用红笔在地图上描绘出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并数数中央红军走过多少个省?主要渡过哪几条江河?通过阅读教材、读图、填图、抢答,学生知道长征路线,并初步感知长征的艰难险阻。
  (二) 阅读探究,首先让学生分为三大组,第一组探究长征开始前后,中国革命面临怎样的危机?原因是什么?第二组探究长征途中红军的危机是怎样得到挽转(救)的?第三组探究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时白板显示红军五次“反围剿对比图”,并阅读教材(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和思考时间),然后分组派代表上台跟全班一起分享成果,最后评出优胜。这种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阅读比较的能力,亲身表演的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创造了开心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大多数学校教师都能运用现代化技术来进行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有些图、表可以及时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很多时间让给学生,从而强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还可以设计让学生自己阅读资料,自己分析,尝试让学生讲课,他们可以体验教师备课之艰辛,才能尊重教师的劳动。
   二、 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是前提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是有血有肉的,历史学科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对学生应该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如果教师不注意方法,不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照本宣科,题海战术,学生就会学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历史教师要认真研究历史学科和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着力引导、发掘和激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讲故事、游戏、歌谣、动画、演戏、图表和多媒体等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精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一堂课应该先开好头,作好序,让短短的几分钟成为拉开精彩教学的序幕,引人入胜,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学生。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要打破以往的复习法,即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导入法。应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课前精心设计,要用新颖、灵活、生动的方式导入:有谈话法、讲故事、创设情境、涉及悬念、利用直观的实物或图片等方法导入。如我是这样设计用创设情境导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前,用教学一体机播放七子之歌—澳门,并在屏幕上呈现歌词,师生共唱。激发学生兴趣。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歌词作者是谁?
  生: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师:“七子”指的是哪些地区,他们现在情况如何?
  生:相互交流。香港、澳门、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导入:到目前为止,除台湾外,都已经回到了祖国怀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香港和澳门是怎样回归的?请大家翻到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引起他们的兴趣后,再从情境中设计问题。学生们想知道答案,就会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他们就会带着好奇和兴趣认真学习。
   三、 构建高效课堂,打牢知识基础是重点
  过去,为了应付闭卷考试,历史课堂教学主要精力放在传授知识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考完了也忘了,历史课成了学生的负担。现在开卷考试了,不用再死记硬背那些翻书就能找到的知识了,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是,并不是说历史知识点就不重要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规律、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结果、影响等基本知识还是要记牢的,掌握这些是学生们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应付开卷考试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教学时,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打牢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结构,这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好历史的一条捷径,也是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如中考试题紧扣课标要求,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多角度设计具体情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中考试卷命制特别重视基础,立足课标,回归教材,为教师日常教学提供了明确导向,大多数试题都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既避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简单再现和记忆,又突显其灵活性。
   四、 构建高效课堂,深化教学改革是手段
  向课堂要质量,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要适应开卷考试的新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年龄结构的特点,在教学中大胆改革创新。要把以講为主的课堂变为以问为主的课堂,把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采取启发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法、论文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活动、探讨、交流,开展探究式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设计问题,开启学生思维,循循善诱,达到教学目标。可以按照教师提问导读—学生阅读思考—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点评小结的步骤,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判断、评价,自主的探究学习,培养问题意识,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能力素质。一节历史课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需要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有效地处理好课堂教学的步子来提高教学效率,可是有些历史教师还是用满堂讲述分析,讲得过多过细,占用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要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和说明解释,这就等于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同时要正确、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步子的节奏,争取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效。本人认为把预习与作业引入课堂,既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打破满堂灌的有效途径。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五、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能力是关键
  历史开卷考试的目标就是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为此,历史教学必须聚焦学生能力培养,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充分运用课本资料,适当补充课外资料,重视历史图片、图表的分析,注重历史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专题的归纳、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提高材料解析题的能力。如中考试题推陈出新,强化理解应用,试题注重古今中外的历史整合,尤其是最后一道综合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考查了学生识记、分析、理解到运用,并从材料里面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比较能力、语言组织归纳能力的考查。还有些试题强调识图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从图中提炼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来得出答案,让学生做到论从史出。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潜移默化,设置平等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精心设置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有意识地把课本中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综合化、开放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自身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通过学习历史更好地把握现在,预见未来。
  历史开卷考试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深化教学改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正冰.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2):63.
  [2]沈云亮.开卷考试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70-271.
  [3]伍耀华.基于开卷考试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2(10):195-196.
   作者简介:
  崔郁柏,江西省萍乡市,萍乡六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7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