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晗

   摘 要: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方向,在现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观念的陈旧,以及教学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通过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进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现状,梳理了道德与教学设计应依据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德育的核心,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事实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还未发挥出它真正的教育价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为出发点,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促进核心素养渗透于课堂教学,从而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每个学生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客观需要。而道德与法治学科应该是从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出发,具体表现应该为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法律意识等基本素养。本学科之所以以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法治观念为核心素养,是因为这是由本学科的宗旨所决定的,本学科的宗旨是:“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的含义
  要明确什么是教学设计,我们可以从明确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设计出发。所谓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自身品格的过程。所谓设计,就是做某项活动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对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因此教学设计是基于一定教学目的,教师安排组织规划一定的学习资源,最终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的过程。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系统方法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各环节、要素进行规划、分析的过程。
   三、 初中道德和法治课教学的现状
  首先,目前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专业素养不高,例如,笔者曾在深圳市进行教育实践的学校,有好几个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并不是专业的道德与法治课老师,而是由历史老师兼职上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强,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不能对本学科所要传递的育人价值有准确、严谨的拿捏。这导致教师缺乏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反过来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从侧面看,它也反映了深圳市对道德与法治课忽视程度。其次,许多一线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时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深刻地去领会教育思想、理论以及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的精神需求,教学目的还基于“怎么教”,而不是“为什么而教”。最后,初中道德和法治课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不能以更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之间缺乏交流,缺少实践,导致所学的知识点不够深刻。在教学设计具体部分,学生主体活动范围狭窄,未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本应该呈现的主体地位。
   四、 基于核心素养道德与法制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 设立教学目标指向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的第一位工作就是设计、分析教学活动的目标。以前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时,都是非常含糊、笼统,不能够评价出教师与学生真实的教学情况。在实现教学目标时,知识和技能目标仍然很重要,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及过程与方法目标。虽然核心素养往往不对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作明确要求,但学生法治观念的确立,看待世界看待社会思想的形成以及思维方法的培养都离不开知识。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必须注意道德与法治知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核心素养比三维目标定位更高、内容更广泛、价值更深远,是对三维目标的升华,三维目标是核心素养基本要素的具体化。所以,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对课时教学目标进行确定与设计,能够有利于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培育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生活以及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几个步骤来设立教学目标。
  1. 正确理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目标要求分为三个方面: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这些方面是我们正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要进行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的话,需要每一位教师认真参透课程标准。
  2. 钻研教材
  为了更好地制定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更好地把握与理解教材。要“钻”教材,“思”教材,“领会”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
  3. 分析学情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思维水平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将教学目標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引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二) 设定教学重难点瞄准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教学重点可以是知识上的重点,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也有思想教育的侧重点。所以在确立教学重点时,应该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最基本的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思想教育的重点要落脚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以及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难点是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部分,第一,有知识上的难点,是因为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无法对新的抽象的知识难以加工理解,比如学生在学习《法律保障生活》这一课时,有学生难以理解的法律的作用和特征。第二,有思想上的难点,指的是学生理解了道理,却比较难以附着于行动,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生活邀请我》,学生理解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但是却难已在行动中落实。第三,是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和容易出错的内容。因为该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难点比较隐蔽,所以导致教师讲解很难,而学生学习也很难的局面。但是如果一堂课的难点不能解释清楚,后面有关该知识点的所有内容都会给学生形成难以攻破的知识点,如果一旦这样的疑难点越来越多,就会导致学生越学越难、越学越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更别提引导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了,那么这个课程的意义就得不到体现了。因此,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基础上从现实出发,设定教学重难点时要瞄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三) 教学过程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过程设计是必须尽心尽力设计到最好,因为精心设计是为了把初中道德建设与法治课堂相结合,是为了学生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得到身心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去指导教学过程。例如培育学生优良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发学生质疑、思考,進而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环节中,不管是导入设计、语言设计以及情景设计都要围绕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还要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对问题进行发现,质疑,分析、探究、交流等过程,正确地对所学内容及思想方法进行领悟,从而有利于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 教学内容设计渗透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哪些要讲,哪些可以不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需要补充,哪些需要重点关注。但都应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学内容反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要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同时也要具有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性,即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思想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性质,如果缺失了思想性,所谓学科素养会成为无源之水。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人文性的体现。实践性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综合性是指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有哲学、心理学、法学等内容的综合,综合性可以充实培育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应该紧紧依托在“四性”。在“四性”的基础上渗透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
  (五) 教学评价设计纳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设计应该有人本性,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整体和谐的发展。所以教学评价有必要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知识的掌握而通常采用的知识型和单一的纸笔测验评价方式。教师应能设计出发展的评价机制,评价学生的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感以及学有所用。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要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既要有定性评价也要有定量评价,教学评价设计着眼于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生成。
   五、 结语
  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必须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必须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之前的准备和预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广大一线教师应该运用智慧,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处[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4):5.
  [2]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3]孙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列教学设计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7.
  [4]张美华.基于阳光评价下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效性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8.
  [5]杨仕保.借鉴美食文化 打造魅力课堂[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3):34-37.
  [6]赵小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8.
  [7]李琼.依托课堂资源 融入情感教育[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
  [8]程靖淋.初中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有效性研究[J].理论观察,2018(12):161-164.
   作者简介:
  高晗,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7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