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姝慧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学习技巧,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能力
  一、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重要成长时期以及启蒙阶段,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但在当下的实际教学进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展开探讨,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学校为了迎合教学目标要求,已经开始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但是存在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实际课堂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期望的现象。在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课堂教学方法不恰当。教师在进行课堂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法,在讨论的期间由于课堂要求较为严格,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而组织小组活动过为宽松,也不利于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有效指导。第二,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匮乏。当前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一些教师过于侧重学习成绩,灌输式教学模式无益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第三,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将学生置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对文章进行反复讲解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令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抵触心理,对语文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第四,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日后发展,但是当下的学生对课外书籍阅读非常少,电子时代的来临令小学生将课外时间花费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令课外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析
  (一) 营造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
  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其正处于心理敏感、感性的时期,在生活与学习中很容易受到感情的熏陶。因此,教师需要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令学生融入其中,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为了令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屏幕播放课件,让学生在欣赏六月西湖美景的同时随着背景音乐朗诵古诗。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加深其对古诗阅读的理解。由此可见,在引导小学生阅读文章时需要注意,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重复阅读次数,小学生在正处于对知识渴求的阶段,教师要指引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进而达到更佳的阅读理解效果。此外,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比如,泛读、默读以及朗读,其中默读的效率较高并且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有助于小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
  (二) 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并且思维较为活跃的时期。要有效培养起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先要激发其阅读兴趣。鉴于此,教师需要抓住小学生的兴趣所在,摒弃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往往会令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指定内容,此种既定的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文章中设计悬念的方式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令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解文章《金色的草地》时,教师需要紧抓文章描述的主要事件:情景一,是哥俩在草地快乐地玩耍,并且互相在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情景。情景二,是文章主人公先后发现了草地变色以及其变色的原因。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解之前创设文章情境:“当春天来临时,同学们会在草地上做哪些活动呢?”通过提出此类问题,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课堂中进行积极发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三)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日后的自身发展十分重要,是一种增长知识与见解的主要途径。在小学生的课堂阅读中,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注重培养,其中包括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诗句、自制读书卡片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其日后的作文写作尤为重要。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效率,并使其能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文章时,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背诵。为了避免学生依旧采用死记硬背的模式,教师可以文章讲解完毕之后,贯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时,要着重培养其识字能力,才能对文章更好地阅读。比如,《千人糕》《识字神州谣》是很优质的识字文章。引导学生将文章内的重点内容记录在读书卡片中,将经典的修辞与排比手法积累起来,通过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能够对文章主旨有更清晰的了解,进而使课文背诵任务降低难度。
  (四) 提升小学生的創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对学生的标准阅读答案进行限制,制约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不利于其自身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阅读训练时,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阅读理解答案,不能一味地表示反驳,要进一步考虑答案的合理性,防止用固定答案禁锢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击其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作为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学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教师可以令学生从课外优质阅读中寻求阅读的乐趣。比如,教师可在课堂中与学生们分享《寓言两则》中的寓言故事,并推荐学生去收集其他课外读物。同学之间通过分享有趣的课外读物,不仅能够提升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而且在学习中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课外读物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对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五) 设定合理的阅读目标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与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合适的阅读理解目标,通过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对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阅读课正式开始之前,给学生几分钟的自主阅读时间,使其能够将文章流利并且独立朗读出来。对于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与表达思路,使学生在学习文章过程中进行有感情的阅读。此外,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订阶段性的阅读目标,并对学生的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适当增加或降低目标要求。小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能够力所能及地完成各种挑战,充分挖掘自身的阅读潜力以及阅读逻辑,进而有效训练自身的阅读能力。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理解的兴趣,并培养课外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令小学生知识面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李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19(8):107.
  [2]杜丽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8):85.
  作者简介:王姝慧,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第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8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