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洪小倩
摘 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具有共同的学习任务、明确的责任分工的情况下而进行合作性学习。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合作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应用得并不够广泛,课堂常常出现混乱的现象,研究如何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学习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慢慢走进数学课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常常出现一片混乱,合作学习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却没见到实效。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很多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它的作用。例如:合作学习过程中,时间不够用;小学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谈论得热火朝天,一部分学生却不知所云,不知道要做什么,有时会闲聊其他无关小组合作学习的话题;学生还没探究出来结果,教师直接公布结果,合作学习口头化;小组分工不明确,完成效率低。基于以上几点,笔者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展开研究。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1.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
小学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性交换信息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必须明确小组要合作完成的目标是什么,才能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讨论。小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因此需要选出一位学习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起到核心带头作用,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
2.明确成员任务
通过任务的明确分配,成员收集有效信息,达到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有效沟通。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种是他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就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这种发展水平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信息的交换,让儿童获取新的认知。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才会有参与感,才能避免有的成员太忙,有的成员太闲,让整个小组有效运转起来。例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面积单位”中,需要4~5为成员,成员分为组长、操作员、总结发言人。具体分工如下,组长作为统筹安排者,2~3名操作员同学分别用不同的物体做面积单位测量大小一样的图形,让同一类活动有效开展,总结发言人观察记录合作探究过程,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有效总结。
3.及时反馈,及时评价
教师在小组汇报总结后,应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针对性评价。学生喜欢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的反馈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更全身心投入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在评价学生合作学习成果中,学生才能知道自己整个探究过程是对的还是错的,才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评价过程,评价结果
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评价时,评价结果能让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有进一步的总结性的认识。教师评价过程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完成自己的任务,自己在完成任务中有哪些缺陷。别人在合作学习时,是怎么完成自己的任务的,为什么得到教师的肯定,从而学习别人的优点。
5.合理选择合作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是好的学习方式,但不是适用于一切学习内容的,我们应合理选择合作学习内容。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就没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比如计算题我们就没必要开展小组活动,而对面积单位的探究、制作活动日历、统计全校喜爱的季节等活动性内容,我们就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学习。
6.合理控制合作学习时间
合作学习时间应在适宜时间范围内,时间太短,学生没办法探究出结果;时间太长,大量浪费上课时间,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应有效安排合作学习的探究内容,提出有效性问题,让学生在合理时间内完成。
7.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让学生适应习惯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倾听能力。教师平时应多渗透合作学习的意识,表扬懂得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讓学生习惯并喜欢小组合作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不是万能公式,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才能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何丽.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探究:以葛兰一小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洪小倩(1993.10—),女,汉族,本科,二级教师,现在厦门市翔安区新店中心小学任教。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3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