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根据建筑设计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对建筑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与分析。从专业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结合综合实践内容和教学目的出发,对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及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设思路,为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实践环节;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261-02
一、引言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能够直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1]。理想狀态下,我们要求学生参与以下几方面的实训:(1)与建筑及建筑设计相关的认知实习。(2)自行完成从规划方案到建筑方案设计再到施工设计的全过程。(3)建筑结构、设备、材料等建筑技术领域的实训。这些实训任务可以按时间、分阶段穿插到各个基础课、专业课的授课当中。
二、建筑设计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结合教学目标,在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设置了比重相当大的实训环节。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学生动手做练习或者做设计为主,教师评点或学生互评为辅。理论教学虽然以教师讲授为主,但仍然穿插着部分实训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构成建筑教学的完整体系。而我们又将实训内容按教学阶段分为基础部分、设计部分、技术部分、综合部分四部分[2]。针对建筑设计应用性强的专业特点,我们设置很多实践环节,但是从近期的教学成果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部分实训开展不够全面,实训资源有限。基础部分的学习,重点在于通过原理课程使学生注重建筑认知与体验,增加学生对各类建筑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空间、环境的认知能力。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的动力,再有对于接受以讲授型为主的理论类课程具有一定抗性,缺乏兴趣。而且不乏有人是一旦跟不上课程节奏直接放弃的恶性循环。但是,他们的实操能力往往较强,当能够得到一些互动刺激时,又会立刻思维活跃。而在我们的基础部分教学当中,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扬长避短。实训内容少,形式单一,实训资源有限,这导致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兴趣不强,理论教学成果不理想。这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后期的专业设计课及技术设计课程的开展。
2.设计部分实训设置有很大优化空间。设计部分特别强调以建筑设计为纽带,以方案设计为中心,以“开放性、多样性、个性化”的设计教学为主线,通过经典建筑设计手法分析课程的学习和一系列综合性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对空间的塑造能力。该阶段的教学主要以完成一个个虚拟的设计任务结合师生之间“互动评图”的方式进行,从而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设计技能。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极大的弊端,学生所做的设计任务,基本是空中楼阁,完全脱离场地、实际要求,规范和标准也基本不在设计内容中体现。当然这也是专业特点所致。因为实际的建筑工程设计涵盖的内容太多,而我们在一个多媒体教室中,仅凭PPT、视频文件,或者老师的讲解辅以二维、三位绘图工具,是无法非常具象清晰地给原本空间想象能力就不强的学生将所有建筑工程设计相关内容讲清楚,只能避轻就重,选择核心的内容进行讲授,至少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
建筑设计设计部分的实训内容是最丰富的,整个教学过程实训内容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结合我们并不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部分其实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3.技术部分、综合部分实训难度大,障碍多。技术部分和综合部分的教学着眼于实际工程的营造。需要学生用匠人的思维参与到整个实训过程当中。其中,技术部分着重培养学生对建筑设备、结构、材料的认知能力,学习建筑功能、形态与空间是如何从图纸上落地生根到实际场地。综合部分要求学生自行完成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学生除了要掌握建筑单专业的设计技能,还应该理解任何一栋建筑的落地生根都离不开建筑、结构、设备等多专业的配合设计。同时学生应该逐渐理解,实际工程项目的开发,需要政府、开发商、设计院、施工单位、质检部分等多单位的参与。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思与思考
针对建筑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研究。
1.通过调研其他高校该专业的建设情况,完善我校建筑设计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明确实训室的建设方向。由于我校建筑设计专业成立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经验还不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定位稍显模糊。通过调研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等建筑设计(本科院校专业名称为建筑学)专业开设较早且具有一定基础的相关高校,对其人才培养方案及其理论课程、实践环节的设置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的不足和实训条件的欠缺,根据开设的各个实践环节,梳理和明确对我校建筑设计实训室的功能规划和建设方向,旨在保障实验设备满足实践教学的所有需要,并在2017级、2018级建筑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进行开展以及往后各届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
2.通过调研相关领域企业需求,结合毕业学生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各类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筑设计的发展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从来都是建筑教育所应具有的本分。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已成共识,2016—2021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表明,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上立足于建筑三原则,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关注建筑的全生命期,并要求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生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与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适用的使用空间,且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是能源危机大背景下,社会对建筑的新要求。而另外一方面,建筑的功能也日益复杂,建筑的体量也节节攀高。与此同时,使用者对建筑的舒适度标准也不断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教育中的技术部分的比重越来越重。原本高校教育应该都是走在行业前列的,但是从近几届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来看,我们的教育相较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是略显滞后的。故与领头企业保持紧密联系,时时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并适当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
我们将实地考察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市华森建筑工程顾问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华筑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等公司,听取各设计单位的用人意见,并与其保持紧密联系,实时关注行业发展的动向和趋势。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专业作为传统工科专业,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必须足够扎实,才能应对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工作。本文以我校建筑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结合我各大实训室的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永和,对建筑教育三个问题的思考[J].时代建筑,2001,(增刊):40-42.
[2]高长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建筑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2):73-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9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