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为了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产业学院,开展“双主体”育人深度合作。在制度上深化细化,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共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编校企合作教材,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搭文化载体全方位深入开展“双主体”实践创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新的“双主体”办学模式无论是人才队伍、课程建设,还是技能训练都得到较大提升,既提高了办学质量,建立了品牌,也为企业储备了高技能人才,形成了特色与经验,可对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高职校企“双主体”模式的现状
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让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得到补充和发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双主体”办学模式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合作停留在较浅层次,深度与广度不够;校企合作稳定性差[1];还有合作中机制缺失、政策缺失等问题[2]。
校企合作与高校的影响力和企业的实力都有关系,高职院校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让企业在办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企业开展工作的积极性[3]。合作企业急功近利、过于看重近期利益也会导致无法深度合作、产教不能真正融合。校企合作需要进行长远和缜密规划,如果没有深化细化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会导致随意性大。
另外,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过程,高职院校除了提升自己的实力和服务意识外,合作企业的选择非常重要,在保证双方合理利益的基础上,企业还需要有一定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高职校企“双主体”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2017年,本着集成有效资源,学院提高办学质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促进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进步的目标,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园林上市企业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岭南股份”)开展“双主体”办学模式深度合作。在合作机制上深化细化,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多管齐下,共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共编校企合作教材,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搭文化载体等,全方位、深层次开展与落实“双主体”办学。
(一)共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岭南园林学院,完善合作机制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岭南股份合作共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岭南园林学院”,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进行“双主体”模式深度合作。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校企双方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合作协议对企业和学校在“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明确。学院主要负责招生、学生管理、专业建设、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提供东职岭南园林学院的工作场所、调配教学资源提供培训場地、企业员工培训、提供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保证等。岭南股份提供一定的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与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工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全程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负责学生在企业的教学、实习管理工作。每年委派高管或精英到学院开办讲座,接收学院教师到企业工作实践,接收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录用优秀毕业生。与学院共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地方经济。
“双主体”模式通过制度的深化与细化做到合作有章可循、依章行事,减少双方在合作过程的矛盾和分歧,让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共赢,有利于长远合作。
(二)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岭南园林学院挂牌不久,校企共同组建了园林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会涵盖行业、企业精英、高职教育专家。组长为岭南股份总工程师、副组长为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带头人。组员有高校教授、东莞上市园林企业负责人、东莞植物园、东莞市林科所等事业单位专家。专业指导委员对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还对专业的职业岗位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等进行分解与分析,提出宝贵意见,发挥智囊作用。
(三)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建创新创业基地
为了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岭南园林学院成立了大师工作室。岭南股份总工程师作为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组建了工作室团队。成员包括学院园林专业骨干教师、企业精英和优秀学生,融教师、员工及学生为一体。以此为基础,组建创新创业基地,紧紧围绕东莞经济发展,开展课题研发,争取纵向、横向项目,解决园林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形成知识产权。
除科研外,大师工作室注重推动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室依托学院、企业的优势资源,带领老师、同学进行创新创业,积极开展实践项目。教师、员工和学生共同承接景观设计、绿化养护与园林工程项目,进行社会实践。
再者,大师工作室牵头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赢在东莞”等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实现学习和生产的零距离对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工作室的开展与运行为技术创新、教学改革等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双主体”办学模式正式确立后,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完善,构建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大师工作室的参与,与行业企业精英、高职教育专家共同探讨,从园林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及安排、教学团队配置、实践教学条件配置、毕业标准、考核评价方式与特色模式的打造等方面全方位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体现校企融合、共建共管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共编校企合作教材
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共同开发、教材的共同编写。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岭南园林学院的“双主体”模式中,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与学院对接,依据岗位能力与课程模块一致性、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一致性、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一致性、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一致性原则[3],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构建了以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工学结合课程新体系。体系确立后,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
企业把优秀的案例、丰富的实景图片和相关素材提供给学院,学院组织骨干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对接,共编校企合作教材。目前,《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景观赏析》绝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企业案例和素材,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专业核心课程中,校企合作共同编写了《园林植物造景》和《園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课程教材。
(六)共同组织教学,定期开展专家讲座
“双主体”办学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共同组织教学。学院委派教师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学习岭南园林企业文化与工作标准,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岭南股份指定技术能手进入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开展教学,兼职教师纳入学院与企业双重管理。共同教学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公共课之外,专业课程的一部分以校内教师教学为主,企业教师参与,如《园林树木学》和《园林花卉学》等专业基础课。一部分课程以外聘教师为主,特别是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如《植物种植与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企业教师(师傅)对学生(徒弟)进行传、帮、带教学,对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出考核与评价,以此作为学生取得相应学分的重要依据,这样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适应社会发展。
在共同组织教学之外,岭南股份还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入学教育,每年定期委派高管到学院开办讲座,将园林行业的最新动态与师生交流,让学生直面企业人员,了解企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七)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库
在严格遵守人才培养规范的基础上,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联手共同构建校企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与企业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已经建成的教学资源包括专业学习指南、课程标准、教材、课件、电子教案、案例、图纸、图片、习题、综合测试试题以及教学视频等。学院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集生产运营、专业教学、实训实战、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以多种教学资源满足教学需要,为园林专业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培训资源。
(八)共搭文化载体
为了更好地营造“双主体”育人氛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岭南园林学院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新生在入学时学院就组织学生到企业总部参观学习,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成长、典型成功案例、工作价值观、使命与愿景及企业文化等,把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以一个“准员工”的身份提前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可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校园里,通过企业招录的优秀毕业生事迹、典型设计与施工案例等展板展示,学生能感受榜样的力量,有利于激励个人成长。平时的共编教材、共同组织教学也能让学生尽早适应和融入企业文化,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岗位适应时间,使学生在专业技能、职业品质等方面与企业实现无缝衔接。
在上述多种实践措施之外,学院总部对二级学院的“双主体”办学模式高度重视与支持,在政策上尽量为企业提供方便,做好服务,还指定学院校企合作处专门人员进行跟踪与协调,落实各项工作,多管齐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园林专业在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取得快速发展,教学质量、品牌专业建立、教学团队、精品教材编写、技能竞赛及学生创新创业多方面都取得相应成绩,企业也在学院招录到更多的技能人才,办学上形成特色与经验。
三、结论与讨论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双主体”育人模式在国内还处于发展与探索阶段。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发展自身实力,重视产教融合,广泛联系国内优秀企业,根据学院专业重点选择相应行业的优秀企业开展“混合制”“订单制”“学徒制”和“双主体”等多种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园林技术专业选择标杆上市企业岭南园林结亲,以产业学院的形式进行“双主体”模式办学,经过近两年的改革与实践,学院与企业得到双赢。园林技术专业的综合实力得到较大提高,团队建设、教师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条件、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与合作都得到提高。企业高技能水平兼职教授进驻课堂明显提升了师资力量,校内专任教师与共同授课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营让学生在“挑战杯”“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园林景观设计赛项”等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屡获殊荣,老师和学生都得到锻炼与成长;园林专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也由普通专业升级到品牌专业。合作企业岭南园林也收获了人才,由企业作为主体培养的优秀毕业生直接录入企业工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无缝链接。科研与社会培训的合作开展也是有序进行,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校企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后期还会加大合作力度,将在“订单制”“小班制”等新形式上进行创新与推进。
“双主体”模式要长期坚持与发展,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双主体”办学模式建立在共赢基础上,除了共赢外,合作双方还需要有情怀和社会责任,特别是企业。“双主体”办学模式离不开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高职院校要提升认识高度,不应该是迫于社会形势和招生压力等才选择校企合作进行“双主体”办学模式。一般的高职院校都会与多个企业合作,但适合深入开展“双主体”合作办学的企业并不多。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需要选择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高职院校在“双主体”办学模式中要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方便与服务,以免企业在办学中处于被动地位。
合作企业在“双主体”办学模式中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过于看重近期的利益。一旦建立合作后,需要建立完备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以工匠精神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最终使双方受益,得到预期或超预期回报。合作过程中最好有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形成学校助力企业发展、企业反哺学校的良性循环。“双主体”办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职教育的创新还会得到不断创新与完善。
[基金项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园林技术专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GZD20181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资助和批准的项目(项目编号:JGZD201811)。]
参考文献:
[1]边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11):22-24.
[2]刘秀艳,范雅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2015(11):216-217.
[3]戴夏瑜.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7(81):16.
责任编辑 何丽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9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