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加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和“做中学”教学理论构建了项目驱动下的实践导师制。结合“项目制”和“导师制”优势,并引入到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可高效利用校内资源,在真实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提升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重庆第二師范学院近三年开始实施该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实践导师制能够为学生提供稳定、真实的实践环境,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工科;项目驱动;实践教学;实践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244-02
   一、引言
  我国多年来存在人才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重大结构性矛盾”[1,2],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矛盾日益突出。鉴于此,以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结构重大改革为主题的新工科应运而生[3-6]。尤其对于地方院校,如何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切实提升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亟待解决。因此,为了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战略新兴产业竞争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探讨如何综合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力量提升本科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项目介绍
  实践导师制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和“做中学”教学理论,高效利用学校有限资源,在制度与政策的激励下,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并严格过程管理、考核项目成果,达到在真实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提升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目的。下面详细介绍项目构成。
  (一)实践项目来源
  实践项目可以来源于学校、生产单位、产学研合作基地、实验室基金等项目,也可由指导老师或学生自拟项目报相关部门批准。项目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以技术综合应用创新为主,即采用新技术方法解决高校、社会、生产单位等在实际运营中所遇到的技术难点与瓶颈。
  (二)实践项目导师
  导师优先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师担任,扎实的理论功底、创新精神是项目实施的良好保障。项目成果结题,“导师—项目—学生”关系解体。
  (三)学生实践与评价
  实践项目以学生为中心,导师制定学习计划和实践培养计划,学生可自主选择导师与项目,导师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完成项目的基本能力。成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评价和项目完成质量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以自主互评的原则,借鉴已有的优秀经验。
  三、项目实施案例与分析
  笔者所在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重庆市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近年来,随着本科生人数急剧增加,如何整合已有的有限资源,切实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亟待解决。
  我校经过不断探索,开始形成并实施导师制模式。注重专业体系逻辑性、整体性、连贯性,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学生专业知识循序渐进地参与导师制项目,同时保证实施工程中各环节有序衔接,且视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可持续的人才模式。
  以适应新工科人才要求为目标,紧紧围绕高校工程专业认证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践项目“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升本科生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在项目中解决实践技术问题是学生自我构建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导师制项目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主宰者。
  为了规范管理和保证项目高效运行,我们还制定了《实践导师工作职责》、《实践导师制学生手册》、《实践导师制管理及奖励条例》等规章制度和过程性评价表、终结性评价表等评价体系。实践导师制实施后,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学习效果显著提高,提升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大大缩短了就业后的适应期。
  四、结论
  实践导师制以项目为载体整合与利用校内资源,为学生提供稳定的、真实的实践环境,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和缄默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结果表明,实践导师制能够为学生提供稳定、真实的实践环境,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该模式能够培养出高质量本科生,践行“治学求新,育人为实”的人才培养目标。综上所述,实践导师制可满足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当前和未来的战略新兴产业竞争人才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3]徐晓飞,丁效华.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6):6-12.
  [4]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5(3):22-35.
  [5]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6):6-18.
  [6]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8,(1):4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9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