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背景下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前新工科背景下,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就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基本形成“企业、学校”双元合一的学生实习管理体系。
  关键词:新工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与实现,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企业的用工形式也开始了转型,传统的学徒制模式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学历要求或者有工作经历等,几乎没有企业招收学徒工。这种状况反映了企业急功近利的用工观念和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思想。然而,一些企业招收的高职毕业生往往达不到岗位的技术要求。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质量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感到学徒制的必要,我国职业教育中的现代学徒制由此应运而生。
  新工科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改革行動,需要引入教育的新理念,应面向战略新兴产业与引领性行业需求来培养人才,注意与行业融合,按照新工科的规律与特点进行教育改革。新工科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想法如下:
  一、工程技术教育需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
  可能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对新工科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清楚,依旧固守老工科的观念。通过讲座或者培训的形式,宣传新工科的概念,更新工程技术教育的理念。
  二、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在现代学徒制协议下,学生将按照校企共同制订的培养计划,分别在学校和企业参加相应的学习和实习活动。其中,师资、教学内容和场所的安排是关键,是实现“工”与“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依托。我们的做法是由校企双方共建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师资团队,学校教师主要承担理论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带领学生在校内对每个实训项目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练习,而企业师傅则承担学徒在企业的实训教学任务,并定期到校给学生讲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典型案例。学校应根据高标准选择企业师傅,要求至少是有工程师职称的企业技术骨干或科室负责人,并严格限定企业师傅带领学徒的数量,一般1个师傅带5~8个徒弟,避免流于形式,确保学徒培养质量。同时,学校从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企业从学徒岗位要求出发,双方共同构建“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将企业实际工程案例作为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针对性,灵活组织教学。此外,学校还引入企业元素,实施文化育人,比如现代学徒制班级用企业名称或体现企业特征的关键词命名,利用企业标识和文化布置教室,设立企业奖学金,举行拜师仪式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提前将学生送入企业,让学生对企业的要求提前有所了解,学生会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科学地规划职业前景。同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教育,可大大减低人力资源成本。
  三、需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建设多种方式下的工程技术教育平台
  从新工科的教学模式上来说,最好能够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景和体验,这样会更有效。这就需要企业平台才能实现。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落到实处,学校和企业需要有一个互相对接的平台,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突破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体制障碍,深入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校企联盟,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强化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新工科的要求,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职校的教师来说,不仅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知道如何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如何发挥职业学校的优势,培养出技能素质高的人才。
  1.提高实践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资格。
  而现在的高职学校普遍存在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特别是“从学校走进学校”的年轻大学生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太熟悉,实践操作能力差。从工程技术的发展方面看,新技术的出现,必定是对旧技术的突破和革新。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强化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2.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职业教育应体现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应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际能力和技能的提高,培养出国家与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技能大赛这个“指挥棒”下,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知识、新设备、新技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动适应就业岗位及职业技能的要求,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五、新工科的“新”促进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
  新工科的“新”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新工科建设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
  1.制订科学的课程目标
  职业教育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课程目标的确立依据就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它的确立核心就是要达到职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的统一。技能大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坐标”,引导科学的课程目标的制订。
  2.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目前课程教学提倡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来进行,注重考查学生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建立课程和教材的更新机制
  新工科的建设要想永葆“新”机,应该确保最新科技和工程前沿知识进入课堂,通过建立课程和教材的更新机制,教学内容更加具有新颖性和时代性。加强现代学徒制的校本教材的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教材建设,加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4.改進教学模式
  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实习内容改革。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培训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制订每个岗位的实习考核标准。同时,探索建立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
  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现代学徒制。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学校确定专业教师做导师,下企业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实习单位选派技术人员做师傅,负责实习生岗位技能教授。以企业生产实习场所作为教学的重要阵地,注重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帮助学徒在实习实训中积累国家职业资格评估所需的证明材料,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校企联合加强校内实训室和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企业、学校”双元合一的学生实习管理体系,探索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学生质量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实习专业对口率,切实提高学生岗位技能。
  参考文献:
  [1]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2]成玉莲,张传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6(11):119-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