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寻找美 品味美 创造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是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基础学科,审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因素,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品读美、欣赏美,继而习得方法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
   关键词:审美教育;寻找美;品味美;创造美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其中,审美素质是人文性的主要因素。在小学阶段开展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曾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审美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我們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寻找美、品味美,进而创造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挖掘文本,寻找文本美
   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语文课本。现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许多内容文质兼美,老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挖掘文本中的插图美
   教材除了文字内容外,插图作为文本的第二语言,可以使文本意境变得更明确清晰,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用的部编版教材注重了视觉上的美感,多采用了暖色调的色彩,柔和且明亮。课文插图运用了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写意、留白等多种艺术手法,在使文章内涵融入配图意境之中的同时,也更符合儿童的审美和认知特点,整本教材透露着浓浓的中国风,很好地结合了情感、思想和艺术这三者的美。这是教材编者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中国特色的美学教育。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插图,以儿童的视角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加上水彩的方式描绘出了一所美丽的边疆民族小学,与文字内容相契合。我们教学时要善于利用课文的插图来渲染美的气氛,让学生进行美的体验,发现这所小学的美丽,进而让学生在这个插图当中发现语文知识的魅力。
   (二)挖掘文本中的语言美
   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要有这个耐心,更要有这样的意识,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在表达上的特点,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中去,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1]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个句子中的“升”“浸”两个字就用得十分准确、生动,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又如部编版三年级《秋天的雨》一文中“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句话中用上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子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还传神地表现了树叶的动态美。
   (三)挖掘文本中的文脉美
   结构是文章的“骨骼”。好文章的结构匀称、完整、严密而有变化。它们比例协调、详略得当,“头、身、尾”完整无缺,内在联系紧密,既有基本框架,又能千变万化。这种丰富多变,自然和谐的结构形式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2]如部编版三上第六单元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文脉是文章的命脉,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慢慢走到文章深处,从而领略文章的结构美。
   二、运用策略,品味文本美
   审美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培养和强化人的感知,提升人的想象力以及丰富人的情感等。为了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渗透审美教育,我们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辅助教学。
   (一)创设情境营造美
   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氛围中进行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知识概念的美学价值与审美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价值判断力,从而达到渗透审美教育的目的。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感受文本语言的美学价值。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可以通过表演,将课文中的情境还原到现实中,切身体验巨人行为,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包容、分享、尊重的审美价值。在教学《秋天的雨》时,可以先用一段优美的抒情音乐,将学生带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
   (二)细读文本品词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是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的,因此,我们在审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文本中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深入体会文本中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作者写文章时为了达到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妙,总是斟字酌句。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个句子中“抽”字就用得极好,我们教学时要抓住这个关键点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我们可以采用换词的方法提问学生:如果将这个词换成“长、伸”字好吗,为什么?学生结合语境可以体会到“抽”这个字不仅形象生动,能把枝条快速有力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更能体现春天的勃勃生机,也避免了与课文后面“长出”的重复。通过比较,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句子的审美角度很多,教材中有不少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各种句式都是让学生学习句式的范例。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学生才能徜徉在本色天然的文字王国中,从而让学生感受语言形式之美,体会文本的意境之美。    (三)聚焦朗读体验美
   叶圣陶老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美文需要我们美读,美读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现用的部编版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可以通过美读背诵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例如《观潮》一课中,作者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课文句子长短交错,富于变化,表达上生动有力。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不仅与课文表达的内容一致,还具有语气、节奏上的审美效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反复朗读,通过声音高低、急缓轻重的变化,营造一种抑扬顿挫的感觉,让学生去感受文本中传递的那种无法言喻的美感,感受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四)信息技术来助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信息和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现用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艺术和自然的内容,单纯地靠老师讲解有些苍白无力,学生难以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视频、音频等不同的现代技术手段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们可以播放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给学生视觉上以直观的感受,然后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揣摩细品,在语言文字中充分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进而取得良好的审美效果。
   审美教育下的小学语文从宏观的角度展现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老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来设计教学方案,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课堂审美教育的渗透。
   三、得法迁移,学会创造美
   審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加以迁移,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学会在品读、欣赏中去创造美。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美的体验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我们就应该趁热打铁,挖掘出这些美感因素,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3]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要善于把教材中好的词、句、段乃至整篇文章挖掘出来,指导学生仿写创作。小学低段的学生可以模仿文本中的句式进行说话写话练习,如“一边……一边……”“是……也是……”等;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造句练习。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语段的仿写,如《搭船的鸟》一文中翠鸟外形语段的描写非常生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感兴趣,我们教师就可即兴安排学生仿写;也可以进行文章段式结构的仿写,部编版教材中不少课文的文段结构是总分式、并列式等,如《美丽的小兴安岭》采用了并列结构的构段方式来描写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景色,我们在指导学生练习写一处景物时就可以让其进行仿写。仿写能激发美、创造美,让学生将审美能力运用于学习和生活之中,用笔去记录身边的美,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审美的愉悦。
   语文是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基础学科,审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文本中审美因素的挖掘,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继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何裕奋.聚焦文本语言形式唤醒学生语文意识[J].内蒙古教育,2013(12):10-11.
   [2]屠敬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优化策略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211.
   [3]雍小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宁夏教育,2014(2):40-41.
   作者简介:林青萍(1978.10—)女,汉族,籍贯:福建省福州市,学历:福建师范大学本科,职称:中级,研究方向: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0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