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荔

   摘 要:“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提出的重要美学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既承认美的客观存在,又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美存在于审美活动中,是美与美感的统一,世界万物由于人的意识被点亮唤醒,从而构成了一个美的世界。审美活动可以从各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但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归结起来就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美;美感;审美;人生境界
  审美活动中包含着审美,而美是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也离不开审美对象。实际上,审美活动是一种人生体验,它是人的精神活动,核心为审美意象。在审美活动的体验中,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高,超越了自我的局限性,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得到自由解放。
  一、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美不是天生自带的,美离不开观赏者,美学广义的美包括各种各样的审美形态,包括任何审美对象,如优美、空灵、喜剧、崇高等。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美的现象就是在现实中所呈现的各种美的形态及其各种各样的外观。审美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活动主体通过审美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精神活动,甚至通过其进行更有意义的活动。这种在审美活动中各种各样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感受,称为“美感”。美的形态有自然美和艺术美,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但都使得美能够更好地显现出来。
  二、美感的体验
  (一)自然美的审美体验
  每个人对美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同一种事物在不同人眼里显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意蕴,体验不同的人生境界。黑格尔曾说过:“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美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含在心灵里。”自然本没有什么美的,但是人通过发现与欣赏,觉得心情愉快,才显得美。自然之美它本身就存在。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与世界深刻和密切的关系。”而有些人认为自然美是相对人而言的价值,在人没利用自然以前,自然的一切都毫无价值,正是人的利用自然之美才得以体现,就好像是在原始人时,自然对于他们一点也不美。虽然如此发现与欣赏自然的美,已然融入我们的生活,诗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人们四处旅行,观赏祖国大好河山川,尽享自然美景。美的光芒来自人们的心灵,中国画家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而言也。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二)艺术美的审美体验
  自然之美使我们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同时得到快乐和休息,带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那么,艺术之美的精彩更具有深意,如小说、诗歌、散文,还有戏剧艺术。我们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绘画、雕塑、书法、建筑,我们所听到的悦耳动听的音乐、歌曲,综合起来我们看到的电影、电视剧,这些都是艺术的美。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概括与反映,它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是现实美的凝炼化、集中化。
  美学中,美学家的哲学观点不同,他们对艺术美的认识也不太相同。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艺术美是在高级发展阶段上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他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宣称艺术美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心灵产生的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车尔尼雪夫斯基则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出发来批判黑格尔,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认为“客观现实中的美是彻底的美的”,“艺术创作低于现实中的美的事物”。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艺术离不开形象,因而艺术美主要的是艺术形象的美,它同艺术形象一样也是源于现实生活,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一样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等特征,但它又跟艺术形象一样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和典型。
  笔者认为,自然美与艺术美密不可分,是两个部分,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而艺术美则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再造的。无论哪一种美,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像是看到一件事物的时候对它与其他事物比较,然后进行分析判断。千百年来人们很少真正从具体的人的真实的感受出发来研究美学,从人性的角度来研究美学。离开了人的感受,离开了人性及人性的发展变化过程,美就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这样的研究,永远不可能看到随着人本身的变化,随着人类所赖以生活其中的自然与社会背景的变化,随着人的精神需求的变化,艺术与人的审美感受本身都在发生着不停顿的变化。
  三、审美的立足点
  审美和一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研究美,要有自己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立足于中国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中华文明从来就具有一种开放性和伟大的包容性。唐代就是突出的例子,唐代是一个艺术上百花齐放的时代,唐代的十部乐不仅包含汉族乐舞和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乐舞,而且包含印度、缅甸、柬埔寨等许多外国的乐舞。中华文明的这种开放性和伟大的包容性,就是主动吸收、融合异质的文化,充实、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反过来,我们以最大的热情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自己的立足点,我们要致力于中西美学的融合,总结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并且努力把它推向世界,使它和西方美学的优秀成果融合起来,实现新的理论创造。
  四、追求审美的人生境界
  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个观点体现了人在审美中的重要地位。而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最终归结来就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中国传统美学中就蕴含着人们追求审美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例如,莲花高洁、典雅,具有君子之气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莲花表示清廉刚直,个性高雅之意,又寓意着吉祥和美。莲又称荷,而“荷”与“和”谐音,因此民间便赋予荷花为和气、和平、祥和、和合、和好的美好寓意。民间很常见的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执荷,另一人手中捧盒,盖取其谐音之故。此外,莲寓意美人之意。莲花因其水生,在众多花卉中尤显洁净、高贵,常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与清纯,多用“出水芙蓉”,传说中的四大美人之一西施,其故事也多与采莲、浣纱联系在一起。曹植的《洛神赋》也有“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这样的将美人比作莲花的诗词。而莲花洁净、美丽,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   上善若水、万物之源。众所周知,水是生命的源泉,滋养万物,灵气皆然。这里实际是暗喻做人的道理,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得到了各个时期文人雅士的青睐。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代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无一例外道出了水的柔情和水是万物之源的含义。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因为很多哲学人物他们的作品有着美学思想,所以他们不仅仅是哲学家,也是美学家。中国的各种各样的传统艺术,他们并不是相互区别的,虽有着独立的体系,但也有相互融合的地方,例如戏剧、建筑、诗文等等。从审美方向来看,各样的艺术都有相通之处,也有着各自的美学特性。美学并不是仅仅存在于理论形式中,在现实产品中也有大量的涉及,如民间工艺产品等,它们也有一定的美学思想在里面。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我国在美学领域有着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历史的长河里形成了独特且伟大的中国美学。
  中国的传统美学思维更看重的是“整体意识”,具体表现在“合和的美学观”。中国文化中美学观是建立在中国哲学观念“整体意识”上的,以“和”为美,要求我们在评价或审美的同时要具有整体意识,强调美与生命的统一,把人生与美的存在方式联系起来。“天人合一”观念的源起和演变的过程这一思想始终贯穿着,它横向贯穿于古代的科学、哲学和艺术发展中。这种境界也是一种审美境界,把艺术与美融合在天道观念的超越性中。在古人的美学观中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这正是中国美学的整体观,注重涵养,也是最高的审美人生境界。孔子提倡的美学观念,主要是强调道德内容要包含到艺术中去,凸显“善”与“美”的高度一致。从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上来分析,儒家的美学观念在中国美学观念中都是影响深远和地位显赫的。儒家美学出发点和中心,是探讨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传统。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孔子突出了“兴”这个范畴,提出了“诗可以兴”的命题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命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还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乃是一种审美的境界。在处理艺术及形式的观点问题上,绝大部分古代和现代的美学家艺术家观点是一致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必要的。根据这一想法,儒学产生了“文质统一”的美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在中国艺术文化中得以建立,对待自然和精神之间的关系,基本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美學观。它也有着自身的内涵: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必须遵守自然规律,道德准则需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人性即天道,至高境界为天人合一的境界。历史、自然、思维等在先哲眼里实际上本质都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5.
  [2]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8.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59.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99.
  [5]张超.孔子美学思想初探[J].大众文艺,2018(5):21-22.
  作者简介:
   于荔,罗马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文化与艺术史、艺术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3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