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的诗歌美的人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诗歌是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明珠,由于其短小的篇幅能够呈现给我们无限的内容,让我们为中华文化的这种诗歌魅力所折服。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诗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歌的阅读,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诗歌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师会从对读音和停顿的训练、词语的品读训练以及对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并不能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充分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美感。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探究如何使诗歌阅读教学的美感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体现,让学生在诗歌当中不仅体会到诗歌的文化魅力,还能有美的享受;让学生通过诗歌阅读提升自身的诗歌鉴赏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阅读;阅读教学;美感
  中国的诗歌是漫漫文学史上最引人瞩目的那颗璀璨明星,对诗歌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感其实是我们人类通过一种事物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感受,同时它也是一种让人愉悦的享受。所谓的美感,一方面是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反应,它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生灭相依;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活动,依靠这一心理会促使美感的形成。而身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诗歌阅读教学中不应仅仅只是教授给学生知识,还应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下面从初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的方法入手,对美感的产生过程进行探究。
  一、 初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方法
  现在的初中语文诗歌阅读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读音和停顿的训练、词语的品读训练、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分析。
  (一) 对读音、停顿的训练
  会读、会停顿是诗歌阅读学习的基础,“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也是新课标对读音的基本要求。在朗读这一环节中,对学生错误读音的纠正以及如何进行诗歌的停顿进行训练,学生不仅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有关朗读的技巧与方法,还能够从中培养出语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感悟与理解。例如,《水调歌头》这首诗的朗读:“不知天上宫阙”“又恐琼楼玉宇”“低绮户”中的“阙”“琼”“绮”这三个字很容易在读的时候出现错误。而“又恐琼楼玉宇”当中的“玉宇”两个字的读音相近,会有音韵美蕴含其中,对这些字词读准,有利于学生对于宫殿的美的理解,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对读音训练是必要的,对于诗歌的节奏把握也同样重要,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节奏的掌握,做到恰当的停顿,需要我们在语文诗歌阅读教学中进行长期的训练。例如,在朗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时,“人”与“月”都是名词,同时也都是被说明的对象,因此停顿的位置也都是一样的,这样让节奏与内容相互补充与照应,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歌的意蕴。总之,在进行诗词阅读教学时,读音与停顿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其中所蕴含的语调、语气以及朗读声音的大小对于诗歌的情感体验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二) 词语的品读训练
  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有两种词语的品读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对形容词的品读,一是对动词的品读。形容词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呈现出具体、形象的状态,将情感表现得更加清晰、具体。例如,在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悠悠”是叠词,也是形容词。“悠悠”一词将边塞那种遥远空旷的羌笛之声,显现出其悠长之势,深刻体会到诗人强调了边防官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进而体现了将士的忧国之情。动词,是指表示一個事物以及人的状态或者动作的词,让人能够通过具体的动作词深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欲”是想要的意思,而“恐”是害怕的意思。“我想要乘着清风回到天宫中去,又害怕用美玉雕琢的宫殿,承受不住高处的严寒。”用动词“欲”与“恐”表现自己在中秋佳节孤身一人漂泊在外,对家乡弟弟的思念之情。因此,教师在进行诗歌的阅读设计当中会对一些形容词与动词进行重点品读赏析,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表情达意的词深入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词汇对诗歌内容以及其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探究。
  (三) 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分析
  在诗歌阅读当中,对诗歌当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手法的分析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所在。拟人、夸张、比喻、排比、借代、对比等等修辞手法也是作者在进行诗歌创作中常会使用的艺术表现方法,它们可以让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有张力。例如,温庭筠的《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中的“千帆”便是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诉说了思妇等待的时间长与执着,侧面表达了妇人对于自己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对于学生来讲这些修辞手法的掌握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而写作方法是作者在自己文学作品创作中对形象的塑造以及现实生活的反映问题而使用的一种写作方式,例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以乐写哀、象征等等。例如,《望江南》,虽然作者并没有亲眼看见思妇的一系列行为,但是通过自己的想象便可将思妇的形象清晰地勾勒出来,借思妇对心上人的思念表达自身的情感,这便是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教师在进行诗歌的阅读教学时,其设计思路大致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诗歌的学习对诗歌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把握。在以后的自主学习中也可以学会这种分析方法,自己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阅读教学内容的把握只是情感把握,教师还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对美感进行把握,使其陶冶自身情操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下面笔者便对美感产生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二、 诗歌阅读中美感的产生过程
  (一) 感受和直觉产生了美感的起点
  感受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基本理解,同时也是美感产生的起点。人们对于事物产生感受,那么进而会对其产生情感。直觉是指我们心理所产生的对美的感受,它能够经过内心的综合分析,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存于我们的大脑。在朗读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实现感受与直觉的美感实现,教师注意在这一环节对学生的美感进行引导,为学生美感的产生奠定基础。例如,在《忘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学生对“独”“斜晖”“断肠”等词的直觉便可将这首词定性为一首感情很悲凉的词。因为诗歌是通过浓缩的词语呈现出具体的场景、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设计时,要带领学生把诗歌中的每一个独特的字眼品析品析,为学生欣赏诗歌中的美感奠定基础。   (二) 知觉和表象的运用形成了“心物感应”
  感受与直觉是学生美感产生的基础,促使其进一步发展的是表象与知觉。直觉虽然将形象呈现出来,但还不是整体的,而是个别的、分散的。知觉则是面对这些初步形成的印象进行概括与区分,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一转化不仅仅是停留于表象,而是将感性的认识与理性思考进行结合,使学生产生的情感体验更加真实并具有说服力。这一部分可以与阅读教学设计的品读训练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品读分析,形成“心物感应”。在这个阶段中,美感已经从主观感性转变为客观存在。在《望江南》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获得初步思念美的感知,那么这种感知怎样来证实它的正确性呢。教师可以将具体词语进行详细探究,为美感的进一步提升作铺垫。上述内容中提到“独”是独自一人的意思,证明是女子自己在望江楼远眺;“斜晖”说明女子从洗漱好便站在望江楼看心上人有没有来,时间一直延续到傍晚,“断肠”表明女子失落的心情;“皆不是”表明造成女子失落的原因就是看了那么多小船,却都没有自己心上人从上面下来。学生通过教师进一步的引导、分析,可以清晰地掌握字词的内涵,使整个事件过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美感的生成做好准备。
  (三) 联想和想象拓宽了美感的时空
  想象和联想是对表象与知觉的进一步升华与拓展,让美感从内心拓展到外在的时间与空间中,把诗歌中所拥有的无穷魅力展现出来。同时,联想与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文本的再创造,使文本内容更加充实,情感更加饱满。教师和学生通过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手法的综合分析,对诗歌内容进行想象、联想,让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更好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具体的字词的感知与分析,学生了解这首词表达了苏轼想要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以及渴望为朝廷效力的理想。主要情感是正确的,教师更可通过对背景知识或者是词中的人物、事件的講解,为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提供背景材料,这样学生对词的美感的体会也能更加强烈。古往今来,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时代背景,而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风。陶渊明,恬淡自然;曹操,苍凉悲壮;李白,豪迈洒脱;杜甫,忧国伤时。而对于苏轼这一人物的爱国光辉产生的美感学生也会由这首词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美感的推动下,自身能够得到完善。
  三、 结语
  以上便是我对初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设计中对美感的体现的一点体会,这些体会、研究还比较浅薄,希望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能够继续对于美感进行研究,让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得到更好地提升,并提升自身的综合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廖艳.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阅读”设计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9.
  [2]苏艳霞.诗歌赏析中美感心理功能的调遣[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4):34-35.
  [3]刘佳宁.与诗同行,诗化语文——初中诗歌教学有效途径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9(Z1).
  [4]薛彤.美的诗歌美的人性——谈如何在中学诗歌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6):23-24.
  [5]徐忠安.如何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因声求气”[J].都市家教月刊,2014(1):144-145.
  作者简介:
  蒋冠英,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正衡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3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