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营造美的课堂 开展美的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洪芳

  摘要:语文教学实施美育,应从审视教材文本的语言入手,在课堂教学中以情感为核心,营造审美的氛围,让学生在发现、体味、鉴赏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得到美的熏陶感染,造就美的灵魂。
  关键词:审美;语言;朗读;程序;媒体;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24-01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学生情感的萌芽阶段。语文教学是在求真、向善、赏美的过程中进行的,这就意味着,以审美为主的美育应是语文教学这个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事、物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美育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准确把握教材,发掘美育因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离不开语言,因为它是心灵美的外化和直接体现。学生在审美活动中接受的语言信息即审美对象来自两方面:一是课文中的语言;二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是用美的语言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一)形象美。叙事性、抒情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及叙述语言的形象性自不待言,即使是说明文的语言,形象感也很强。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描写地球的片断:“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这里,作者化抽象为具体绘形绘色,写出了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二)准确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句中“甲”字就很准确。“甲”是天干之首,故有“第一”之意。请学生体味该字,还能引申出“优美”、“称赞”、“赞美”等意,例如四年级的课文《麻雀》中“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了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扑”和“石头”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老麻雀救子心切,它的动作、速度是非常快的,体现了伟大的亲情那不顾一切的献身精神。
  (三)简洁美。莎士比亚也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小学课本中的很多课文都体现了言简意骇的简洁之美。说明文的语言最需要简洁,如《鲸》中介绍鲸的种类时说:“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这语言就很简洁。
  (四)哲理美。指语言富有哲理性。这类语言往往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如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因含理而生趣,如何体味呢?可从表达方式入手:由前二句写景,想象出“各不同”的自然美景;后两句由议论生“理”,借庐山形象读者能体味出诗句蕴藉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道理。同一首诗、同一篇文章,角度不同,“观众”不同,可能产生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以该诗为例,体味理趣美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作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二、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审美情趣
  (一)范读课文,感知美。教学伊始,教师就应在导入新课之后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范读。在范读过程中,不仅浓缩着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随着教师的范读,伴随着音韵的魅力,课文中那优美的风景、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溪水一样流入学生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如《五彩池》―文,不仅结构美、句式美,而语言也非常优美、生动、形象、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极富诗情画意,隐含着科学美。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给学生的听说带来美感,而且还将学生带入到无限遐想之中,一种强烈的对自然的赞美和探秘大自然的神奇之情便油然而生。在这种情景的设置中,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心理的愉悦,而且还受到了科学启蒙教育,学生就会带着探究的心理欣然地加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二)朗读感悟,品味美。在教师范读的影响下,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情绪已进入了最佳状态,并都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当学生读不出味来,找不到美的感觉时,教师应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抓住关键词句去理解,然后再浮现形象,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再通过画面来品味语言,然后把握住语调、语气、语速,边想象边朗读。如《难忘的一课》,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强烈的民族感和深深的爱国情。这种时代变革的悲壮美,文中蕴含着的情感美,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达出来。
  因此,教师应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使学生悟出由于三次出现的场合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朗读的语调也各不相同。从而体会出这凝聚着船员那无限的、深深爱国情的深沉话语的情感,那种民族精神的刚毅美在学生激情的朗读中也将得到升华。
  三、优化教学程序,培养审美能力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尚处于发展阶段,无意注意起很大作用。他们常被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场景所吸引。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美育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如《日月潭》一课的教学,就应按照“初读感知美、细读比较美、精读欣赏美、品读表达美”这样的教学流程来进行教学。当教师导入新课之后,为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就应用“假定游览”的方式虚拟情景,把学生带到日月潭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既要展示出美丽的画面,又要加上教师那富有音韵美的范读,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日月潭的景色秀美。由于日月潭向我们展示了早晨、中午、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景色,既有“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清晰鲜亮之美,又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变幻之美,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想象和品读中体会和感悟。
  总之,小学语文课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教师若能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这些美的教材,以美启智,以美示真,以美激爱,以美扬善,引导学生去爱美、赏美、求美,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举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