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图素养进阶式培养实践与提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地图素养是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地图技能和意识不强,严重制约着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提升。文章认为进阶式培养可有效提升高中生地图素养,地图进阶式培养过程将两年分成八个阶段进行教学实践,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了阶段性培养策略。
关键词:地图素养;进阶式培养;实践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图素养是个体所形成的基本地图技能和善于利用地图解决生产、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地图素养的核心组成是地图技能和地图意识。其中,地图技能是使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技能,主要包括认识地图、解读地图、绘制地图和应用地图四种能力;地图意识是一种以地理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观点,主要包括地图工具观、地图智能观和地图版图观等。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中生在识图、读图和用图等方面的素养不高,严重制约着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形成。对此,笔者探索高中生地图素养进阶式培养实践,将两年半的时间分成八个阶段进行教学实践,依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阶段性提升策略。通过进阶式培养,即有计划地将学生地图素养的培养过程分成若干阶段,且每个阶段在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上循序递进,逐步实现学生地图素养的提升目标。
一、 进阶式地图素养培养的实践设计
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具体的学情分析,制定八阶段地图进阶式培养实践目标和措施(表1),重点落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解读、绘制和应用地图等技能强化学生工具观、智能观和版图观等地图意识。
二、进阶式地图素养培养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上述进阶式培养实践中,发现学生存在忽视对地图的深入解读、用图意识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对地图教学的挖掘深度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对此,将从五个方面来揭示部分阶段的典型问题及进行原因分析。
1.初高中地图知识衔接不足,学生缺乏对地图三要素的深化认识
高一阶段,普遍存在学生忽视对地图三要素的深入了解和探究,教师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够两方面问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一学生,由于初中阶段对地图三要素有一定接触,就片面地认为读图时获取地图三要素比较简单,在解读地图时过于形式,缺乏深化的认知。如学生容易忽略因比例尺的变化而导致图幅大小和范围的变化,也易忽视因二维度比例尺标准不一样而导致某些地形坡度的变化;再如,学生只停留在借助指向标或传统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方向判断,而忽略了重要地理事物对方向的指示作用,如根据不同季节日出、日落方向判断方位,根据不同半球山地阴阳坡判断方位,根据经纬网综合判断方位等。地图三要素是地图的重要编码,如对编码不深入理解和探究,必将影响学生对地图综合信息的解读。
第二,教师对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该项内容的了解不够深入,主观认为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地图三要素的学习和把握会比较简单,忽略了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认知困难,所以没有针对性地对此进行强化。
2.学生地图知识不完整,缺乏读图的技能与信心
高一年级学生存在读图技能欠缺、用图意识不强、地图知识不全、解读地图能力偏弱等问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生知识储备不到位,基础不扎实,解读地图的能力偏弱。高一自然地理部分注重原理和过程,既要求学生要有宏观上的空间思维,又要懂得分析微观尺度下的要素演变,这就导致学生普遍产生地理难学的第一印象。如地球运动专题,各种运动图、光照图、原理图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和想象力,但此阶段数学又未开始学习立体几何,这就导致学生觉得该部分内容非常抽象和跳跃。高中自然地理的抽象与初中地理的具体之间的连接出现断层,学生彷佛需从平面思维飞跃至立体思维,在学生地理基础还未能达到理想状态下将二者强行串联,知识和技能的空白区只会越积越多。久而久之,部分学生表示看到复杂的图表时会紧张到头脑空白而无从下手,部分学生急于求成而出现漏答或错答情况。若不及时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养成读图的好习惯,那么学生在解读地图方面的失误必将不断涌现,如此周而复始,他们将失去读图的信心,怀疑自身能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教师对学情判断失误,忽略了对高一新生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巩固性复习,缺少了立体几何基础知识的补充讲解。再者,高一地理教师所教授的班级较多(一般4个班以上),受教群体数量较多,对学生地图素养个体差异的了解有限,在学生地图素养培养方面的个案研究也不够及时。加之课时有限,严重影响了地图素养差异化教学的归类总结,也限制了地图素养培养的广度。
3.学生假期完成的地图作业总体质量不高
充分利用高一高二的寒暑假,让学生填充、绘制和应用地图,进一步提升阅读地图能力,培养空间思维。大部分同学能按相关要求完成,但学生作品总体质量不高,差异显著,存在部分未完成或不按要求完成的情况。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有:假期在家期间,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甚至未制定假期规划,学习时间难有保障;各学科教师都给学生布置了各式作业,学生学业压力大;部分学生标新立异,甚至在学生班级微信群里释放负能量,以“不完成暑假实践活动和作业为荣”;学生经济地理知识和调查方式有限,规划图大部分偏简单,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在图上未能呈现。
4.学生重绘地理原理图时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
绘制人教版必修1重要的地理原理图,将地图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与书本原理图结合,向高考方向转移,结合课程标准,对地图素养的培养向多元化发展。在重绘“三圈环流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中,除少量图中注记标错,如“东北信风带标注成东北季风带”“印度洋季风洋流图中未能呈现索马里洋流性质”外,大部分作品能达到基本要求。但在绘制原理图后,学生未能有效地将其运用到解题和实践中,知识迁移能力不足。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对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一些原理性问题理解还不透彻,特别是忽视了教材中的地理原理图。在重归教材,绘制地理原理图时,学生未能有意识地将其与解题结合起来,知识迁移能力弱,更缺乏通过以图解题的能力。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地理原理图的归纳和落实不到位,在课堂上也未能及时通过相应的例题对地理原理进行有效迁移。
5.缺乏对高考综合题的深入研究,学生地理综合能力不高
高三上学期,紧扣高考考纲,引导学生以“自主互助型”学习模式,参考历年全国卷的出题模式,尝试拟定高考模拟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确立主题,再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进而总结拟出考题的背景材料和图文信息,再进行问题的设置。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跟进学生拟题的进度,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补充。学生完成拟题任务后,教师从连续三个星期的地理连堂课中,各抽出一节课,每节课安排两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和汇报。期间,组织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并参与模拟题的答题,且出题小组派代表与同学进行必要的交流和答疑,最后教师进行相应的点评和总结。全程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高,能有效提升学生应对高考的综合能力。但也存在部分小组在地图挑选和绘制过程中,忽视了地图三要素的科学表述,甚至忘记在地图上标上完整的地图三要素;地图本应包含丰富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其中显性信息容易被学生解读,对设问的解答也起到明显的作用,但在题目设计和解答过程中,学生对地图隐性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远远不够;学生所拟题目的问题设计偏简单,出题多限于简单的关键词如“气候特征、影响因素、水文特征、地形特征” 等,还出现了只提供一些旅游景点信息就更直截了当设问“参加此次活动需要准备什么”的情况。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经过两年时间的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能参考高考真题,并通过团队合作,自主完成拟题,但由于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不高,加上学生对高考题的接触时间和数量有限,所拟题目在立意、图文信息的表达和问题的设置等方面高度和深度不够;教师对高考考纲和考题的研读不足,因此没能从更高维度指导学生去解读高考真题的立意点,教师对地图隐性信息的挖掘深度也很有限,因而未能有效指导学生将地图的隐性信息融入图片材料中。
三、 进阶式地图素养的提升策略
1.初高中衔接下深化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认识
①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完全中学的优势,高中教师多与初中地理教师和学生接触并进一步了解学生学情;②采用“滚轮式”教学法,即在教学和命题过程中融入并重复涉及教学阶段以前的内容,包括读图技巧的重复教学和地图三要素典型题的重复讲解等等,加深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认识;③教师应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多加鼓励,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主动重视对地图基础知识和读图技巧的掌握,并通过一定的题量以达到知识的检测、巩固和能力的提升目的。
2.结合教学进度有意识增强学生读图的信心与技能
①建议在高一地理教学中先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初中地理基础进行摸底,然后根据摸底了解到的情况,针对性地对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展开复习;同时,强调地图对地理学习、生活乃至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并鞭策学生多查阅地图,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左图右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掌握规范的读图流程和正确的读图技能;②适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通过师生角色互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些机会去探索,去交流,去研究地图,并以个体带动群體,扩展群体地图阅读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地图阅读、解读活动,无论课堂内外,多与老师、同学互动,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及同学交流,重树学习地理地图的信心;③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结合地理教学进程,将地图册上的地图以及多年从教经验所接触的地图进行分类,中学地理学习阶段的地图类型主要有区域分布图、地理原理图、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地理景观图、专题图、素描图、示意图、卫星图片及幽默漫画图等。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坚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归纳每一类型地图的读图技巧,培养学生的地图判读能力[1],构建地图读图思维模型。
3.充分利用寒暑假指导学生填充、绘制和应用地图
①建立地理兴趣小组,组建教师和兴趣小组成员组成的地理师生群,保证每位学生都在群里。借助平台,在假期能及时分享学习资源和反馈地理学习情况,及时监督学生地图作业完成的进度,并以兴趣小组成员为榜样带动更多学生投入地理的学习;②暑假作业的内容和要求以更规范的方案形式展现,并打印成纸质版发放给每一名学生。提醒学生课外发现地理问题应在平台里及时反馈,并在群里阶段性提醒学生作业完成进度;③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阶段性调查和总结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给予方法指导。
4.回归教材重绘地理原理图,构建学生心理地图
①教师对回收作品及时修改和点评,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以示激励,同时征得学生的同意可以将部分不足的作品也展示出来,并在展示时进行修改和点评,引起学生对地图绘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关注;②学生对教师反馈回来的地图绘制作品要作进一步修改和整理,总结不足,形成心理地图。通过绘制地图的过程,深化学生对地图和地理原理图的理解,提高学生解读地图中有效信息的效率。另外,通过绘图的过程,学生能将平时在练习和考试过程中遇到的简化地理图与课本的原理图建立有效联系,达到以图解图、以图解题的效果。
5.紧扣高考,拟定以图文信息为载体的模拟考题
①教师课后认真钻研高考考纲和考题,对考题的立意、题目图文信息的解读进行归纳和梳理。同时将近四年高考全国卷的真题整理并发放给每一位学生研读,并及时指导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真正地提升学生解读、获取、迁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②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挖掘地图隐性信息的能力,并实践性地将隐性信息融入考题的图片材料中,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读图解图方式,以图释文,以图析文,以图代文,是图文结合的关键,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新高考能力立意的考核模式[2]。
上述进阶式地图素养提升策略均是在发现问题以后提出,对学生综合素养渗透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受笔者水平限制,进阶式培养地图素养的阶段性分类和评估的实操性虽可行,但是有效性和科学性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 童炎.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生地图判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8(06):101-102+107.
[2] 罗宽国, 冯忠跃. 如何培养中学生地图素养[J]. 教育科学论坛, 2007(01):59-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6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