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助历史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由于新课改的实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渐渐推行开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历史课堂的教学要求。所以初中历史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更新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首先介绍了目前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之后分析了历史教学的各种形式,讲述了在历史课堂中使用学生活动会给教学带来的具体效果,最后探究学生活动在历史课堂中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教学方法;学生活动
   我国是个自古重视礼仪教育的国家,青少年的文明行为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初中这个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初中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要抓紧对初中生思想及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养成。为了落实新课程深化改革的教育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教材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自身获得知识的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初中历史课堂中共有23节活动課,但是教师对此却不予重视,有的虽然设计了活动但往往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一、初中历史课堂的活动现状
   新课改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但在课堂中的活动设计方面仍存有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对历史课堂的活动设计不足
   课程标准提到了应该依据历史课内容来设计灵活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从而开拓学生学习历史的空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没有充分理解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如果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课堂活动上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各种考试的发挥。
   (二)课堂活动情境创设不够新奇
   历史课堂活动是离不开情境创设的,但由于部分教师仍持有落后的教学理念,且教学能力欠缺,在设计情境时并不会设计出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联的内容,致使课堂设计缺乏出彩点不能让学生有眼前一亮之感,从而让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
   (三)课堂活动设计的情境和内容学生不感兴趣
   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设计的情境吸引不了学生,不能让学生充分地投入课堂活动中,教师没有将学生当成课堂活动主体,活动的探究仍限制于教师设定的框架内。对于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去学习历史知识,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解决课堂活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设计活动中以身作则的意识
   课堂设计意识的强弱可以有效判断课堂活动的设计能力,好的设计意识可以让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若是教师的设计意识不强,那么所设计的活动的效果将会很微弱。因此,需要加强设计活动方面的培训工作,具体的培训方法是:让在此方面能力较强的教师带能力弱的教师;让教师去校外学习,汲取外校在课堂活动上的优点;邀请著名教师或是相关专家给校内教师传授经验。这样的培训会在思想层面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影响,会在往后的教学中有所改善,从而让教师重视起课堂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比如发现了地上有废纸,应主动拾起来;发现了没有放正的座椅应扶正。在活动中教师能够以身作则会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学生受到了这样的影响也会自觉学习。比如:学生的规范守则要求学生应遵守纪律,要有礼貌,教师首先要做到这些。教师应明白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后天养成的,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平时的行为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学生会下意识地模仿正确的行为规范,从而降低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几率。
   (二)课堂活动多样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的设计载体应该多元化,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受限于单一的载体。比如使用多媒体、游戏互动、校外实践等等。比如在教七年级上册的“寻找历史”这一课时,在上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家里存有的古钱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钱币来探究我国古文明的发展轨迹,以及这些钱币是在哪个朝代使用的。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带来了道光、乾隆等时期的铜钱,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铜钱来给学生讲解那个时期的历史故事和朝代更迭的情况。并让学生将光绪帝、道光帝和乾隆帝的历史进行对比,发现他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的治国方法,最后提问为何我国在光绪时期会遭到外强的入侵,而之前同样是清朝时期为何没有被入侵?
   三、初中历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教学实践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以活动为载体,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且符合历史课堂内容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应通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激发其活动热情从而渐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法,开展讲历史小故事活动
   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历史的方式,新课改后不但需要教师进一步改变教学方法还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设计出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的积极性,尤其要注意通过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设计活动时,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地理位置来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特意在活动中编写趣味的历史小故事,并要求学生结合本地特有的历史来自己编写历史小故事,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主动学习的历史探究者。若是学校在济南可以让学生编写本地每年的龙灯会等民俗故事。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中“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中的八股取士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好资料,在上课时进行短剧集的表演活动、看图说历史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在“举子看榜”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不断抢着发言,对图中小男孩的身份纷纷提出了怀疑,教师这时应对学生给予表扬“观察仔细认真,想象力丰富”,不做否定回应,这样不但不会让学生太偏离题意也尊重了学生。    (二)学生授课活动,培养学生责任感
   在历史课堂活动中,不能只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记忆等单调的活动,教师应扮演一个学生的引导者角色,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寻,在体验历史知识中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历史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历史课堂中的活动应有开放性和自主性,在活动中应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比如“小老师”这一活动教学,在七年级下册“近代前夜盛世与危机”一课中,教师请“小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课活动,将学生分为三小组,分别负责对“盛世”“危机”“近代化因素的萌发”进行讲解,每个小组的组长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目标,具体有查资料、备课、做课件等;然后让三位“小老师”上台开始“讲课”,“小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开展讲故事、演出课本剧等各种活动,这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让学生掌握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并且让学生体验到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不易。当然学生在讲课时往往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为其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点。
   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历史活动来引导学生对责任感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白自己代表整个班级,如果在以上活动中有学生没有按照小组长要求来完成自己的任务,那么这个小组就不能顺利完成讲课活动。要让学生明白一名学生没有遵守小组长的安排,这个小组其他同学的努力都会是无用功,会损害到班级的利益。对于这种班集体意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其也应该应用到其他地方,比如遵守纪律,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遵守纪律,就会让全班学生都受到惩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培养,不过对于一些集体荣誉感不强的学生教师应在活动中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以提高其集体荣誉感,从而让他们认识到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的过失而让班集体受到牵连,以至于通过这种责任感的增强来带动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勤于观察并及时表扬和批评
   对于在平时活动中可以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对调皮的学生也要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在各种活动中如果学校表扬了班级,教师应在回到班级后对全班同学进行表扬和夸奖以及感谢。告诉学生“班级能够获得学校的表扬都是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这样学生会更加自觉地遵守秩序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历史课的课外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遵守一些行为规则,比如:让学生都能保持在右侧通行,不随意跑动,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等行为,让学生相互监督看谁没有做到,可以报告给老师,老师应对其及时夸奖。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行为对自身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督促学生在班级中相互提醒,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有些学生会忘了行为规范,这时就需要同学的提醒。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这个班的班级风气有着紧密的关系,一个优秀的班級肯定是由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组成的。群体都有从众心理,若是班级有了良好的班风后,便可以让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纠正自己的行为。如果班集体的班风不正,原本习惯好的学生也会被带坏。因此要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行为规范,一定要注意班集体班风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长期努力。
   (五)奖励上进,养成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应建立一套评比制度,建立学习小组、文明小组、卫生小组等评比活动,让班级的班干部每月督促检查并做好总评。对做得好的小组应及时表扬和奖励,在班级内建立评比制度,分别是:学习能手、卫生能手、孝亲能手、礼仪能手、活动能手,在各个班级中,评比出各个方面的小能手,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用每件小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对需要改进的学生教师不能疏远和冷淡他们,应发现他们在一些小事上的变化来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四、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对课堂活动设计给予充分的重视,灵活使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实际活动时不能受到教材的局限,要结合实际给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服务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青少年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整个一生都会有好处,班主任应注意培养,同时也是良好师德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蔡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2):112.
   [2]袁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旬刊,2016(12):279.
   [3]刘贵鹏.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教学案例[J].东西南北:教育,2017:282.
   [4]陈卫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7):115-116.
   [5]徐晓枫.学生活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151-152.
   [6]郭丽清.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J].新课程(中),2012(7):157-158.
  编辑 张佳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7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