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贯穿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初中语文相比小学语文难度加大,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升语文教学的高效性。主要针对当前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具体办法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当前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可以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同时可以把语文课堂打造成生动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现在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提高语文课堂的高效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
一、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导地位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单一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语文课堂上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是学好语文课程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前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本节课学习前,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给学生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初中阶段《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课前通过自主预习来找到答案,文中为什么只有小男孩发现皇帝没有穿衣服?课前学生先通读课文,去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上课讨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上台去给同学和老师讲解这篇课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二、应用分层教学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开展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之间都有差异性,学生成绩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有深度也有重点,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多进行内容的深化,对于相对薄弱的学生采用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方法,通过直观的视频让学生加强对于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中描写了好多关于石拱桥的形状特征的段落,学生好多没有见过,脑子里很难想象出石拱桥的画面,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石拱桥的视频,让学生对于石拱桥的历史、构造有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教学中要打破原有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设置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思维发散教学法及小组合作教学等模式都灵活应用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蒲松龄写的《狼》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想象,拓展《狼》的故事情节,通过文章的续写,不仅提高学生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再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来展示续写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综合性给予学生评价。
四、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結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传授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授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实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有密切的联系。新课改环境下,要求语文教学更具有实践性,要让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配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也可以开展课外的表演以及展示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在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教师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上,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确保活动内容具有实践性和体验性,重视实践活动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大力创造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主参与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的前提下,要求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教师做好监督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养成语文预习和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对于教学方法多反思,针对教学的效果,及时改进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兴国.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31):61.
[2]丁桂平.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50-51.
[3]李守翠.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9(30):63.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7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