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6年开始,部编版教材开始陆续投入使用,作者第一次接触部编新教材的教学,通过认真学习相关文件与视频,了解到新教材对于孩子语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可见,教师正确地确定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给学生辽阔的阅读空间,阅读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尤其是新教材阅读课怎么上,上到哪个度,怎样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部编版;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也是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既需要学生亲身去经历,也需要教师有方法的指导。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提高感受、理解、评价和欣赏的能力。
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呢?
一、把握文章题目
俗话说“题如文眼”,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有章可循的,抓住文章的题目好比是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题目。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题目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继而引导学生说一说从题目当中读懂了哪些内容。特别是记叙文,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从题目入手,一般很容易能够推测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甚至中心思想。例如《开国大典》这篇文章,从题目来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记叙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举行的隆重而盛大的典礼,进一步分析,甚至可以得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即使是古诗的教学,也应该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从题目入手来理解古诗。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题目当中包含了时间、地点、事件等信息。如果学生能够认真理解题目,那么学生对整首诗的背景也会有一个简单了解,对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握好文章题目,会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
二、精讲多读,读出感情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始终铭记自己的配角地位,一味的讲解、面面俱到的讲解只会事倍功半。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多读,在读中整体感受。教师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做好朗读准备
想要学生坚持读完一篇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清除朗读中的“拦路虎”。这项工作主要是靠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完成,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等方式,为后续的朗读做好准备。
2.制定朗读计划
(1)初度感知。初次接触文章,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细读、精读。一篇文章总有详略之分,对文章的重点部分重点分析,把分析放到朗读中。如《穷人》这一课,桑娜和渔夫生活贫困体现在哪些方面?带回西蒙两个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是怎樣的?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细细品读,从而分析桑娜和渔夫如此贫穷的情况下还收养了寡妇西蒙的两个孩子,突显其高贵善良的本质。再来读相关语句,学生就很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品评、欣赏中,情感也能得以升华。
三、理解并掌握重点的词句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础,没有词汇,语言也无法形成。提高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学生语言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去注意并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1.联系上下文和语言环境理解掌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词句的作用”可见,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一个重要方法。课文中一些词语如果直接从字面理解很难。如果能结合上下文和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了。如《丁香结》这一课中出现的“丁香结”这一词语,单理解“丁香”这一词不难,单理解“结”这一词也不难。但如果没有任何语言环境和上下文衔接来理解“丁香结”这一词,就会变得特别难。如果联系文中的一句话“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学生很自然的就能理解“丁香结”这个词语的由来了。再结合课文语境来看,前三段主要描写的是作者赏丁香的情景,后三段主要是写作者赏丁香所产生的感悟,学生很快就会理解这个词的含义,甚至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2.结合生活体验去理解、掌握
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有了更多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于课文中某些词语的理解也不仅仅是看字面来理解,如果教师加以引导,相信学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更好地理解词语。如:《竹节人》这一课中“风靡”这一词。风吹草木的景象相信每个学生都见过,如果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所见的此景象,那对“风靡”一词的理解就会很容易了。
四、培养默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对各个学段的默读目标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语文课上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默读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默读相对其他读的方式来说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且默读能够保证环境的安静,不会造成学生间的相互干扰。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在抛出问题后,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默读。学生掌握了正确默读就不易因为时间过长而感到劳累疲倦,而且更有助于对教师所提出问题的集中思考。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默读水平并不高,默读速度不快,在默读中容易分心。那么,在课堂中应该怎样进行默读训练呢?
1.做到“三不”
默读要不出声,不动嘴,不指读。课标对第一学段就提出了默读要不出声,不指读的要求,但到了高年级依然有很多孩子做不到这几点。因此在对高年级孩子进行默读训练时,仍然要强调“三不”。
2.在默读中思考
避免默读分神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要能在默读对过程中分析综合,并有自己的思考,质疑问难、欣赏评价。
3.在默读中圈画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最适合圈画的就是默读,圈画的过程其实也是落实思考重点、整理思绪的过程。圈点画写,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会逐渐明晰。
4.一目十行
默读较其他读的方式的最大优势就是速度。当然,默读并不等于囫囵吞枣、走马观花。默读是既要精读,找出文中的关键,又要速度,做到“一目十行”提高效率。
五、有目的的阅读
“有目的的阅读”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和不重要的材料对阅读的干扰。确定阅读内容后,还要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展开阅读活动,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学会“有目的的阅读”,能提高阅读效率,有助于尽快完成相关任务,是阅读高效的一种表现。
如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为阅读单元,本单元对“有目的阅读”进行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如《竹节人》根据阅读提示安排了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在教学时要注意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阅读需要,自选之前学到的阅读方法和已经掌握的阅读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微[J].教育教学刊,2012:04
[3]黄息芳.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研究[J].语文学刊,2014.6
(江苏省沛县树人小学,江苏 徐州 2216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