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职业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体职业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通过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毕业后学生才能早期适应并热爱本职工作。
   关键词:定向全科医学生  职业规划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029-02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体职业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目前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文献报道,多是对于统招生的研究,而对于定向学生,特别是定向全科医学生的研究较少。定向全科医学生是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简称,毕业后需履约到农村基层工作6年后才能自主择业。跨进大学门槛即被安排好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及工作时限,就业协议的束缚是否让他们失去了人生选择及发展的机会,进行职业规划是否多此一举。事实证明,自2010年起全国招收定向全科医学本科生以来,职业规划对他们来说是完全必要且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提高定向生的工作满意度,对于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时间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属于一门新兴课程。定向全科医学生的招收是国家才兴起的教育培养政策,对于这种特殊类型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没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多数定向生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以协议的形式被安排,忽视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大学生的职业决策与其职业成熟度密切相关,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的相关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出与其自身相适宜的职业决策的一种准备程度[1]。定向全科医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是较低的,我们学院调查显示职业成熟度低者所占比为62.0%[2]。袁丹等调查显示,1613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666名未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指出该群体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相当薄弱[3]。
  2   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
  2.1 兴趣爱好与家庭经济情况的冲突
   我院曾对805名定向全科医学生问卷调查,96.9%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一般[4],可见许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定向专业并非自己兴趣爱好,而是家庭经济能力决定的。袁丹等调查报考原因中,无学习费用压力占63.05%,家人建议占58.46%,不清楚占10.78%,均体现了学生选择全科定向医学类别多是源于外界影响,自己尚无明确计划和目标[3]。兴趣爱好是对未来职业保持长久热度的重要因素,家庭功能也在职业规划中占重要地位。彭清溪研究发现学生和父母的就业沟通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观满意度对其就业规划有显著影响[5]。大部分定向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父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养家糊口的工作上,往往忽略孩子的情感和情绪变化,加之文化程度差异,对孩子缺乏职业规划方面的沟通。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职业规划的影响目前争议较多,有研究发现,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家庭,家庭功能最差,家庭功能越完善,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越高[1]。另外定向生多出自寒门,在同学之间比较下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我认知上部分学生是呈负面的,对职业规划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对职业的认识不充分
   对职业的认识应包括了解职业现状,结合时代变化、政策制度保障等评估以后的发展前景。全科医学医疗体系在发达国家建立较早并且比较完善,英美的发展至今有70多年,澳大利亚的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国内2010年后才开始较快发展,相应的保障体系仍不完善,让许多学生对已经拥有的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迷茫。全科医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现状,缺乏发展的眼光。梁敏虹研究发现在分级医疗制度出台下,临床专业高达88.04%的学生都希望到城市大中型医疗机构工作,仅9.57%学生表示愿意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6]。基层全科医生工作量大、环境艰苦、报酬低,成为定向生对职业产生抵触情绪的主要原因。全科医学体系是我国医疗体制的主体和大方向,相关保障与激励措施已经陆续出台,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2.3 对自己的认知不全面
   Holland认为个体职业选择是其人格的外在反映,大多数人都是六种人格类型或组合:现实型、探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人格类型与职业选择越匹配,工作满意度与稳定性会更高。定向生对自己的认知很少到人格的层面,基本就是判断自身性格上属于内向型或者外向型,并且认为毕业后的工作已经确定,没必要把自身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其实判断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非常重要,即使未来的工作不能更换,但是通过对自己全面认识后可以扬长避短,改善情绪智能,使自己更加适应未来的工作。
  2.4 心理因素的影响
   国内外的大量文献都研究了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相关性,目前所有高校学生普遍存在茫然、焦虑以及人际交往困惑等心理问题,不能对职业生涯做出有效、合理的规划。定向全科医学生大部分来自贫困地区,从小受到的教育与城区相比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视野相对狭窄。进入学校后面对新的环境,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敏感的人际关系、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所以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更应受人关注。
  3   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规划的特殊性    目前全科医学生不愿到基层主要顾虑为收入不高、工作环境艰苦、社会地位低下、发展前景渺茫等,这种现象与国家建立分级医疗体系的政策严重不相符。因为全科医生严重短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指导意见,2010年起,医学院校开始招收定向全科医学生。但这种免费定向工作的培养方式是否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值得探讨,周晓峰等研究定向全科医学生6年服务期满后,愿意继续留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只占17.48%[7]。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更应该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使其毕业后能适应并热爱这份工作。
   定向全科医学生踏进大学校门时就已经被安排好了毕业后的工作,所以相对其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具有特殊性。定向生的职业规划应该是结合国家的方针和政策、新时代的变化,对已拥有的职业的现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并对自身条件进行全面认识、客观综合评价,制定适应工作的近期目标和提升自我的远期目标。
  4   对策与建议
  4.1 职业规划教育应早期进行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类课程很感兴趣,并希望能在大一就能开设学习。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自己职业的状况,实习后更有针对性的熟悉工作和评估自己,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4.2 心理调节手段的干预
   许多定向全科医学生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满意,进入大学后又感觉到理想和现实差距明显,心理压力巨大,容易造成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尽早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早日适应社会及本职工作。
  4.3 实现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三者的沟通交流
   学校是职业规划理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老师可以熟悉学生的各种能力,洞察学生的情绪反应。家庭功能里面父亲的表率、母亲与孩子的就业沟通对职业规划效果明显。因此实现学校、家庭、大学生互相之间的沟通交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4 政府部门鼓励政策的再细化
   随着政府部门加大对全科医学体系的扶持力度,定向生毕业履约后满意度逐年增加。目前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激励措施,仍需继续对绩效薪酬、职称评审、进修学习等方面再细化,让学生更加了解工作的发展前景,从而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 赵欣,吕品超.大学生家庭功能、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8-14.
  [2] 刘娟,廖娟,董其勇,等.重庆市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调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9):2991-2995.
  [3] 袁丹,黄巧云,孙美娜,等.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的职业规划制定状况及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2):188-192.
  [4] 刘娟,廖娟,董其勇,等.新医改背景下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素质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8):63-65.
  [5] 彭清溪.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研究——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5):14-16.
  [6] 梁敏虹,刘红梅,张琳琳,等.分级诊疗制度下医学生就业意愿与职业规划研究-基于广东省五所高校的调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5):165-167.
  [7] 周曉峰,陈莉,汪俊华,等.贵州省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1):56-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