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视探究能力培养 打造知行合一的初中生物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探究性学习方法是现代教学理念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进行生物学科学习的最主要方式。而生物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唯有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才能打造知行合一的初中生物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能力  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101-01
   哲学家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阐明实践、学习不可分家的道理。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对这一理论进一步提升,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学习中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有实践才能有收获,有实践才能有创造。而探究性学习方法是现代教学理念下大力倡導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进行生物学科学习的最主要方式。那么如何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善于学习、躬行实践,从而打造知行合一的生物课堂,进行有效的生物教学,就是本文探究的内容。
  1   在行中求知,加强课内实验教学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老师关注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现有的生物现象和生物理论,至于这些现象和理论是如何发现的,学生是如何记住的,都被统统忽略掉。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不但不符合生物科学的本质属性,更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所以必须改变。改变可以从加强符合生物学科本质属性的、能够锻炼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实验教学开始,以加强实验教学来引导学生懂得在行中求知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生物《营养物质的作用》一课的教学中,上课以演示实验导入课堂,老师把橙汁倒入高锰酸钾溶液里,让学生仔细观察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然后提出问题“橙汁里的什么物质致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学生讨论回答。这节课还有一个重要的实验“验证食物含有的能量”,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第一步制定实验方案;第二步进行实验探究;第三步小组内观察记录,小组外交流、评价。在学生们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随着水温的增高实验现象会有什么变化,重量相同的不同类营养物质的能量含量是否相同,如何减少实验误差等等。
   这节课既有老师的演示实验,又有学生的实验操作,这些都是生物课堂教学中表现最直接、最简单的“行”,老师设计这些实验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行中求知”,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意识,塑造良好的学生生物素养。
  2   在知中践行,引导学生走入生活
   生物课堂上,学生懂得了生物规律,明白了生物现象,这并不是教学的结束,从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升素养的角度甚至可以理解为这只是教学的开始。“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著名的教育理论,老师教了,学生学了,还必须去做才能真正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教育模式。怎么做到“教学做合一”——把学生引入生活,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在知中践行。
   在初中生物《关注家庭生活安全》一课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学生从三个方面对家庭生活安全的问题进行探究。这三个方面分别是食品安全、家居环境、现代生活方式与健康。针对课堂教学的三个内容,老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并写好实践报告,以备上课交流、讨论。比如关于家居环境安全的调查,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包括图片、文字、照片、录像等等资料。资料的来源可以通过网络、图书查询,但是必须有自己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报告要写清楚家居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什么,危害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问题。
   生物是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一个学科,所以结合生活教学,这本来就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课堂上的知识,一般理论性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枯燥,而如何把这些枯燥的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印证这些理论,那么就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3   在知行中生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王阳明的哲学理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也适用于生物教学,学生有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老师要引导他们在实践去运用这些知识,而学生们的探究实践,又能够很好地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这一来一往,就是学习的知行合一,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就会得到发展。
   在初中生物《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一课的教学中,这节课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画出以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代表的植物细胞图和以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为代表的动物细胞图。通过观察和画图,学生探究细胞究竟有哪些结构组成,总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有了这些知识做支撑,老师负责给学生准备制作材料,比如透明的塑料盒、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剪刀等等,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模型。这个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小组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充分利用老师给出的制作材料。最后各小组之间进行展示、交流。
   这节课老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细胞模型,是知行合一教学理论最好的运用。学生们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手脑并用,不但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而且在发挥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还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
  4   结语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把生物科学的理论和事实传授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关注生物学科的本质属性,在丰富学生生物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只有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到了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林燕华.教育恒久远,创新每一天——浅谈初中生物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J].新课程,2016.
  [2] 何翔.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践行生活教育[J].新课程,2014.
  [3] 付宁,陈渌漪.打造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高效课堂[J].职业,2015.
  [4] 谢晶晶.论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