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学校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回答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尤其是基础教育要为未来公民培养什么样的核心素养,用什么方法培养等问题。核心素养这一名词的内涵是丰富的,包含了人身上的所有属性,如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心理层面、德行层面等多方面的素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教育,一定将德行、良知、真善美性情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即立德树人。在“德”的基础上谈论教育,使学校教育有了可能性和动力源泉。生命的根源动力是内心,内心真正向好、向上,内心拥有对未来的憧憬、期待,有理想,才有动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境;实验探究;教学评价
   2017年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代替了原来的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将未来教育引向何处?核心素养的提出解决了现代教育的什么危机?这是很多学者和专家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向。为此,教师要先从自身成长开始,不断学习成长,学会用发现的眼睛感受学生内在成长的力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核心素养可以通过不同种方式展现出来,同理,同一种方式也可以渗透多种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从知识技能传授的灌输式教学,转向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这节课上,我以问题─探究─总结的形式,从核心素养培养学习能力为主的要求出发,将核心素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呈现如下:
  1.在创设情境中渗透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化学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要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将要学习的知识與学生经验、社会生产生活、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因此,本节课以生活为例,从黑河街道上出现的绿色公交车和绿色车牌这些环保汽车,导入车动力为电力,电力是现在社会中应用最广范的、最方便、相对更环保的二次能源。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树立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分析火力发电的利弊,提出问题:为了节省每一步中能量的损耗,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怎样才能实现这个转变?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间接渗透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2.实验探究中渗透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强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碰撞,通过科学探究能达成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火力发电转化的过程,引出实验探究的问题:怎样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转变?学生思考的过程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通过提问引导:电流如何形成?是否是电子的移动?哪一种化学反应有电子的转移?于是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氧化还原反应。师生共同设计实验装置,并列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六个对比实验进行探究,借助实验现象观察,从宏观性质(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不同的溶液、不同电极条件下是否产生电流)的辨识入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交流,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原电池的形成条件。通过对原电池形成条件的实验探究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渗透了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3.合作探究中渗透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有关原电池两个电极都出现气泡的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学生对这一实验现象先行探究,展示交流得出初步结论后,再将铜锌原电池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展现出来,将学生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通过宏观动画的手段放大,即微观世界宏观化,将抽象知识进行形象化,使学生从宏观角度去认识原电池的微观世界。最后,教师根据微观动画模拟讲解电子、离子的运动,找出电子的运动方向,电流的方向,两个电极发生的反应类型,使学生能够系统描述并分析原电池的原理。在宏观世界模拟出微观世界和对微观世界的探析的过程中,渗透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4.实践活动中渗透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
  核心素养提倡紧密联系生活,所以本课设计两个生活问题。让学生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用柠檬、苹果等水果制作一个水果电池;还给学生出了一道趣味性的生活应用题——帮助格林太太解决烦恼。两个问题的设计将实际问题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的原电池原理相关知识,心中升起学有所用的情感体验。同时,认识到原电池的相关知识能够服务生活,也能促进科学发展,认同了化学学习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伦理观念。
  5.小结深化中渗透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通过向学生提问来小结本节课内容,也可以设计成绘制知识网络图的形式。知识网络图将本节课知识贯穿联系起来,起到统领本节课的作用。通过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内化,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经过自我反思,内化为自己知识,自我总结回顾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在总结中反思自己的不足,渗透了学生自主发展、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就是整合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构成化学教学的核心体系,形成构建化学知识网络的能力。创设联系学生学情和思维发展的学习情境,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在感知、理解、掌握显性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得到体验、感悟和内化,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探索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旨的教学是中学教师必备的功课,其宗旨都是为我们共同的目标——立德树人服务。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教、学、评,“教”是引领,“学”是主体构建,“评”是纽带,将“教”与“学”紧密联系起来。“评”在教学行为中处于骨架地位,无“评”就无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良好的评价使得教与学有了意义。那么,何种评价才能在核心素养的课堂中展现积极作用?
  核心素养强调教学质量效益的标准,不是知识数量,不单是知识系统的形成,最根本的所在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批判、综合、推理、怀疑、创新等高层次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使得教学评价趋于困难,评价的重点不再是结果,而是过程,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中。但是这些评价要求对于核心素养来说仍显得不足,核心素養重视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在过程中的体验,不能忽略主体性的作用。主体性评价,即每个主体不靠外部力量的督促而具有的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每个人背后的力量源于人的本性,脱离人本谈核心素养,就是脱离实际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核心素养的课堂中,是师生均民主参与,是一种师生协商的过程,体现了尊重人本,尊重差异的基本思想。当然,核心素养倡导终身学习,评价系统中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也尤为重要。教学的创造性、延展性均为发展性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主体评价和发展评价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互动化评价
  尽量体现人在相处中的地位,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
  2.评价内容多元
  评价不能只看成绩,关注能力发展以及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
  3.评价与生活相融
  评价不单单是教学行为,也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重视对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更接地气一些。
  总之,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疑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2).
  [2]刘胜文.高二学生“原电池”前概念测查与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 付淑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3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