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之下,我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由原先的传统教育模式到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研究农村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策略指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方法,从核心素养的背景出发,由此来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文从农村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出发,并且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方向,由此对农村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初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策略
一、 引言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地理资源,尤其是在当前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更为倾向于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具备,而不仅仅只是对地理知识掌握的需求。初中生正处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初中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才能在地理学习中更为有效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因此,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学习方法的培养方法科学合理的放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去,从核心素养的背景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针对学校当地的地理资源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习到地理学习的有效学习方法,再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 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
对于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学生的地理基础薄弱和信息更新速度的延缓都是导致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相对不足的重要原因。很多农村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倾向于死记硬背,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只存在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地注入个人的思维,使得地理学习缺乏了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认识到各地理知识和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以及制约情况就需要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是一种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知识体系的构建,对于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師在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课件上准备好的“非洲气候图”进行观察,观察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上的气候类型差异,学生可以观察到非洲的气候呈现完美的南北对称,在非洲气候图上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让学生对这一地形进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该气候类型与刚果盆地之间的关系;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由于常年受到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这两者的交替作用,从而表现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南北回归线控制的区域与副热带高压气压带有着紧密的联系,终年表现出高温和少雨的气候,从而成了热带沙漠气候,然后引导学生针对各地区的地形、洋流分布、地形状况、气压带以及风带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利用自己建立好的知识体系去对这些气候类型与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学生在对这些信息进行获取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观察、类比、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并且运用综合思维才能完成。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知识体系构建对于地理知识与现象之间的关联,从而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 加强阅读理解,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阅读不论是在语文还是地理学科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依靠课内外一些资料的阅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地理人地协调观念的教学,使得学生有效地认识到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尤其是当前环境的保护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各类自然资源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阅读的方法,去对环境加以认识,从而让学生懂得如何保护环境,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一些地区自然资源的破坏,让学生意识到当前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受到严重的破坏,如工业废气排向天空导致的大气污染以及塑料、泡沫等堆积导致的土地污染,这些都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所导致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过于迅速,甚至将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的破坏之上,这使得人地发展极为不协调,造成的是自然环境的严重损害。通过对这些资料的阅读,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做好人口、环境、经济、资源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四、 提高用图能力,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学生通过地图可以有效地对地理知识进行认识、回顾、拓展和重新组合认识,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意识到地图教学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直接获取到地图上存在的一些信息,同时,在学生在提高自身用图能力之外,还可以动手进行画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让学生通过用图和画图提高自身对区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掌握对区域的认知方法,从而能够从区域的视角去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认识,运用区域认知对区域以及区域内的人地关系进行认识,对区域内的人地关系问题进行解决,逐渐形成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理念。
例如,教师在对“人口和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进行人口的调查,让学生深入到区域层面上去对地理知识进行一个了解,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相应的城市区域人口分布图以及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对人口的变化进行查询,结合城市所在的区域位置,对人口的变迁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人口的变迁考虑人口向不同区域的迁移情况,认识不同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当城市发展变好之后,由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使得城市人口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有了上升的趋势,同时学生对北上广和新疆、西藏等区域进行人口调查时,学生可以发现在不同区域上人口分布明显的差异,从而让学生结合地图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读图与思考使得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五、 利用野外观察法,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学会知识的运用。在对农村初中生进行教学时只有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地理实践能力,才能够让其更为正确和熟练地利用一些地理设备去完成地理实践的目标,这时利用野外观察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学生在野外观察的过程中会产生浓厚的地理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带有一定地理色彩的眼光和思想去对待与解决地理学习以及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学习到“中国的地形”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对当地的地形进行探查,让学生在野外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到当地地形的特点,如对学校所在地的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地势地貌以及海洋与岛屿等进行实地考察,并且思考当地地形的由来,这可以使学生对当地地形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对其类型和特征的记忆更为深刻。此外,学生还可以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工业、农业、交通的建设等进行观察,发现这些建设与当地地形之间存在的联系,如在以平原地形为主的地区,其特点为:交通方便,农民主要种植的是小麦和玉米,不同地区的人民之间交流和交往较为频繁。在野外观察活动中学生可以有效地观察到这些现象,在将地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己对地理的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对我国地形的了解也变得更为深入。
六、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解题技能的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地理区域、划分地理结构、掌握地理气候,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的音频、视频、图片动画功能,进一步豐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的学习上,把典型的地理题型放在多媒体上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明确解题的各个步骤,在解答地理题型时临危不乱,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时,在讲解这节课程时,没有地理图片或是地球仪进行辅助是很难完成形象的讲解的。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功能,在电子屏幕上展现形象生动的世界版图。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指着具体的大洲和大洋进行讲解,这种图片展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大洲和大洋的面积,同时也可以看到大洲和大洲之间,或是大洋与大洋之间的分界线。为了让学生在解答这类大洲交界的问题时能得心应手,教师在讲课的同时也要带领学生分析具体的案例,增强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推动学生解题技能的提高。
七、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
教学评价也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相对重要的部分。在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完善教学评价的机制体制,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予学生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良性评价的推动下不断完善自己,树立学习的信心,为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比如在学习初中地理《人口与人种》时,对于这节课程的学习,为了能让学生全面的理解人口和人种这个地理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地理调查的任务,让学生以自己生活的地理区域为参考,调查自己生活城市的人口数量,分析人口的分布情况。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课堂,主动进行地理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探究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全民的素质水平,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星.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读书文摘,2017(25):292-293.
[2]夏大莉,董进国.课堂教学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10):58-59.
作者简介:陈卫东,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市铁山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4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