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基于实际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着重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法的价值意义,同时也根据教学实例详细分析了情境创设法的具体应用方法,旨在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可行的帮助和建议,并最终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法;教学现状;应用价值;问题例谈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现代数学教育理念的逐步推广,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情境创设法”已经成为各级数学教师的共识,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来说,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抵触心理严重、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情境创设法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创设更加高效、更加有趣的教学课堂。近年来,基于《数学课程教学标准》的下发和情境创设法等现代先进教学手段的推广,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逐渐获取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依托于真实、有趣的数学情境来开展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构建“问题创设——模型建立——问题分析”的数学思维模式,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激发,并愿意参与到课堂交互学习之中。对此,结合详细“情境创设”问题案例对情境创设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既符合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也满足现代教育方法理论的推广趋势,值得我们给予足够重视。
  一、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过于追求形式,忽略教学实效
  从目前来看,包括情境创设法在内的教学理念并非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相反,许多小学学校早已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完成了由填鸭式教学机制向引导式教学模式的转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包括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内的诸多教学领域均存在很严重的重形式、轻实效问题,这使得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普遍流于形式,沦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替代产物,最终既影响了趣味性情境课堂的构建,同时也违背了情境创设教学理念的具体要求。
  (二)过于突出兴趣,忽略教学内容
  不可否认的是,情境创设法实质上是一种借助充足兴趣激发和积极性调动来营造高效、和谐教学氛围的教学手段,然而,包括情境创设法在内的任何教学手段,都应建立在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之上,而并非一味盲目使用。但是,从我国实际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教师普遍对情境创设法缺乏正确认识,使其认为提高学生兴趣便可以获取较强的教学效果,进而不仅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数学化”,同时也导致了方法应用价值的降低。
  (三)過于追求情境,忽略教学主题
  通常来说,情境教学法应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来开展,即需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参与情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一味追求真实而又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得所创设的情境含有大量的不相关内容,进而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导致了一定的教学时间浪费问题。例如,一些教师针对“吨的认识”往往会创设“一头大象重23吨,鲸鱼重60吨”的情境图,而此时由于小学学生多具有较强想象能力,因此很容易提出“大象和鲸鱼一边高”的不相关问题,进而使得课堂教学难以进行。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例谈
  (一)基于故事性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故事情境的创设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趣味性数学故事情境,不仅能够有效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自主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一课时,教师可借助“乌鸦喝水”故事的课堂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乌鸦喝水的投石数、水位上升的高度以及圆柱瓶的体积分析石头的体积,最终再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拓展思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圆柱体积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日常复习课时,教师可适当设置诸如“乌鸦喝水”的趣味性发散题目,逐步打破以往填鸭式复习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抵触限制,最终有效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基础知识,在发散题目中理解数学道理。
  (二)基于生活性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人们常说,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强调生活性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将所学问题代入生活中进行分析,最终在加深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可于课堂上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买卖物品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分别扮演卖家和买家来开展趣味数学交易活动,最终在有效构建有趣教学氛围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人民币”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定的“选择购买方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购买方案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购买计划,借此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并帮助学生从小养成一定的理财意识。
  (三)基于实验性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内,有一句醒目格言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那就是“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同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往往是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于课堂上创设一定的实验性情境,鼓励学生借助数学模型制作等方式来具体分析数学知识,最终有效降低抽象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的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一课时,由于单凭教材图绘很多学生并不能充分理解圆柱与圆锥的具体形状,因此,教师可带领学生借助身边的纸张、剪刀等工具制作真实的圆柱、圆锥模型,引导学生于观察真实模型中体会几何图形的具体形状,于动手实验中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意识。
  (四)基于发散性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发散意识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深入推广,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意识成为数学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发散性数学情境,鼓励学生就已知问题进行发散思考,在帮助学生形成拓展思维习惯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问题解决思路,并最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考能力。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学应用问题“一座桥,甲自己施工需要20天,乙自己施工需要30天,问共同修需要几天?”时,由于传统解题思路中设总桥长为“1”的方法不易被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可提前引入初一接触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鼓励学生打破小学知识限制,借助方程知识进行解答,最终一方面可对初中教学工作起到承上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获取更容易理解的解题方法,有助于其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五)基于实践性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实践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我们发现,包括《折线图》《扇形统计图》在内的统计学知识均会涉及一定的实际问题,因此,为响应国家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需在课堂之余适当开设一定的数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于实践活动参与中应用基础数学知识,于实践探究中培养自身实践活动意识。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一课时,由于教材上设置了“节约用水”的延伸课程,因此教师可依托于“节约用水”主题与校方、家长联系构建节约用水的公益活动,同时,可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联系,借助学科交互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最终于公益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并帮助学生具备足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确保教学活动的公益性开展效果。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法的具体方法
  (一)合理选择情境创设时机
  对于情境创设法来说,诚然其确实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但正如上述所说,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一味盲目,而是应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于正确时机进行应用。同样,在应用情境创设法时,一般可于课堂引入环节和知识复习环节进行情境创设。一方面,针对课堂引入环节,应发挥情境创设法的兴趣激发价值,尽量围绕课堂教学主题进行情境创设,如针对《圆柱与圆锥》创设圆柱、圆锥模型制作而非正方体模型制作等等;另一方面,针对课堂复习环节,应发挥情境创设法的知识加深价值,尽可能创设发散性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如针对“修桥问题”应着手于实际数学题目而非简单基础知识等等。
  (二)注重情境教学课堂反馈
  所谓情境创设法,其更多指的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教学手段,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导师。因此,针对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师生交流过于匮乏问题,在应用情境创设法时应尤为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其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进入情境,并杜绝盲目设置情境、学生过于活跃导致的课堂纪律紊乱问题。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数学情境,如针对基础能力落后的学生应以“生活性情境”等辅导式情境为主、针对知识掌握充足的学生应以“发散式情境”等拓展式情境為主等等。
  参考文献:
  [1]袁月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69.
  [2]欧艳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79.
  [3]李颖丽.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99-100.
  [4]冯玉蓉.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102.
  作者简介:
  杨冷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城关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7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