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盛开 张倩 李岚涛 王宜伦

  摘要:文章基于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划分实验室常见事故类型并介绍实验室相关安全知识和事故处理办法、应急预案,旨在让高校师生树立实验室安全意识,加强防范,建设平安校园。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389-02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小到仪器设备损坏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到受伤甚至死亡等人身伤害,对学生、老师、学校、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都是极大的。实验室安全是开展各项科学研究的有力保障与支撑,也是一个学院、学校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必然条件。没有安全,其他一切都没有意义。所以,高校安全问题,值得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关注,并且作为一件长期、时刻都要坚持的事牢记在心头,落实在行动中。
  一、高校实验室现状
  众所周知,高校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种类多,涉及学科门类广,如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医学、机械、电子电力等学科基础教学和科学研究都要做实验。二是分布广,高校里几乎每栋大楼都有实验室。三是人员流动性大,科研实验室研究人员以学生为主,教育培训不规范、管理难。四是安全投入少、设施不完善。五是安全观念不到位,认为只要不出事就是安全。
  二、实验室常见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1.火灾性事故。火灾性事故往往具有燃烧猛烈、火势蔓延速度快、扑救困难等特点,引起事故的原因有超负荷用电、电器设备老化、操作不当、易燃化学品、化学反应失控导致起火等。
  2.爆炸性事故。爆炸性事故一般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威力大,破坏力大,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引起事故的原因有设备老化、违反操作规程、爆炸性物品和高压高能气瓶受热或撞击、易燃气体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发生爆炸、密闭容器或狭小空间内进行化学反应引起爆炸等。
  3.化学污染类事故。此类事故往往会引起环境污染、地下水污染、人体中毒等次生性事故,且造成的后果一般是不可逆的,治理修复周期长。引起事故的原因有违反操作规程、随意丢弃化学废弃物、实验室无通风设施或不在通风柜中操作以致有毒废气随意排放、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等。
  4.放射源辐射类事故。有一些实验室会接触到放射性物质或者使用射线类仪器,如多晶衍射仪、单晶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大量吸入放射性物质或短时间大剂量的射线照射会导致人机体发生病变,长时间小剂量的射线照射也会引起损害,一般从接触到引起病变需要十年乃至数十年,潜伏期长但是危害极大。
  三、实验室一般安全知识及事故处理办法
  1.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实验室内的贮存柜及冷藏柜仅供存放与实验有关的药品和试剂,不可贮存食物及饮料,并将不适用的化学品及时清理、安全弃置。剧毒品的采购要经过保卫处、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审批、备案,设立专门存放点,配备监控警报装置,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五双”制度,即双人领取、双人运输、双人双锁保管、双人使用,并及时做好使用记录。若在使用过程中化学品沾染到皮肤,应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没有明显灼伤,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水清洗,也可用“中和剂”(弱酸、弱碱性溶液)清洗。对于一些能和水发生反应的物质,应先用棉花、布或纸吸除后,再用水冲洗,以免加重损伤;对于粘在衣服上的化学品,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子和饰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将衣服剪开,对于伤势严重的应迅速到医院治疗;如果试剂溅进眼睛,一般应用洗眼装置冲洗眼睛。在没有洗眼装置的情况下,可以用干净的橡皮管或让伤者仰面躺下使水缓慢流入眼睛,持续15分钟以上,经过紧急处置后,马上到医院进行治疗。
  2.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化学废弃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不得向下水道倾倒,实验室需配备专用的废液桶和废弃物回收袋。废液和废弃物分类回收,标明成分,在明显位置贴上专用标签,标明内含物和大致浓度。化学废弃物应及时清理,不得长期堆放在实验室或过道内。
  3.规范用水用电。定期检查水龙头、水管,不得在水槽中堆放物品、倾倒废渣,避免堵塞下水口,经常检查冷却冷凝系统的胶皮管,避免因其老化、破损、断裂,导致漏水事故,特别是在晚上水压增高时,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修复、疏通。较长时间离开实验室时,必须关闭水源,停水后,应及时关闭所有的水源。定期检查电路,发现老化现象及时整改。平时使用时要注意电源、插座功率等需与仪器设备的功率匹配,不乱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在检修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不要冒险带电操作。使用电炉等常规电器加热时,人不要离开。房间内无人时,饮水机、空调、电脑、电灯等应关闭电源。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时,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禁止电器设备带病工作。万一发生触电事故,首先应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可用有绝缘性能的木棍棒挑开电线隔绝电流,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對症救护,如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同时将伤者送医。
  4.消防安全。消防通道必须保持通畅,不得堵塞,不得堆放杂物。实验室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毯、砂子、烟感(热感)报警喷淋等。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场所,不得吸烟、不得违规使用明火,重点防范部位要做好警示标识。如遇到火灾,切记不要慌乱,不要乘坐电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撤离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用湿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浓烟伤害。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5.设备安全。建立设备台账,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做好使用记录。电路容量必须与设备匹配,大型仪器一般都要求接地。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关闭,不得随意开机过夜,特殊仪器要保障安全,做好高温、高压、高速运动、电磁辐射等危险性设备的安全警示标识,操作时不断人。及时做好废旧、破损仪器的报废工作。
  四、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
  1.层层联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一是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学校职能部门对实验室发挥宏观的管理和监督作用。二是建立安全责任体系:院系层面健全领导小组,管理人;实验室层面制落实到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责任人。三是完善安全制度,学校层面要出台实验室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从大的方针、政策上进行指导。院系、实验室层面要结合学科特点,建立具体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和一般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操作指导性的规程要上墙。四是安全教育常态化,通过培训讲座、应急演练、体验教育等多种形式学习;通过传统授课、演示实验、网上学习等多种途径展开;通过自主学习与考核相结合的手段推进,特殊项目实施上岗证制度,切实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基础工作常抓牢。实验室应有涉及危险类别、责任人、应急电话等的标识,建立化学品清单,特别是对易燃易爆试剂、剧毒品、易制毒品、易制爆品、危险气体等做好使用登记,进行动态式管理。实验室配备必要的烟感报警装置、监控装置、消防设备、喷淋洗眼装置、通风设施、防护装备、应急药箱等。学校、院系、实验室严格落实安全排查制度,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上报。安全排查常抓不懈。
  几乎所有的事故,究其根源都是麻痹大意、自以为是,一个小失误、一点小疏忽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可能都是致命的。安全无小事,所有师生都要让安全意识常驻心间,遵守实验室相关制度,通过安全操作将实验风险降到最低,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松懈,共同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刘畅,张高文,朱小龙.将实验安全教育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J].教育教学论坛,2019,(24):259-260.
  [2]张峰,李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9,(10):180-183.
  [3]陈秀彬.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9,(5):38-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2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