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武满芳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高新科技时代,社会对应用型创新IT类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不断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IT类人才。文章重点研究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并深入探讨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策略,希望为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IT类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214-02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涉及领域广泛,社会对IT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IT行业要求岗位人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现阶段,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往往缺少实践能力和经验,未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究其原因,IT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问题,导致IT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匮乏。为满足社会对IT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需对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那么如何构建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IT类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高计算机专业教师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与时代发展脱节。长期以来,一些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滞后,计算机专业实验课偏重基础知识的练习,实验题目固定,实验内容也大多是验证性实验,缺少设计性实验,知识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不能很好地联结知识点,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实践教学内容仍以课本实验内容为主,很少涉及现实热点,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基本无关。未能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及岗位需求来培养学生,导致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很难满足岗位需求。
  2.实践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现阶段,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主要是阶段性学习,即低年级学生在校内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高年级学生主要是去校外实习,锻炼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使得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锻炼相分离,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缺少对理论知识的指导,导致学生不知如何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能力很难提高。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目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对象和评价方式都存在一定不足,实践教学评价未起到指导实践教学的作用。在目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对象一般是学生,对教师、企业实习教师缺少监督与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针对理论知识的考试,针对一些实际项目开发的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考查项目结果,即考查设计的计算机项目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未评价学生进行系统开发的过程。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不能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未起到促进约束作用,不利于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
  4.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需与时俱进。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新科技快速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教师具有实践经验,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但现阶段,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存在差异,师资力量不均衡。究其原因,高校在招聘计算机专业教师时,过于看重学历,导致一些具有项目实践经验的人才未被录用,而部分新引进的博士或硕士一毕业就进学校工作,基本上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导致其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另一原因是,教师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技术,导致未能把新科技融入教学实践中。
  二、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1.课程内容设置紧密联系社会发展需求。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案例设置,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计算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满足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从业人员的特殊素质要求;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要求;满足知识经济发展对计算机从业人员创新素质的要求;满足个体的谋生能力、创业意识、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对社会和自我积极向上的心态等。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需创设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境,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实践教学案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创新实践教学内容。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首先,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环节,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其次,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减少验证性实验,添加一些设计性实验,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分层次制定不同难易程度的实验题目,使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最后,教师应结合现实热点来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例如,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现实企业中开发的实际项目,也可根据教师科研项目或者计算机专业类竞赛要求布置相关设计题目。
  3.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为提升实践教学效果,高校要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力度。一是成立课程设计与研发小组,该小组由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针对实践教学目标,开发不同的课程,实践精准训练。高校教师负责提升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企业工程师负责提升实践教学的实用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二是加强校企交流,确保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时,需要讲解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在设计实践案例时,需要体现理论知识在案例中的具体应用。三是高校与企业签订协议,保证学生参与实际开发项目,提升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质量,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及多元评价方式。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因此,高校有必要完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一是评价对象多元化。高校不应将学生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还应将教师、企业实习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进而监督教师和企业实习教师的工作,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二是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融合,实现全面评价。高校在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企业应该对学生实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考核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平时成绩。三是高校应建立意见反馈网络平台,或者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考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防止实践教学评价结果片面化。
  5.教師需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与时俱进,提升实践教学能力。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十分重要。所以,高校需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与时俱进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必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一是高校定期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师去企业培训,邀请企业计算机工程师来指导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设计、工程、项目实践经验,或者让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互换工作岗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高校还应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实现科研带动实践教学的目的,实现IT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三是高校在招聘教师时不应将学历作为招聘的唯一条件,应注重聘请一些有项目实践经验的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员,壮大计算机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结语
  总的来说,计算机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必须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实践教学效果,例如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以多维角度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时更新自身知识与技能,提升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优秀IT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晏飞,张全贵.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1):222-224+233.
  [2]胡国华,赵青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9):184-185.
  [3]冯莹莹,赵莎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7):117-119.
  [4]郭理,高攀,郑瑶.计算机类专业软件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9,29(02):59-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3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