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背景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汪宝元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学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其他专业课程学习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资助下,我院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省内有关行业、企业联合制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针对目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成体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备缺少且落后等问题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现状,通过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考核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创新实践能力;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138-02
   我院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微电子技术專业受湖北省教育厅资助为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相应的试点班级分别为电科产业班、微电产业班。我院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省内有关行业、企业联合制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学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其他专业课程学习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针对目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成体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备缺少且落后等问题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现状,通过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考核方式,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我院对于电科产业班、微电产业班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把课堂搬进实验室,通过硬件实物教学
  为了贯彻产业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我院将产业班电子技术基础技术课堂搬进实验室,每堂课都会给学生展示一些硬件实物,包括基本的电子元器件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子线路作品。在讲解基本元器件时展示给学生各种常用的元器件,包括不同结构、用途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可以有助于学生直观了解相关元器件的封装形式、工艺参数。对于稳压二极管作用、晶体放大电路原理等,直接通过实验箱操作,录制微视频,视觉化教学。为了介绍芯片的实际产业应用方法及其扩展,教师提前购买多种数字电路芯片,在课前布置任务,设计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在仪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让学生自己组装,将理论和实验融合进行上课。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对芯片的基本逻辑功能有了认识,也能理解产业应用概念。
  把课堂搬进实验室,通过硬件实物教学的教学手段改革,避免了抛开硬件直接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评价“先了解功能再了解理论,这种创造性课堂给了我们很大的发挥余地”,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学院针对本课程设置有电子工程实验室、电子测量与实验技术实验室、电子线路综合设计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即涵盖实现“基础→综合→系统→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由专兼职实验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负责,部分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实验时间,实验条件完备,可以开展较高水平的实验。学校以实践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契机,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资助等形式,重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2016年在“华为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总决赛团体一等奖、个人二等奖、华中地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佳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大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实践能力。
  三、重视过程性评价,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组成。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其突出弊端就是学生对课程过程性学习不够重视,忽视实践动手能力,平时不重视,不学习,临近考试了,才开始突击学习,对于这种采取突击复习的被动方式来应对期末考核的行为,我们改用过程化考核方法,把《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分为若干专题,通过平常考查、测试、提问、作业等方式来考查学生,保证考核的公平性。过程化考核的具体方案如图:
  平时考勤占10%,课堂表现占10%,作业占10%;专题测试占30%;实验部分占40%。其中,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占40分,利用Protus、Multisim等软件来设计相应的电路,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占40分,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如电路板焊接、实验箱接线及功能实现情况来进行评判;实验故障排除及原理阐述占20分。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能持续主动地的学习。
  通过近3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优化了教学方法,改进了考核手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参加创新创业、电子竞赛的人数也显著增多,对课程教学评价优良。近三届电科产业班和微电产业考研上线率均超过45%,就业的同学也受到企事业单位好评。在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背景下,本课程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亚君,马永红,关维国.创新教育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2]鲁明芳,陈大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方法探索——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56-57.
  [3]郭立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39(2):70-73.
  [4]杨晓霞,于群,王媛媛,张承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9):146-148.
  [5]杨少川,王毅.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190+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3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