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伍慧卿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学校开展国际化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文章对合作办学课程构建的模式进行了研究,从课程板块的状况到模式的搭建以及成因要素和原则等,都给出了具有实践性的意见。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构建;课程板块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346-02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主要构成板块
  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项目课程构建板块以中方为主,分为外语课程、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板块。其中,外语课程的架构对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如:宁波职业学院和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都要求英语达到标准才可以进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其他院校也都采用前期外语类课程进入的模式。公共课程主要是中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必修的公共类课程和为了合作办学项目开设的特色准备课程,如:大学语文、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训练以及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特色课程外教课堂学习法等。专业类课程涉及中外双方课程的整合和匹配,是课程构建的重点,专业课程中又通常采用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有的院校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如浙江机电的国际贸易专业。
  二、各板块架构模式
  1.外语类课程的构建。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要求,外方必须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的提供通常以外方教师授课的模式进行。外教授课的引进,使得掌握和使用外语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其设置模式有:
  第一类:有少部分小语种的合作项目没有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基础要求,而是一边开设小语种课程,一边在专业课授课时提供翻译人员,如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科教育项目。该项目从大一开始开设每周8学时的德语课程,在大二有外方专业课进入时,一方面坚持德语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提供德语翻译,使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毕业后组织有意向去德国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参加德语水平考试,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进入合作院校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求。
  第二类:绝大多数合作办学项目选择了以英语为母语或教学语言的国家,这样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能力水平对项目的英语课程构建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这类课程的构架通常以培养目的为主,分为两种模式:(1)以两三年后出国升学为目的:这类项目的英语课程构建通常采用大量的出国语言培训课程为主,如雅思、托福或合作院校对语言的入学要求,也有部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安排。(2)以国内外就业为主要目的,通常也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类项目的英语课程设计更贴近专业教学的需要,通常在一年级开设公共外语或公共外语配少量专业英语,二年级开设专业英语,但课时数通常会大于非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150节公共英语课,60节专业英语,在大二开设了90节专业英语课。英语课由中国老师提供过渡到外方教师的专业英语课程。第二类项目的英语课程设计成为阶梯式课程,完成第一级语言课程才能进入到第二级,第二级完成才能进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中澳合作办学项目。
  2.公共课程构建模式。公共课程指除外语课程外的教育部规定必修课程和与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如:数学、语文、思政、体育、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指导、军事训练等等。这些课程通常集中在大一的一、二学期,或少量课程贯穿在其他学期。这一点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里基本趋同。
  为了做好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对外方教师上课的思想和能力准备,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还开设了自创的特色课程:外教课堂学习法。
  3.专业课程构建模式。专业课程的构建是合作办学专业建设的关键,通常按行业划分为两类模式:(1)大面积引进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教育标准国际通用度比较高的行业,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计算机专业等。这些专业的课程在专业建设伊始就与国际接轨度高,其中国标准也大多借鉴国际标准制定,如果是以出国升学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在课程构建时自然以大量引进外方课程为主,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引进的課时数高达70%以上。(2)部分融合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教育标准国际通用度比较低的行业,中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学生毕业又主要以国内大型企业(部分到海外项目)为主,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课程构建时,必须兼顾到学生的国内就业需求和国外就业可能,融合双方课程的精华,使得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的最大化。因此,其课程引进的比例不能过高,以避免学生不能学到就业岗位中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从课程构建模式研究形成的结论
  1.课程构建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1)行业之间教育标准的差异。不同的行业有其不同的创建过程、发展历史和教育要求,如商科专业、理工专业、医科专业等等,在其大的专业分类下,各具体专业之间也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构建模式有所不同。(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的目的。各校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创建的目的决定了课程构建的模式。其中,以为国内行业培养“本土化”人才为目的的项目,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会更多地考虑学生在国内企业就业的需求,兼顾海外升学的需要和海外就业技能的要求,因此课程构建中中方的话语权相对较高,其模式更考虑接近于学生就业需要。(3)各校的政策和资源差异。不同的学校,在政策保障、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的资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课程构建模式的不同。如江浙沿海地区的院校,其学校各层面国际化的意识、可运用的财力都大大优于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学校。所以在课程构建时,要考虑资源配置能否到位,以满足教学需要。(4)合作方院校对课程构建模式的要求。合作伙伴方基于对课程质量把控和资源输出便捷等原因,对合作办学的课程建构会提出要求。
  2.影响课程构建的主要因素。(1)对合作院校所在国家教育体系的了解程度。有的项目在合作伊始,对合作伙伴国的教育体系,特别是证书资格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和行业差异没有很好地了解,在课程构建时带来被动局面。如,中国建筑类的高职院校的课程,无法和西方部分国家职业教育的课程较好对接,虽然同为职业教育,但中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偏重于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而西方国家建筑类的职业院校课程更偏重于手工操作技能的蓝领工人。但在机械行业(如汽车相关专业),此差异却并不明显。(2)对合作院校课程内容的把握。对合作方课程体系的掌握越熟悉,则越能更好地架构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有的项目仓促上马,只是简单地看了专业描述就达成协议,给后期的课程构建带来问题。如外方院校的课程更多地采用模块式或项目式,而中国课程体系仍是以各纵向单一课程分列。(3)对合作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方法的了解。如有的合作办学项目引进的外方课程需要用到中方的测量仪器,然而由于两国的度量衡不一致,导致外教到校无法正常授课。另外,外教认为在西方很常用很简单的考核或教学方法,恰恰是中方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的,如外教常要求的Presentation,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该词翻译下的深层次要求,而导致效果不佳,甚至引起师生矛盾、冲突。
  3.进行课程构建工作的人员组成。项目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成员由中外双方共同组成。通常含系院领导、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外方专业教师、外方项目协调员、外事处人员等。
  四、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
  1.遵守国家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相关管理规定。
  2.结合行业特点,结合外方资源引入特点,选用能够让人才培养效益最大化的构架模式。
  3.课程构建时要突出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特色,将国际合作项目,如合作科研、合作教研、学生合作交流、学生海外游学等结合起来。
  4.遵守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合作办学的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弱点,需要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最大化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总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构建是开展合作办学的核心和基础,对课程构建的模式进行深度而且全方位的研究,将有助于合作办学的顺利开展,达成“优质资源引进”的目标。由于课程的构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如何降低合作风险,确保课程架构科学、有效,是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林金辉,刘梦今.论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建设[J].教育研究,2013,34(10):72-78.
  [2]林金辉,刘梦今.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基本要素及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4,(05):62-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3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