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温玩珍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重视知识掌握,却忽视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二是重视共性提升,却忽视了个性发展。陶行知先生有言:“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在此我结合自身实践,提出几点浅见,仅供同仁们参酌。
一、转变观念,实现 “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
首先是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寻求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以“释疑解惑”的形式服务于学生。如果不从观念上予以转变,那么任何形式的激发,其实都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只有站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高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当然,这并非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教材分析、教案设计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应当围绕如何服务于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想方设法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即努力“活化学生主体”;另一方面要努力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即“优化教师主导”。只有这样,教为学服务,因学施教,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落实行动,多维度实现“灌输式”教学向“问题式”教学模式转变
(一)营造踊跃发言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笔者曾做过调查,大约有50%的学生在课堂上因为“恐惧”基本上不会提问或者很少提问。由此可见,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多么的重要。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必须依赖于一种轻松的氛围才能得以发挥。所以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以尊重、爱护的态度积极引导,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问。即便学生所提的问题有些幼稚,也应给予鼓励;尤其对那些不循常规、思维独特的学生,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教师以亲切、鼓励、肯定的方式,循循善诱,自然会给学生带来精神鼓励,变不敢问为敢问。
(二)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问
教师应尽可能改变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提出问题,让学生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
比如学生有问题就可以填写问题卡,然后教师针对所提问题或单独解答,或通过讨论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针对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科学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以及能否提出症结问题并有解决方案等不同层次,给予不同的加分,以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这样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有助于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
(三)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酵母。兴趣是人的内心深处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的活动倾向,它是触发个体从事某一行动的内在动力。兴趣会让孩子在学习中处于亢奋状态,从而集中注意力,思维敏捷。
比如教授乘法时,我给同学出了一道题:1+2+3……+100=,先算出来的前20人可免作业。学生大都兴趣盎然,积极与我探讨解题方法,好几个学生领会到高效的算式(1+100)×50=5050。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形成习惯,让“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改成效显著,但距离立德树人的要求仍存在差距,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以致学生的创新精神、社會责任感与实践能力仍然较为薄弱。
当前的现实问题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从核心素养的高度上去把握,才能彻底地改变当前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细化和落实对未来人才的品格和能力。
教会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思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以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让“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应该是当前教学模式改革和转型的着力点和重点,这也是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素养本位时代”的转折点。
“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是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呼唤。
责任编辑 黄佳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