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阅读教学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语言交流、写作等素养的基础,如果阅读教学取得实效,其他教学内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的阅读教学方式,优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学习主动性,为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对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阅读教学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達、语言交流、写作等素养的基础,如果阅读教学取得实效,其他教学内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当前的阅读教学来看,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的阅读教学方式,优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学习主动性,为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教学微观目标不明确
目前,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十分明确,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微观教学目标却不是十分明晰。但是,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所遵循,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在制订课堂教学计划中,忽视了阶段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导致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目标千篇一律,没有将不同的重点放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同时,有些教师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践缺乏必然的联系或者联系不够紧密,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较为随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相比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精心选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的内容设计不够精心,存在临时拼凑的现象,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也不强,这样就不能在教学中形成一整套的完整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随意性,降低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方式单一化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在语文阅读学习中也是如此,教学内容有趣就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内容单调枯燥自然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部分教师习惯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需求,很少在课堂上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模式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 产生目前小学阅读教学问题的原因
(一)传统教学观的束缚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认为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应该是被动地接受,只有给他们灌输大量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积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可以引导他们开展自主学习。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单纯采取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希望学生只要把自己传授的知识记住、记牢就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中,缺乏创新,甚至偏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及任务要求,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增长缓慢,甚至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应试教育的束缚
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式,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以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升学为主,学校也以培养高分人才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标准。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只能采取灌输的方式,只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弄懂知识、考试答对知识就是教学的最高目标,而那些创新的教学方式只能偶尔应用,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不能成为主流,否则会影响教学进度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成绩上,而不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上,这也是导致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导向性原因。
三、 提升小学阅读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
(一)明确阅读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
教学目标明确,才能够保障课堂教学活动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没有目标,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阅读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及具体讲授的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细化,明确教学步骤。教师在目标设定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及实际知识需求,保证每次阅读课都能够讲授新的知识,又能够巩固已学知识,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深入,朝着更高的教学目标迈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专注力时间不长的特点,因此可以采取朗读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配乐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带有声音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此外,由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选择和鉴别力较差,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推荐不同的阅读材料。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其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要引导其放慢速度,仔细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是学好语文阅读的基本功。
(三)培养学生爱好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如果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投入大量的时间,并且能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分析和理解所阅读的文本。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制订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计划,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创设各种情景,把学生带入生动的阅读环境。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耐心进行指导,甚至启发性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回答也要进行有效地鼓励和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信。在任务布置中要注意融入趣味性的因素和适应性,让学生能够独立去完成,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能够自我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享受成功体验。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打破原有单一的阅读教学形式,带领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定期开展读书会,让学生与大家共同分享最近的阅读成果;可以开展阅读比赛,在比赛中展示学生的阅读能力,進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阅读信心;也可以在教师或者走廊建立阅读角,摆放各种书籍,鼓励大家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把自己的读过的书带到学校,放到班级阅读角,提供给其他同学,让图书漂流、让知识传递。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模式
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差别非常大,因此小学教学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例如,在低年级阶段,学生刚刚接触语文知识,对文段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不宜选择较深的阅读文段,而是应该选择短片、趣味性强的文段,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主。在中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有了一定语文知识的积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提升,所以教师可以选择较深的文本材料,并且可以适当减少兴趣教学的内容,以启发式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己阅读、自己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参考文献:
[1]郭小兰.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名师在线,2020(6):67-68.
[2]王明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20(2):53-55.
[3]周莉.小学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42.
[4]袁怡娅.浅谈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57.
[5]张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与提升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66.
[6]李金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浅析[J].黑河教育,2020(2):40-41.
[7]房海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2):120.
[8]徐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相关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2):150.
[9]严秋娟.以生本理念为引导 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2):151.
[10]徐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相关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2):150.
作者简介:
魏学进,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八里湾乡掌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8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