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教育,学校不能断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带来全社会对自身行为习惯的反省。教育界也有机会从这次疫情发生以及防治过程中受到触动,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一、反思教育缺失,重塑行为习惯教育
当前教育存在着重要的结构性缺失:重意识教育,轻潜能教育、自然教育;重知识的教授,轻实践、探究、体验的学习;重正式的课程学习,轻非正式的实践学习、自主学习。其实,表面上的结构失衡,实际是内在对于学习品质的轻视。而行为习惯养成正是学习品质中的高价值要素,当前教育中恰恰缺乏行为习惯教育的体系化构成。
当前,要针对之前的缺失有所补救,就要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做到:坚持德育为先,深化行为习惯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成为社会中行为文明的高素质成员;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发展好每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行为习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立足于实践,建构知识与生活能力的连通,培养全面且个性发展的儿童青少年。因此,行为习惯教育在学校不应该断线。
二、从生活教育中学会良好生活
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应该继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落实“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哲学,并致力于搭建学科与生活经验的连贯,建构知识与生活能力的连通,从而培养他们发现知识、学会生活的能力。
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要立足于强化他们的习惯实践、习惯体验和习惯反省。实现儿童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优化,就必须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从封闭的习惯教学转向开放的社会活动,从关注习惯认知转向注重实际生活体验,从强调习惯认知能力转向注重习惯践行能力,最终培养“健康、快乐的儿童,负责任、有爱心的儿童,动手动脑、有创意的儿童”。
儿童行为习惯实践活动应以课程为支点,实现从封闭的习惯教育转向开放的社会活动。根据学科及活动的逻辑关系,其课程架构可归纳为五大内容领域即——德、智、体、美、劳。围绕儿童行为习惯培养,要落实的目标是六大品质:爱心、责任、勇气、尊重、诚信、勤奋。
三、探索系统课程培育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性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开发学校的拓展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以及创新性课程,不断丰富学校课程门类,以满足每个学生参与各类学习活动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為学生创设丰富、快乐的校园生活,作为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生动土壤。
基础性课程应注重对学生学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突出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学校要对原有的基础性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处理。
拓展性课程群是指基于儿童本能对生活中现象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培养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能力的过程,这需要以各种体验类课程为载体,帮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初步的行为价值判断、认知选择、认可坚持,从而形成有效的自觉习惯。
实践性课程建设目标为结合教材文本,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确立探究主题,展开主题实践活动。并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意识能力、行为能力、习惯能力。
创新性课程群以发展儿童优质潜能为着力点,主要构建培养学生可延展性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系列精品课程,进一步发挥儿童的潜能、打牢行为习惯的基础。
为落实儿童群体和个体道德体验,从而将习惯认知转向实际生活行为,习惯体验和习惯反省的教学就有其必要价值。可以围绕儿童生活能力点,开展“阅读、锻炼、纪律、课间、用餐、卫生”这六大项目的群体评价活动,围绕爱心、责任、勇气、尊重、诚信、勤奋六大品质,从强调习惯认知能力转向注重习惯行为能力,全力为每个孩子塑造健康、礼仪、人文、科学、艺术及实践等六大生活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良性塑造儿童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学生个性品质。
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具有生活价值的教育,强调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是一种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塑形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预期将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相应提升整个社会生活的品质,这正是教育所应该也能够追求并实现的目标。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行知小学校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9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