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数学习题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在难度和复杂程度上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个阶段学生会接触大量的数学知识,并且会练习大量的习题来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点,数学习题练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习题设计,以往的数学习题较为枯燥,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教师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将习题设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其知识点,使习题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习题设计;形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學习不用心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兴趣,喜爱上数学;数学是传统三大科目之一,在整个科目中分数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从培养能力方面,数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空间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数学学习,提高综合能力,需要做大量的习题练习,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习题设计,使其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数学习题能够更加具有人文性和灵活性,能够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不断巩固数学知识点,推动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一、 加强数学习题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随着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各大中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也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研究数学教材,根据教学编排与学生实际情况将数学教材具有针对性的整理教学,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发展;同时,数学是一门能够开发学生多项能力的科目,近些年来,数学教学改革提倡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多领域的推动学生发展,数学这一门科目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点,教师必须对习题设计给予高度重视,能够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与时俱进,避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同时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必要性
  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推动着教师进一步开展习题设计,随着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和知识难度增加,传统的教学使学生一直认为数学较为枯燥,而且教师迫于教学压力,一直是灌输式地让学生做大量的数学练习,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习题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推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健康快乐的学习。
  二、 习题设计的形式
  (一)变式习题的设计
  为了加强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理解,巩固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将习题设计得更加有梯度,逐级将题目进行变式。
  1. 假设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一个底角是4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
  2. 假设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顶角是4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多少度?
  3. 假设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一个内角是4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其他角各是多少度?
  (二)多解式习题设计
  例如,如图,AB=AD=BC=DC,求证:BF=DF
  方法一:先求证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DC,然后求证三角形ABF全等于三角形ADF
  方法二:先求证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DC,然后求证三角形BFC全等于三角形DFC
  通过分析这一道题,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求证BF=DF,鼓励同学们拓宽思路,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去思考问题,然后在众多方法途径中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这道习题的最佳解法,最终能够达到最优解的目标,将多解式习题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习题设计,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教师在习题设计方面花费的时间多一些,学生就能够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练习高质量高水平的习题;设计的习题质量越精细,学生获得收获更多;习题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练习数量的多少,关键在于习题是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贴合学生实际,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高质量的习题,使学生做最少的题量掌握更多知识点,这样在掌握好数学知识点的同时,为学生节约宝贵的学习时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习题设计形式多样化,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三、 习题设计的几点要求
  (一)习题设计符合课程要求
  教师进行习题设计必须紧扣新课程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清晰的目标犹如有了前进方向,数学习题设计也是如此,教师必须清楚数学教材的要求和目标的具体内容,以此来制订科学合理的习题设计;初中知识点数量较多且比较杂乱,但是大体上也可以分为方程与不等式、基本图形、函数、统计与概率等,每一部分内容其中又包含着很多小版块的内容,教学要求提出需要学生对其知识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掌握,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还是落实于能否会做题、做对题;
  数学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的前提是必须清楚新课程上的标准、要求,并且能够做到灵活应用,而不是死搬硬套,如果死搬硬套的习题练习,学生做的再多也没有益处;而且习题必须设计的恰到好处,太深入的话学生无法用现有所学知识点来解答,而如果练习题不够深入,仅仅是对知识点的重复套用,这样也无法实现做练习题的真正目的,在日常课堂教学时,要采用设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感兴趣,再针对此出一些练习题,习题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关键是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恰当合理的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并且要求教师一定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这是最科学最权威的。
  (二)结合生活实际引导思维   数学其实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日常生活当中。初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点就是来源于生活。这对数学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习题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充满生命力与趣味性,将数学枯燥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原来是能够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去的,可以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使用数学,数学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将现实生活案例与习题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三角函数求解时,有涉及角度问题,“灯塔的高度数据丢失,但根据资料显示已知此灯塔高度距离另一建筑物所呈角度是30度,利用三角函数公式求灯塔高度”,诸如此类的习题设计,让学生练习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点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生活场景,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对此更加感兴趣,感觉数学问题并非是十分空洞而是一门贴近生活的科目,使学生看到知识点时不会感到很枯燥,相反觉得很有趣,让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
  (三)设计更具开放性
  初中阶段学生逐渐具备自我判断、自我分析的能力,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每位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习题设计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不同的习题,而且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数学教师在习题设计的环节中,从习题的类型到习题的难易程度都必须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并且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习题,以达到一题多种解答的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述知识点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有意识的教给学生解题的固定思路,导致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思维已经是一种固化的状态,条件确定、答案具有唯一性,解题思路也具有固定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形成思维定式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渐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思路,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在习题设计中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强的练习,为学生创造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例如:如图,已知在⊙O中,AB是弦,半径OC⊥AB,垂足为点D,要使四边形OACB为菱形,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这是一个开放型的题目,可以填入你认为正确的条件,答案并不唯一。
  这种类型的习题设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全面的去解决问题,并且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探索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四)具有针对性
  每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性格开朗,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但是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而有的同学生性内向,不善与人交流,但是注意力相对集中又不善于表达观点;有些同学由于成绩一直不理想,因此出现自我放弃的情况;可以说每个班级有形形色色的学生,每位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这种情况在习题设计的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例如,针对活泼开朗思维敏捷的这一类型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计前后知识点关联性强、需要运用大量计算的题目;而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题目;而对于一些成绩不是十分理想的学生则要在习题方面多下功夫,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症下药,设计一些难度较低、偏基础的一些习题,这样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其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难的勇气;不同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习题设计方案,探索适合于学生的习题类型,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
  四、 结束语
  数学习题练习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要注重习题设计,研究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习题类型,同时要将习题设计得更加生活化、实践化,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打破传统枯燥的思维定式;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式。数学习题是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这一载体的重要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强.初中数学习题设计的几点思考[J].教诲探航,2013(733):27.
  [2]张晓芳.浅谈初中数学课习题设计的形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12):126.
  [3]周寿宏.浅谈初中数学习题设计的策略[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3(12):24-25.
  作者简介:蔡雨株,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4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