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问题解决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施行和深入,各種创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然后广泛地应用于教育的各个阶段。问题解决策略就是其中一种,将其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很好地突出小学生的教学主体位置,然后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问题解决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有效探讨,旨在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问题解决策略;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问题解决策略作为一种在教学改革新理念下提出来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在其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充分地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位置,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假设以及验证等一系列过程中真正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并且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不断的爱上数学学习。问题解决策略从理念问题解决以及教学方法问题解决两个方面来不断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
  一、 问题解决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问题解决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很好地突出小学生教学的主体位置。问题解决策略是在新教学改革理念中被提出来的,其很好地契合了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这一教学理念,在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的前提下,不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探究中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分析来解决相关的问题。由此,在小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的同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大大地提高,从而不断精进数学学习质量。
  问题解决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中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解决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即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其在不断提升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也不断地发挥其创新能力,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问题解决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和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契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具体的认知能力,从而能够让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到所学的数学方法。小学生在不断地发现数学问题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的同时,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将得到不断地提高。
  二、 问题解决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改革中,小学数学所应用的教材已经渗入了很多的生活元素,这为小学生学习数学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非常多的资源和机会。但是在现如今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引导和教学模式的开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至于学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问题的良好解决。
  (一)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在新教学改革理念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位置,而教师只不过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无法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以至于其还是沿用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这样一种陈旧的教学理念中,问题解决策略得不到良好的发挥,相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地被磨灭,甚至有些学生还出现了厌学的情绪。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发挥的情况下,即使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答题能力,学生也终究是学而不得其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教学目标过于狭隘
  教学目标狭隘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法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往往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在这样一种狭隘的教学目标中,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但是由于独立探索和思考的匮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遭受了制约。
  (三)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尽管在新教学改革中小学数学教材焕然一新,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完善和创新。教师跟不上时代以至于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是问题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学生在教师一板一眼的单一教学方式下,渐渐地失去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数学创新思维得不到进一步地提高和发展。
  三、 问题解决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由上述分析可知,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施行问题解决策略时并没有有效地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起来。在教学改革的施行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通过切合生活,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位置以及用问题营造学习的氛围,来不断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结合生活,激发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表明,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经验来引导小学生学习会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将解决问题策略应用于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最好的手段就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所以,教师需要切合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教学理念,来不断地发现和摸索小学生学习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求,最后在不断地引入生活元素的同时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小学生问题意识,首先需要教师在小学生面对不同的生活现象时引导其尝试着从数学的视角去提出数学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初步数学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为小学生创设相关的数学学习的生活情境,从而让小学生在切身的观察和感受中去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进而依照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出一个与教材内容相似的生活情境:园林中有小河、树木、小草以及牛羊,然后花儿盛开的艳丽,小鸟开心的歌唱……然后,在实际的生活情境创建完毕之后,教师再对学生提出一些具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以及交流,让学生在相互之间的合作学习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不断的激发问题意识以及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重视实践,提高小學生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从来不仅仅是限于课堂上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才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观察、猜想、实验以及推理的同时,还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以及对直观材料的操作,能够得到感性的理解,然后转化为对其对应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从而发现数学现象的本质,进而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是简单化或程序化的教学活动的过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进行全面掌控,从而在其中有效的渗透数学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策略,进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因材施教,多样化问题解决方式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其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思维,所以,在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解决方法和思考思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当问题解决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时,教师必须切实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状态,在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问题解决策略应用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认识到每一个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其成长的个性化,从而针对性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学习和思考机会,并从旁积极地引导其从多视角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在讲解完相关的数学知识之后,教师有效地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积极地去探究知识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以及学生的积极思考之下,学生可以详细地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解决策略,由此,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发散思维将得到不断地提高。
  四、 总结
  总而言之,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法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产物,其在完全契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是一种高效的创新的教学模式。其在切合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不断突出学生教学的主体位置,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问题意识,以及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该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高效应用,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在不断的切合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来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不断帮助小学生有效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同时也不断地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进而为其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福兰.问题解决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8):56.
  [2]庄景霞.问题解决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246.
  [3]王恒.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38):122-123.
  [4]黄明丽.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5,21(6):28.
  [5]张建新.“问题解决”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2):69.
  作者简介:高影,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安镇城郊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5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