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课堂实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师:在古代文学批评中,“以意逆志”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虽然学术界存在不同的阐释,但今天课上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指的是:从自己的想法、感受出发,揣度诗人的情志。
(投影显示:意,读者的想法;志,作者的情志;逆,迎,揣度)
比如,我们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首先看到开篇四个字。(请学生)——你来读一读。
生:千古—江山。
师:两字一顿,读得平缓。“千古”是什么意思?
生:历经的时间久远。
师:“江山”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大好江山吧。
师:江山就是河流山川,用“大好”来修饰,透露了你对这个词的感受。(请另一位学生)——你也来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千古江山。
师:读出了感慨。看到这四字,你有什么感慨?
生:我觉得江山是从古到今都不变的,对照之下,人的生命很短暂。
师:江山千古而人事倏忽、生命短暂,因此感慨。同学们这一读,或多或少地将你对这四个字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了。但这是辛弃疾的声调、节奏、语气吗?恐怕不是。——辛弃疾是什么朝代的人?
生(齐答):南宋。
师:辛弃疾是个怎样的人?
生:爱国。
生:报国无门。
师:辛弃疾当时多少岁了?
生:六十多岁了。
师:辛弃疾站在什么地方道出这句“千古江山”呢?
生(齐答):京口北固亭。
(投影显示:镇江北固山地图)
师:在这个位置,66岁的辛弃疾面前有长江,有山峦,但让我们再想一想,他的“千古江山”,指的就是眼前实景吗?
生:在我的理解中,这里的江山是从古至今的天下。
生:我也觉得不完全是实景,会联想到宋朝几百年的江山,国家。
师:两位同学都认为辛弃疾突破了自己所处的时空限制。从空间讲,“江山”扩大到国家乃至天下;从时间看,“千古”渗透着朝代兴亡和历史变迁。这是同学们联系了辛弃疾的时代、为人、年龄、所处位置生发的感受。请同学们带着这新一层的理解,再读一次“千古江山”。
生(读):千-古——江-山。
师:我们读得沉了,读得缓了。那我们现在这句“千古江山”就是辛弃疾的口吻了吗?恐怕还是有距离的。毕竟在座各位同学和彼时彼处的辛弃疾相差整整50岁,相距200多公里,隔了814年。我们要意识到,个人的意,与词人之志是有距离的;但我们也要知道,借助一些方法,比如“知人论世”,我们是可以靠近辛弃疾的。或许同学会说:我会知人论世啊!知其人——辛弃疾力主抗金,不得重用;论其世——南宋:积弱积贫,偏安一隅。那,我们来看下阕的开头。
(投影显示:“元嘉【 】草草,【本欲】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请同学说说这三句的意思,表达的时候在空格位置补上合适的关联词,使意思更加明晰。
生:我觉得是“元嘉因草草,本欲封狼居胥,却赢得仓皇北顾”,意思就是“我军因为轻率地北伐,本来想要统一江山,最终却只能仓皇地逃回了南宋”。
师:从宋逸帆同学回答中“我军”“南宋”两个词看,他认为辛弃疾用典,是借历史来点明南宋的现实状况,推出了南宋有锐意恢复之心。但这一结论不是与我们所熟知的南宋积贫积弱,偏安一隅矛盾了吗?辛弃疾得知朝廷准备北伐,不应该摩拳擦掌,沙场点兵吗?是我们误解了“元嘉草草”这一典故,还是我们对南宋、对辛弃疾的了解不够呢?我们的“意”在推进中似乎触礁了。这时候,同学们是不是就会去网上查找资料?百度百科是很多同学的第一选择吧。
(投影显示:百度百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页面)
百度百科很便捷,在页面目录中点击“创作背景”,就能找到解释。但老师今天想请你读读手中的讲义上,摘自邓广铭先生《辛稼轩年谱》中的资料。选择邓先生的著作理由有三,其一,邓广铭先生上个世纪30年代在北大历史系学习时,面对“当时日寇步步进逼,国难日亟”的现状,选择爱国词人辛弃疾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二,他的“用力之勤,钩稽之广,用思之密,持论之慎”为当时词学家夏承焘、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肯定;其三,同学们或许看到了《辛稼轩年谱》的封面上有“增补本”三字,这是邓先生成为宋史研究者后,还不断将其研究所得对《年谱》进行修改补充的缘故。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投影出的表格,比较百度百科和《年谱》提供的信息,将两者的区别整理出来。
(投影显示表格如下)
(学生阅读讲义,填写表格)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比较的结果。
生:表述上的话,我觉得百度百科更倾向于以今人的眼光去阐释创作背景,带有主观色彩。
师:能不能找一处很主观的表述?
生:比如这句:“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师:你怎么判断这一说法是主观的?
生:因为那个时间的文献肯定只记录了朝廷对他的重视啊。
师:啊,“实际上”等等是来自后人回顾此时状况时的推测,而推测就包含了主观色彩。张艺奕同学对百度百科的观感有两点,第一是“今人的眼光”,而非设身处地,有点“隔”;第二是“主观”,或许会屏蔽其他可能性。
生:资料来源方面,《年谱》引用的是史料,比如《丙子轮对劄子》,里面有辛弃疾自己的话,告诉了我们真实的场景;而百度百科没有写明出处。在表述上,百度百科是白话文,虽然更容易理解,但信息是哪里来的,翻译得好不好我们不知道。
师:听起来,你对《年谱》的史料更为信赖。
生:是的。
生:我覺得《年谱》中运用史料为我们详细地讲述了历史的事实,包括当时的方方面面,比如南宋朝廷也不是毫无准备,但是和辛弃疾的思虑周密相比显得比较草草;而百度百科就是做出一个评价,我感觉是把与辛弃疾相关的要素提炼出来,进行再创作。 师:有提炼,一定程度能够帮助读者,但提炼的过程或许也会丢失信息,比如朝廷与辛弃疾做法的疏密,我们看不到了;给评价,也不是不可以,但或许会束缚我们的思考。
生:我觉得百度百科语气里充满了对辛弃疾的赞赏和惋惜,这是今天的人对辛弃疾的思想感情,而《年谱》就更加客观,只是提供史料,没有掺杂作者的情感。
师:同学提到了“客观”这个词,其实史料也未必很客观,但年谱提供多项史料,帮助我们在比对中接近历史的真实,史料之间的矛盾之处,也可以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探究。讲义上的文本已经是百度百科对“创作背景”介绍的全部,但只是《年谱》中1204-1205年的一部分记录,從信息量来说,《年谱》更为丰富。刚才同学们说了,百度百科没有告诉我们资料的来源,让我们对于它的可信度产生了质疑。同学们还发现,翻译成白话文固然方便,但在转译过程中信息是否被还原?表述上的主观色彩,甚至变成一种再创作,这对于阅读者来说是好,是坏呢?百度百科固然是有用的,便捷的,但我们知人论世,是不是可以去参考一些其他的资料呢?读了《年谱》中的文字,你的眼前是否出现了入见韩侂胄说“金国必亡”的辛弃疾,是否出现了担心宋兵不战自溃的辛弃疾,出现了拿出那方尺之锦的辛弃疾?现在,你对“元嘉草草”这三句,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生:我觉得辛弃疾对于北伐有很多深思熟虑的想法,也收集到很多情报,他对于南宋军队存在的问题也都考虑到了,是一个思虑非常周密,甚至考虑问题很辩证的人。但这些却都没有用上,因为朝廷就想着建功,没有像他那样踏踏实实的。我觉得辛弃疾说“元嘉草草”其实对朝廷很不满,对自己不能够为国家做一些什么很无奈。报国无门。
师:你回到了我们很熟悉的“报国无门”四个字,但现在你说这四个字,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你确实看到了事态的复杂,了解了辛弃疾的心血,你也体会到了词人那种落空的、无奈的感受。老师读到这些材料,对“千古江山”四个字也有了新的感受。辛弃疾取出的那方尺之锦上记录了敌军兵骑之数,屯戍之地,这不正是江山险要之处么?这江山,是辛弃疾熟悉的江山,心心念念的江山啊,如今只能在方尺之锦上看到——这句“千古江山”又沉重了一些。
教材中选入的都是大诗人、大词人的经典之作,如果说粗知其人,略知其事,有了初中的学习经验,同学们已经能够做到。但通过刚才资料的比对和理解,我们是不是该对这自以为的“知人论世”有所反思呢?让我们继续。刚才是我们的理解碰壁触礁时,通过知人论世克服阅读障碍,靠近诗人之志——那如果没有障碍呢?我想同学们在读“烽火扬州路”时,没有什么障碍,意思显豁,书下也有注释,于是就平平掠过。有没有同学想象过“烽火扬州路”的图景呢?有没有同学跟着词人的回忆来到四十三年前呢?——这是四十三年前的事。
(投影显示《宋史本传》辛弃疾南归部分)
请你借助“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这段话展开联想,在书本上“烽火扬州路”旁写下你对南归场景的联想。
(学生书写)
师:洪迈在《稼轩记》中是这样想象南归场景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投影显示《稼轩记》片段)
生(齐读):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师:洪迈想象的场景与你的画面一致吗?继续想象,当辛弃疾回忆南归场景,他的心情如何?
生:他一定觉得自己很厉害。
师:是啊,洪迈说“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但这是四十三年前,当时意气飞扬的他南归后经历了什么呢?第一个十年,他多次上战守之策未得到重视,第二个十年,他的才能让他成为对内镇压地方叛军的主力,接下去的二十年,大部分时间是闲居。了解了这些信息,你觉得“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包含着怎样的感慨呢?
生:我觉得辛弃疾现在再回望江山的时候,他想到当年冲入敌营抓住叛贼的自己,他既有世事变迁的感慨,也有一种无奈的悲凉。
生:辛弃疾觉得当年的自己就像词的上阕的刘裕一样,“气吞万里如虎”,但是现在就只能像廉颇那样,等着别人来问他身体如何,能不能上战场。有种蹉跎的感觉。
师:蹉跎这个词用得好,蹉跎不仅有虚度光阴的意思,也有跌倒、失意的含义。刚才姜子上同学回到了“江山”,今天的课一开始,同学就提到:千古江山常常让人联想到人事倏忽,人生短促。但辛弃疾的感触不是泛泛的自然永恒人生苦短,既不同于曹操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不同于苏轼的“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辛弃疾心心念念的千古江山与不堪回首的人事凋败给他带来的蹉跎之悲。
同学们,我们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很容易去关注里面的典故,而今天,我们运用了各种材料,不断品读“千古江山”,重读似乎没有难度的“四十三年”,用知人论世帮助我们调整已知、充盈情感、深化理解,让我们一步步靠近走到人生尾声的,那个寂寞的辛弃疾,这或许就是教材单元任务中“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的体验。
当然,知人论世不是我们读诗唯一的方法,也并不是所有的诗歌,我们都能确切地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的资料也会引发争议,而粗浅的知人论世还会成为我们深入诗歌的障碍。但适度地以知人论世来推动以意逆志的过程,确实是有价值的;而逆志过程本身,也是对“人”和“世”进一步的理解。当我们读下一首辛弃疾词的时候,你的“读者之意”会更加的充盈丰满,和辛弃疾更加靠近。
师:我们来小结一下,这堂课你有何收获?
生:平时,我们预习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借助百度百科这样的资料,有时候它未必就很客观,把作者介绍得很具体准确,有可能会掺杂编写者个人的看法,可能和史实有距离。 师:所以知人论世要谨慎。
生:我们预习查百度,百度本身有引导性,我们看到什么,就觉得它是对的,就没有自己的理解。如果我们查查史料,就可以有更多的自己的想法,有创见,不会被网络上的资料束缚。
师:信息给予引导,但信息也会形成束缚。而自己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两位同学都提到了百度和《年谱》的比较,可见这个部分是我们今天课上印象最深的——这当然也很好。
看一下今天的作业。
(投影显示作业)
1.你的同桌在初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将“可堪回首”三句解释为“事随时迁,百姓忘却北魏太武帝的英雄事迹”,请借助知人论世,说服他调整自己的理解。
2.练习册第九课第3题。
3.有同学诵读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认为:“苏轼认为,像周瑜这样雄姿英发战功彪炳的英雄,也终被大浪淘尽,他以‘酹江月’的姿态表达了对人生只是大梦一场的认知”。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借助“百度百科”、《苏东坡传》(林语堂,湖南文艺出版社)和《苏轼年谱》(孔凡礼,中华书局),查找《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来深入理解“酹江月”的涵义。
师:好,今天的课到这里结束。下课。
附:材料一 引自百度百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材料二 引自《辛稼轩年谱》邓广铭 上海古籍出版社
1.引《宋史纪事本末·北伐更盟》“嘉泰四年春正月,韩侂胄定议伐金。……有劝韩侂胄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者,侂胄然之,恢复之意遂起。①聚财募卒,出封椿库黄金万两,以待赏功,命吴曦练兵西蜀。②既而安丰守臣厲仲方言:‘淮北流民咸愿归附。’③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入见,言:‘金国必亡,愿属大臣备兵,为仓卒应变之计。’侂胄大喜。④会邓友龙使金还,言:‘金有赂驿使夜半求见者,具言金国困弱,王师若来,势如拉朽。’侂胄闻之,用师之意益决矣。”
2.引程珌《丙子轮对劄子》:甲子(1204年)之夏,辛弃疾尝为臣言:“中国之兵,不战自溃者,盖自李显忠符离之役始。①惟当以禁旅列屯江上,以壮国威。②至若渡淮迎敌,左右应援,则非沿边土丁,断不可用。盖沿边之人,幼则走马臂弓,长则骑河为盗。其视虏人,素所狎易。③招之得其地矣,又当各分其屯,无杂官军。盖一与之杂,则日渐月染,尽成弃甲之人。④既知屯之不可不分矣,又当知军势之不可不壮也。淮之东西,分为二屯,每屯必得两万人乃能成军。⑤然后新其将帅,严其教阅,使势合而气震,固将有不战而自屈者。”
又与臣言:“谍者师之耳目也,兵之胜负与夫国之安危悉系焉。”于是出方尺之锦以示臣。其上皆虏人兵骑之数,屯戍之地,与夫将帅之姓名。又言:“弃疾之遣谍也,必钩之以旁证,使不得而欺。”又曰:“北方之地,皆弃疾少年所经行者,彼皆不得而欺也。”又指其锦而言曰:“虏之士马尚若是,其可易乎?”
盖方是时朝廷有其意而未有其事也。明年乙丑,弃疾免归。又明年丙寅始出师。一出涂地不可收拾: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葺治之器一日而散,百年公私之盖藏一日而空,百年中原之人心一日而失。邓友龙败,朝廷以丘崇代之。臣从丘崇至于淮甸,目击横溃,为之推寻其由,无一而非弃疾预言于二年之先者。
单元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郑桂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全市的力量研讨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今天黄浦区承担第三单元教学的探索,我听了高翀骅老师的课,有一种欣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我听这节课之后对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实施的思考。
首先是学习目标的清晰。这节课作为第三单元教学中的一节课,它的课时目标非常清晰。高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知人论世”,也就是在我们以意逆志受阻、对文本理解不够充分的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另外的方法来深入研读作品。如何知人论世,这是高翀骅老师今天课的重点目标。高老师提供的学习支架非常巧,她用邓广铭先生的研究成果与百度百科这些资料,很典型。学生在几则材料的比较中很快发现只有依据有价值的、靠谱的资料,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才有运用的价值。此外,这节课还用了洪迈的一段文字,学习材料选择范围很广泛,足见高老师学术视野的开阔,这也是学习目标设计与落实的前提条件。目标的清晰还体现在这节课对知人论世在阅读中价值的认识。我特别欣赏的是,高老师课件中有一页在“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之间有一个互动的双向箭头。我们有些老师教某个知识技能时就把这个目标点突出到极为重要的地位上。高老师不是这样,由这个双向的箭头,以及这节课的导入活动,我们可以看出高老师设计学习目标时注重单元学习目标的整体。只有我们非常清晰地知道这节课要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所在,把这节课的目标置于整个单元目标中,考虑前后课时的衔接,那单元教学才能成为真正的单元,而不是有单元的形却无单元的神。
高老师对任务的关键点准确清晰的把握保障了目标的清晰性。这节课在任务关键点的学习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保障,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学习时间的分配。在《年谱》和百度百科资料比较这个环节,学生先独立做,小组充分交流,在比较这些资料中发现规则,再用这些规则去思考“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的言外之意。一步一步慢慢推进。这节课结束之前,高老师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两个学生都讲到了这个关键点,都没有讲到“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之间的互动关系。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让学生总结时常常期望学生能总结出这堂课目标的最高点。我很欣赏高老师没有这个毛病,她就此结束课堂,不再唠叨。这节课没有知人论世的概念的解释,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分析鉴赏资料的可靠性,梳理探究如何知人论世。正是由于学生主体有了充分体验,总结时自然会讲到这些收获。而启动环节,更多还是高老师在主导,“双向互动”这一目标也是高老师自己出示课件阐述的,学生总结时没有讲到“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互动关系也就在情理之中的。这可能需要下节课,或者再下节课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才可能实现的学习目标。
其次,是学习目标的逐步深入。一个初中毕业生应该知道“知人论世”这四个字,阅读中怎么做到知人论世,学生恐怕也知道一點点,如查查诗人的经历与创作背景,了解诗人同时期创作的相关作品。不少学生查到辛弃疾在何时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词,就能很快给出他报国无门很郁闷的结论。这个现象用高老师课上的说法就是“初中我们也粗知其人、略知其事”。“粗”有两个意思,“粗略”和“粗糙”,如果只是粗略一点宽泛一点,我们可以找更精准、细致的材料。但如果是粗糙的,比如说网络上一些不靠谱的资料,就会造成我们在欣赏、评价时出现偏差,甚至是离文本、离作者很远。高中阶段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如何深入,绝不是记住这个概念,而是知人论世依据什么样的资料才能是有价值的,它在我们文学鉴赏中的价值所在等。这节课在这方面给我们很多启发。
第三是学习目标的整合。这节课的目标整合了读文学作品常用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两条路径。其次,整合了文学批评与社会学批评两种方法。立足于文本,细读“元嘉草草”的“草草”,“千古”“四十三年”“想当年”这几个与时间有关的词语,学生不用相关拓展资料对这首词的意蕴也应该有所发现。但今天的课不是立足于此,而是立足于教材中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学习目标主要着眼于文本的细读,在意象梳理中把握文学作品的意蕴。从第一单元的细读文本走向第三单元文学作品阅读的社会学批评方法,尝试站在作者、读者不同的立场上解读文本,两个单元之间的学习目标就形成一定的层级,这是处理同一个学习任务群的几个单元之间学习目标的一种尝试。今天我们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为重点学习资源,如果下一节课我们勾连第一单元,想想1925年的青年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要抒发自己的志向,80年代的朦胧诗作者特别追求语言上的新探索,昌耀1962年创作这首诗但是在1983年删定。结合这些背景,思考《沁园春·长沙》主旨何以显豁,只有15行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主旨何以含蓄,这样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所以,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还可以与其他单元的学习进行一个整合。
此外,今天课堂上学生探究百度百科文字的可靠性,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还是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学习目标?思考这一个问题,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任务群和任务群之间的关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5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