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小娅

   本文尝试从“拓宽教学视角”“优化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活动”和“革新教学理念”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一、拓宽教学视角,培养理解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在认字和写字上面,而是应该拓宽教学视角,挖掘汉字背后蕴含的文化与意义,通过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下面选取两个典型案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在语言情境中进行识字教学
   绝大部分汉字都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才能被赋予含义。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识字环节作为独立模块进行单独讲解,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所学生字的含义,也难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在语言情境中开展识字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下册“识字7”中的“练、习、苦、学、非、常”等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几个字融入到一个语言情景当中,比如:“从那以后,少年周恩来就开始非常刻苦的学习,每天都读很多书,还做大量的练习题,努力实现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在阅读本段文字的时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生字的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于文字段落的分析与解读能力,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
   (二)在汉字结构中进行识字教学
   中国的汉字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多种造字形式,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通过讲解造字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与朗读的规律,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学习“爪”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大致给学生讲解集中造字法的含义及规律,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大家回想一下小鸡、小猫等小动物的爪子是什么形状的?是不是很像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个字?那么这个字是利用哪种造字法创造出来的呢?”学生需要先理解老师的话语,才能掌握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含义;再通过将所学生字与所对应的造字法进行匹配,掌握所学生字的书写或朗读技巧。这一过程,既是生字学习的过程,也是话语理解的过程。可见,通过讲解汉字结构,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采用连环提问、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能够启发学生思路、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下面,选取两个典型案例,进行详细论述:
   (一)以连环提问法引发学生思考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连环提问的方式,以问题为“线索”,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思考、总结等思维过程,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识字6”的“姑、娘、妹”等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串”:1.请大家观察这三个生字,看它们三个有什么共同之处?2.它们三个共同的偏旁跟它们的意思有什么关系?3.你能想到的女字旁的字还有哪些?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在经历观察、对比、分析、总结等思维过程之后,逐漸发现女字旁的生字在含义上和结构上的特点,不仅掌握了汉字学习的规律,也锻炼了思维能力。
   (二)以小组讨论法引发学生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法,使学生在沟通与合作中与他人实现观点的碰撞与思想的交流,从而对自己的想法加以反思与完善,形成更为全面而客观的观点。这一过程,显然也是思维培养与锻炼的过程。
   例如,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哄”这个字的时候,由于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字储备量,并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学习规律,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请大家尝试给“哄”这个字换上不同的偏旁,组成其它汉字,并总结这些汉字的读音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进行“头脑风暴”,搜索能够与“共”组成生字的偏旁部首,还需要共同交流与合作,经过对于生字读音的对比分析,总结这些生字的读音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开展课堂活动,培养运用能力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将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融入到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当中,为学生构建“体验式”和“浸入式”的课堂模式。事实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开展语言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课堂活动的平台,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下面,以“短剧表演”为例,举例探讨如何以课堂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学习生字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强化识字记忆,也为了促进学生的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所学汉字编写一小段情景剧,并进行短剧表演。
   例如,在学习跟“提手旁”有关的生字的时候,有学生编写了如下短剧剧本:“灰姑娘的后母每天让灰姑娘干很多活。她从早上起来就开始扫地、擦桌子、提水、择菜,忙得脚不沾地。但是她的后母还是不满意,有时候还会打她。”学生编写剧本和表演剧本的过程,是一个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也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可见,通过短剧表演,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四、革新教学理念,培养审美能力
   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并不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识字教学,要求教师革新教学理念,在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中渗透美学教育,从形、声、意等各个方面,充分挖掘汉字中蕴含的美学教育元素,培养学生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下面,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详细阐述:
   例如,在学习“美”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美”字的字义进行介绍:“美”字的含义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羊大为美”,就是说一只羊又大又肥,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生活诉求;另一种说法是“一个人头上戴着羽毛发饰、身上穿着华美外衣”,体现了古代人的审美情趣。然后,老师可以从“美”字的结构进行介绍:“美”是一个左右对称的结构,体现了一种平衡美和对称美。通过这个生字的字义和字形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对于古人的审美观有所了解,也使学生体会到,每个汉字背后,都蕴含着韵律美、结构美、意境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实际情况,从“拓宽教学视角”、“优化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活动”和“革新教学理念”几个方面,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发展策略展开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袁俊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的适切性研究——以“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8(05).
   [2]林春菊.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8(11).
   [3]李相辉.探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2018(11).
  杨小娅,青海格尔木市站前路小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5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