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职业教育研究态势与未来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琺 米俊魁
摘 要 在中国知网以“主题 =‘中国制造2025’并含‘职业教育’”进行搜索,获得该领域在2015-2018年收录的157篇文献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知识和Citespace V软件,根据期刊来源、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研究3年来不断深化,发文期刊广泛性和集中性并存,职业技术院校是中坚研究力量,研究群体也在不断更新与扩大。衍生出“现代学徒制”“智能制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研究领域,出现了“校企合作”“工匠精神”“高技能人才”等研究热点。如何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其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制造业与职业教育间的产教融合问题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文献计量法;知识图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03-0045-06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一)研究数据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在“高级搜索”中定位“期刊”,设置“主题=‘中国制造2025’并含‘职业教育’”,时间为“2015年到2018年”①,期刊类别不限进行检索,共检索到167篇文献。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经过进一步人工筛查,将通告、会议纪要、人物传记、工作总结等非学术论文逐一剔除后,得到样本论文157篇。
(二)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157篇有效论文的期刊来源和机构分布、作者发文量、作者人数增量与复量进行分析,揭示该领域下的研究态势。运用CiteSpace V软件,对样本论文中涉及的所有关键词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得出该领域内的几大研究主题、前沿热点,并且预测未来研究走向。具体来讲,第一,从CNKI搜索并确定样本文献后,选择Refworks文献导出形式导出文档。第二,对文档中的期刊名、发文机构、作者发文数等特定字段进行提取、统计,制作相关图表。第三,使用CiteSpace V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导入样本文献,绘制出知识图谱。第四,对关键词图谱进行共现、聚类和热点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发文分布
1.期刊分布
根据学者布拉福德在文献计量研究领域提出的文献分散定律(又名布拉福德定律),当对某领域科研成果所属期刊来源进行统计分类时,会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从而推测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区期刊[1]。本文157篇文献分布于90种期刊,其中发文10篇以上的有3种,发文量为36篇,约占刊文总数的23%;发文5~10篇以上的刊物有2种,发文量14篇,约占刊文总数的9%;发文2~4篇的刊物有13种,发文33篇,约占刊文总数的21%;发文1篇的刊物有72种,发文74篇,约占刊文总数的47%。
比利时情报学家艾格黑(L. Egghe)得出了上述定律核心区期刊个数的计算公式,r0=2Ln(eE*Y)[2],其中r0代表核心区期刊的个数,E为定值0.5772,Y为刊文量最大期刊的论文数量。本文中r0=2Ln(e0.5772*14),其值约为6,即核心区期刊是该领域刊文数量前6名的期刊,期刊名称见表1,核心区期刊来源占期刊总数的7%,载文量共54篇,占文献总数的34%,反映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分布相对集中。另外通过分析发现,关于此类研究成果刊登在核心期刊上的有65篇,CSSCI期刊有12篇,且两者几乎皆为教育类权威期刊,近半数的发文量占比说明该领域内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2.发文机构分布
通过对科研论文第一作者的所属单位进行分析发现,157篇文献出自109个机构,这些机构的类型覆盖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研究机构等。研究机构数量多、类型全、覆盖广,体现了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的广泛性,且具有较高的社会热度。在此类相关研究中,职业技术院校承担了研究的主要力量,见表2,在发文量前十名的机构中,湖南汽车工业职业学院遥遥领先,说明其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广泛实践。
(二)文献作者分析
作者发文量、作者群分析、作者增复量分析是判断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科研队伍成熟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指标[3]。
1.发文量分析
根据文献计量分析中的“倒数平方定律”,假设文献作者群中发表X篇论文的作者人数记为NX,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人数记为N1,作者总人数记为N总。若某一研究领域已达到成熟水平,则NX/N1的数值接近1/X2 ,且N1的数值接近于N总的3/5[4]。本研究的157篇科研论文中,作者共有136人(仅指第一作者),發文在3篇以上的作者是来自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沈言锦和张坤。从表3中可以看出,N3/N1和N2/N1的数值分别为1.6%、7.2%,远低于定律规定的理想值(1/9、1/4);N1约占N总的92%,比理论值3/5高出很多,以上分析表明该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成熟的作者群体。
2.核心作者群分析
核心作者群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成力量,是科研水平较高、科研产量较多的作者群体。普莱斯通过研究发现论文作者与论文数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并提出普莱斯定律:某一学科领域一半的论文应该为核心作者群所写,核心作者的数量是作者总数的平方根。就本文而言,从表格中可以知道作者总数是136人,所以核心作者数量约为12人,依照论文发文量的高低排序,前12人发文量为33篇,占总发文量的21%,远低于普莱斯定律中规定的理论值50%。这表明此研究领域没有形成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作者群体,该领域的研究学者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3.作者增量、复量分析
为探究作者团队在某一研究领域的稳定性和更新情况,我们经常使用作者的增量和复量作为具体指标[5]。根据洛特卡定律,将期刊的作者进行新老之分,新作者是指初次在某一领域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老作者指的是多次在某一领域期刊上发表文章,使用N表示特定时期内的作者总数,B和C表示旧作者和新作者的数量,N、B和C具有B/N+C/N=1的关系。其中B /N表示作者复量,当它的值接近于1时就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作者群较为稳定,核心作者的科研能力较高,科研产量较多,具有一定的发文持续性,但也存在研究群体缺乏新鲜血液的困惑。C /N表示作者增量,当它的值趋于1的时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新作者呈现井喷式增长状态,该领域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作者群体不断补入新生力量,但也存在研究队伍的不稳定性,缺乏相对集中的学者专家。 从表4中可以看出,自2015年《中国制造2025》文件出台以来,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对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作者复量B/N均在0.1上下浮动,而作者增量C/N均在0.9上下浮动,接近于1,两者之间的比例相差悬殊。这说明,一方面,作者增量均在90%以上,新作者不断涌入此研究领域,作者队伍不断壮大,科研组织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作者复量较小,研究队伍不稳定,能够在此领域进行深入和系统研究的作者比较缺乏,大量作者属于“蜻蜓点水”的研究状态。
(三)内容分析
探索研究热点是了解某一研究领域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常用方法,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图可以反映某一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热点。使用Citespace V5.3R4,将时间段设置为2015-2018年,将时间分区设置为1年,将节点类型选择关键字类型,调节个别数值大小,使其运行结果所绘制的图谱方便观测,得到相关分析图。
1.关键词聚类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样本文献中的关键词经由聚类分析算法呈现出4个主题。聚类序号表示聚类主题的范围大小,可以反映出该主题的研究规模和热度[6]。
聚类0和聚类1:中国制造2025。它是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一步,规定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十大重点突破领域,其基本方针涉及“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方面。对“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内涵以及核心理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其中找寻对现代职业教育转型与发展的有益借鉴。“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型、复合型、绿色型,以及工匠精神进一步的纳入到制造强国的人才特性之中。这势必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新思路与新看法。对于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将“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制造业振兴计划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发展道路。
聚类2:现代学徒制。该制度在2014年由教育部提出,是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培育学生专业技能的一项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学过程几乎完全模拟生产过程,课程内容对接生产内容,使得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大大提高。现代学徒制在各类职业院校中的推行无疑是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发现当代企业参与职教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路径,从而更好地对接“中国制造2025”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新要求。探寻该制度下人才培养新体系,对各地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以使新时代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
聚类3:智能制造。中国制造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智能化制造,使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产品设计、加工和生产过程。智能制造是一项前瞻性的“中国制造2025”项目,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新工业革命。为实现这个目标,势必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能够进行智能生产、加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一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对智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智能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对接、智能制造课程改革等问题的探讨;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如何发挥自身的前瞻性作用,也是讨论的热点所在。
聚类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力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7]。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方向,如何使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院校布局、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完善,成为热门研究主题。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对培养目标的重构和对职业教育課程改革的新方向受到“中国制造2025”的影响颇深。一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制造业的竞争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与制造业转型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才输送地,莫过于高等职业院校。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培养目标的重构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因此,他们的课程内容更新速度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
2.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图谱展现了关键词的共现程度。从图2可以看出,一方面,图谱中的方块大小表示该节点的中心度,“高职院校”“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匠精神”等关键词节点方块颜色较深且形状较大,表示它们在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是研究的焦点。另一方面,两个关键词方块之间连线的深浅与宽细代表了彼此之间共现的频率。如“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制造2025”之间连线相对较深较宽,代表彼此之间的共现频次很高,联系较为紧密。
3.研究热点分析
从关键词聚类的Linezone View(点击Frequency burst生成阶段热点)可以看出,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可根据年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5年):从图3可以看出,文件出台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制造2025”和“职业教育”的宏观关系和相互影响分析。第二阶段(2016年):从图3中方块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研究热点相较于前年激增,研究热点开始偏向职业教育中的“高职教育”,且在“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出现了诸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等更细化的研究,整个研究进程从宏观向微观研究转变。第三阶段(2017年):在这一阶段,各地高职院校作为当地制造业人才主要输送地,为响应国家对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做出的一系列规定,开始了高职教育的各种变革探索。“高职教育”这一热点也在持续发酵,“智能制造”以及“现代学徒制”在这一阶段也开始成为不少学者研究的关注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匠精神”依然是这一阶段的主流研究方向。第四阶段(2018年):这一阶段是如今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对职业教育研究最前沿的研究阶段,从图3最右侧和图6最右侧中可以看出,此前沿阶段的热点集中在“高技能人才”“产教融合”两个方面。两个前沿研究热点是分别从前两个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如图4)和“职业教育与制造业”(如图5)进一步深入细化研究的成果(黄线表示研究前沿部分,且线段越粗代表两个关键词共现频率越高,即两个关键词联系越为紧密)。这说明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如何更好地促成制造业与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是学术界众多文章的研究重点。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样本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与文献计量理论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根据布拉福德定律,发现该领域研究的期刊来源种类丰富,社会关注度较高,且核心期刊占比较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第二,从发文机构来看,职业技术院校是我国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力量。第三,根据“倒数平方定律”,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并未形成成熟作者群体,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缺少稳定性和持续性,核心作者群的建立还要进一步完善。第四,该领域研究内容多着眼于“现代学徒制”“智能制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主题。第五,如何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其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制造业与职业教育间的产教融合问题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热点所在。
结合上述分析结论,提出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建议:
(一)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的研究视野,对新兴主题给予更多关注
自2015年文件出台至今,学者们对该领域下的研究多集中于文中提到的4个聚类主题之下,取得的学术成果颇丰但核心研究主题数量偏少,应当进一步挖掘更多该领域的研究主题。而“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教育与制造业”作为新兴主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应该得到研究者的重视,首先是“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主题,主要聚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高技能人才”并不是职业教育领域的新概念,探寻今日“高技能人才”与旧时的区别,即如何使高技能人才的各项素质及时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探讨。其次是完善“职业教育与制造业”这一主题的研究,这一主题主要聚焦在“产教融合”的研究上,对产教融合的路径研究,学者们可以通过各地区具体案例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产教融合的地区适应性,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进一步探寻多样研究方法,关注实证研究
当前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大多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文件内容进行职业教育中的路径构建、内涵分析以及问题症结的原因探讨,也有不少研究关注于国内外制造业振兴计划对职业教育影响的对比研究,以期为我国“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在研究方法的层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涉及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或是二者的结合研究,整体来看偏向纯理论的思辨研究,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但是某一领域研究问题的深入,一定少不了大量实证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与升华,因此,一方面将研究扎根于“中国制造2025”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进一步探寻多样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教育统计软件、文献计量法等,如SPSS、CitespaceV、Bicomb等软件对制造业相关数据、职教毕业生综合素质评测数据、就业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研究的数据支撑,以增强研究的科学性。
(三)进一步深化合作研究,构建该领域研究学术共同体
针对该领域没有形成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作者群体,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情况。一方面,在未来研究进程中,加强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合作,组建跨学科、跨区域的研究团队是当务之急。加强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与制造加工企业之间的交流,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为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合作铺设平台,加大各级各类课题的资助力度,激发更多优秀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热情,为该領域下学术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建立学术共同体离不开学术期刊的鼎力支持,其是提升学术共同体研究质量的重要助力[8]。学术期刊除了是学术成果公开交流的媒介,更是培养学术共同体、提升学术品味的桥梁。鉴于此,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对来稿内容实行严格的匿名专家评审,向作者反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主动联系该领域的权威专家约稿,开设该领域的专栏等方式为该领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指导和引领作用。
参 考 文 献
[1]Bradford S. C. 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Specific Subjects [J].Engineering,1934,26(8):85-86.
[2]Egghe L., Rousseau R. Introduction to Informetrics: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ibrary,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M].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1990:341-344
[3][6]陈新忠,张亮.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的轨迹、现状及热点——基于1986-2016年CNKI期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8(6):118-123.
[4]马费成.信息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80-83.
[5]龚放.2005-2006年我国教育学期刊影响力评价——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1):160-173.
[7]朱文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执行分析[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37-40.
[8]余胜泉.学术共同体建设与学术期刊的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17(10):10-11.
Research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Made in China 2025”
——Analysis Based on Statistical Results of CNKI Database Resources from 2015 to 2018
Wang Fa, Mi Junkui Abstract Search on CNKI with“theme=‘Made in China 2025’and‘Vocational Education’”to obtain a sample of 157 documents included in this field from 2015 to 2018. Based on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bibliometrics and CiteSpace V softwa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journal source, organization distribution, author distribution, keyword co-occurrence and cluster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been deepened continuously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and the publication journals are both extensive and centralize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are the backbone research force, and the research groups are also constantly updated and expanded. It has derived research fields such as“modern apprenticeship”,“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and“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re have been research hotspots such a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craftsman spirit”and“high skilled talents”. How to reform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high skilled personnel and how to better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Made in China 2025; vocational education; Bibliometrics; Knowledge Graph
Author Wang Fa, postgraduate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 Mi Junkui, professor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6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