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悟诗情拥抱诗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万玉婷

  摘 要:古典诗词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高雅趣味的情感世界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师从朗诵入手,让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加强文化的熏陶,并从仿写等简单的形式入手,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拥抱诗心感悟生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古典诗词;诵读与鉴赏;仿写与创作;诗情与诗心;核心素养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学生生活交际的工具,但语文教育更需要培养和引导学生具有高雅趣味的情感世界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千年,它是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孩童对古诗词诵读,感受韵律到小学对古诗词的简单理解和背诵,再到高中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学习,目标定位已经由“背诵”转向“审美”。古诗词独特的韵律和形象,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让他们学会与生命对话,感悟生命意义,提升积极的情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古典诗词穿越课堂,学生学以致用,这才能让诗词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一、 培养学生欣賞诗歌,品悟诗心的能力
  古典诗词呈现出古代文人墨客丰富的情感,独特的人格,高尚的情操,高中阶段是学生情感和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而高一刚入学的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一知半解,背诵往往是死记硬背,如果老师求全责备,反而会让学生害怕诗词。所以,高一上学期学习诗词先以诵读为主,进而才是关注诗词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因为没有足够的诵读量,对诗词的理解,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很难提升的。
  (一)通过朗读和背诵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
  高一课本中的古诗词多为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无论是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教师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让学生通过听、说、读来把握和理解古诗文的情感,诗词学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在古诗教学中始终把朗读作为重点之一。开始阶段可以听名家朗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后反复朗读,一唱三叹地吟读,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通过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去感受古诗文的语言美;结合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诗歌专题,开展班级诗歌朗诵比赛。学生通过学习诵读的技巧,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通过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和情感共鸣。诗词是古人情感的表露,是思想的外化,学生通过诵读古诗文、听说古诗文,或通过再现生活场景结合范读,配乐朗诵,很容易和作者亲近,然后再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诗文情感。诵读是古诗文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使学生由简单的无意识背诵,发展为读思相伴,读悟相随。
  (二)通过古诗词的鉴赏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古诗文承载的是古人的生活、文化和思想,学生需要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国文字的美,吸取那些在今天仍然鲜活的养料。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古诗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停留在背诵默写,而是更加重视作品的形象、语言鉴赏和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经典古诗文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汲取精神养分,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古诗词的语言、声韵和意境,去感悟诗人的心灵。也就是说,教师让学生在感受诗词美的过程中,还要让他们体验美。教师可组织开展《诗经》《论语》《孟子》等整本阅读体验交流活动,促进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思考、理解传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词,让学生学会身处逆境,坚持操守;学会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学会坦荡旷达,拥有强烈的生活信念;学会忧国忧民,自我激励……诗词中的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华,学习古典诗词,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素养,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在教学中完成人文的助长、哲理的启迪、潜能的诱发和生命的关怀。
  二、 用仿写激发学生创作意识,感受诗词的语言魅力
  (一)片段仿写训练是架起在读诗和写诗中减缓坡度的阶梯
  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置片段仿写的拓展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在遣词造句上仔细揣摩、反复推敲,多层面学会炼字炼意的技巧,并通过拓展互动训练让学生明白语言的准确生动、凝练精辟的重要性。
  在学习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时,笔者在最后用一段话概括昭君的形象。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然后让学生用相似的句式概括杜甫的形象。其间补充了杜甫生活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经过十分钟的思考交流后,课堂上随机抽选出了三个小组的作品展示:
  第一组:
  千古才子,屈居卑职
  上疏直言,流往华州
  漂泊僻乡,梦回长安
  第五组:
  绝世才子,出师不利
  上谏不顺,奔波流离
  才无可施,碌碌无为
  第八组:
  绝世才子,入仕为患
  上谏不利,去迁华州
  寄旅他乡,心忧天下
  随后老师请学生分析这几组作品。
  生1:我觉得“出师不利”用得不够好,没有很全面概括人物的仕途经历,可改为“入朝见妒”。
  生2:“流往华州”“去迁华州”这样只是写了一个角度,可写为“漂泊西南”。
  生3:“碌碌无为”有平平庸庸,无所作为的意思,这样概括杜甫的形象不准确。他只是在仕途上比较平庸,但是他在诗歌创作上却有了不起的成就。
  仿写符合教育直观性的原则,有针动性的仿写不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在仿写交流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锤炼词语,由仿写到创作过渡,为学生创作诗词减缓了坡度。   (二)导引学生创作对联,激发古诗词创作的情趣
  对联特别强调对仗的工整,讲究平仄协调,韵律合拍。而《诗经》《楚辞》、诸子百家著作、汉赋、唐诗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对偶句,就是对联的原始形式。可以说,对联与古诗词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它在生活中是一种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所以,教师可以导引学生创作对联,为古诗词的创作打下基础。笔者在《奇妙的对联》这节对联创作课中,从对联的特点和要求讲起,以小组为单位创作班级对联,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当学生对对联创作有一定概念时,便让学生自己查阅、复习学过的古诗文,从学习、友情、做人、立志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创作一副对联,于是学生写出了“青春激越,境界都归课本;日月光华,乾坤自在学堂”“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的好联。这便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抓住情感角度多维度训练学生思维。
  三、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拥抱诗心感悟生活
  学生通过诗词诵读,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心灵相融,我们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用诗心感悟生活,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引导学生由一开始的诵读到仿写等微创作,再到指导学生开展诗歌创作,循序渐进让学生拥抱诗心,从而不断优化语文素养。
  柳永的《望海潮》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在学完这首词后,笔者设计了一节《少年情怀都是诗,天籁之美在无羁》的诗歌创作课,课堂设计首先是对填词的基本步骤进行讲解,然后鼓励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怀。(附优秀词作两篇)
  望海潮
  轻捻送柳,千里送君,东山吾辈芳华。晕晕夏光,眼里柔波,初遇究成繁花。阳音赛擎天,实步破厚土,朝气无涯。笔墨钢枪,动辄成装,出彩家。 登高折桂可嘉,有诗词歌赋,舌灿莲花。少年寒涔,惊雷又起,静海再卷黄沙。白驹催刀尺,伏案竟喑哑,流徙烟霞。异日雨落花海,归来与你夸。
  望海潮
  英雄故居,雅士眠乡,梅州自古风光。烟雨云雾,紫竹屹立,俨然几处人家。炊烟绕霞光,清泉淌河山,山水如画。屋舍俨然,黄发垂髫,竟欢颜。 重壶叠巘清嘉,有漫山茶籽,十里杏花。古筝弄晴,山歌传响,嘻嘻茶农娇娃。落霞拥孤鹭,秋水共长天,天高水遠。异日图将好景,与君共赏话。
  选择用柳永的《望海潮》作为微创作的蓝本,是因为它写的是身边的自然风光与生活,这便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入手,写与自己相关的事情,这样学生有话可说,迅速地突破对诗词创作的恐惧心理。这样的一次创作和展示课,让学生在分享的同时收获了惊喜,他们发现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能创作属于自己的诗词,这对于提升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文学审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古典诗词充实高中学生的情感世界,走进其心灵世界,并能学以致用,这是古诗词学习的最终目的。
  四、 结束语
  语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生活化的,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总是强调学生在古诗文的答题过程中要明确技巧,才能提高答题效率,但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鉴赏思维的前提是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并学会用自己的“心”去发现“古诗文的心”,并养成在生活中联系古诗文,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汲取与运用古诗文知识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玉华.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方法与训练[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2]冉正宝.语文思维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黄修已.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卷[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王芳.最好的方法读唐诗[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5]扈中平,刘朝晖.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6(7).
  [6]陈荣荣.诗歌鉴赏的方法指导[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5(3):43.
  [7]苏欢.论高中古诗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J].语文月刊,2015(3):18-21.
  作者简介:万玉婷,广东省梅州市,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0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