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朝仙

  摘 要:认知能力作为关键能力之一,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對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尝试从转变教学观念,挖掘教材深度和探索教学模式来探讨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认知能力;培养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要引导学生具备新知学习、信息处理、综合分析、批判反思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探索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 转变教学观念,开启学生认知
  “知”为“行”之始,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接受培养认知能力的黄金时期。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向深度教学转变。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升学的压力,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仍存在过分强调知识表层的背诵,强调通过默写、抽背、微信打卡等方式督促学生反复背诵巩固知识,再通过题目模拟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分析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停留在记忆表层的知识符号的掌握,对学生的发展成长意义不大。而且近几年的中、高考中那种考查机械记忆的题目越来越少,能力立意的考题越来越多,这也是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开启学生的认知,教师必须变革教学观念,强调观念的转变不是要否定“知识掌握”的重要性,而是着重强调学科教学重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改变自己“成绩本位”和“文化知识本位”的传统倾向,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和对学生进行认知能力培养的实效性。教师自身必须在积累充分的社会认知知识且熟练掌握能有效在授课中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外,教师还要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对表层知识的学习,通过探究表层知识所表达的内在思想、认知方式、思维逻辑,挖掘表层知识背后所隐藏的学科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这一课时,课前调查了学生的梦想有哪些?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谈到自己的梦想是当网红开直播。理由是当网红只要在抖音上拍一拍自己的照片或者视频等,就能拥有粉丝流量而出名,就可以有日进斗金的收入。这比起那些日夜苦读书考上大学还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当网红就是最佳选择。针对学生出现的认知偏差,在预习单中设置了题目:你最喜欢的网红是谁?你喜欢他什么?如果你想成为“他”,你将怎么做?学生在预习时通过对查阅相关材料,进一步了解网红的事情。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自由辩论,产生认知的冲突,教师在讲授中及时拨正学生出现偏差的认知,通过问题的层层追问,开启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 挖掘教材深度,激发学生认知
  教材文本是学生获取认知最为直接的来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地完善教材资源体系,来帮助和激发学生的认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有关认知能力相关内容的挖掘。比如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强调对自我的认知,第二、三单元涉及社会关系中“朋友关系”与“师生关系”的认知,第四单元则回归对生命的认知。以教材《师生之间》这一课为例,要进一步实现学生对“师生关系”认知能力的培养效果,还应继续挖掘教学深度,加强教材中认知能力培养内容的衔接性。
  教师通过对不同课程的设置和课程模式的调整,深度挖掘课本教材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正确认知。一方面教师要将教材中理论性的知识讲解清楚,如“师生之间”的第一课时“走近老师”,在讲解教师职业的时候拓展了教师称谓的演变,除了“老师”“师父”等一些学生较为熟知的称谓外,还有汉朝的“西席”,西晋的“祭酒”,唐时期的“学博”,五代十国“山长”和宋朝的“教谕”等称谓。学生通过学习教师称谓的演变过程和其背后的故事来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尊师重教美德的认知。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教材探究与分享中孔子的例子进行分析,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即假如一个名牌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与孔子一起去学校应聘,谁能应聘到这个职位等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由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有限,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尊重教师行为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认知,所以授课时充实了教材内容制作微视频——班主任老师的一天,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老师忙碌而充实的一天从而达到认知老师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并将这种认知带入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形成对一系列相关事件的正确认知,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 探索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认知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教学成效是检验课程建设成效的关键。基于“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课堂理念”背景下,笔者尝试从“三习课堂模式”即预习—研习—练习模式入手,开展教学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优化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情,学生只有通过课前的有效预习才能在课堂上快速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提升认知能力。在核心素养引领下,认知能力首先要面对新知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在对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超越知识的表层学习,探索内容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的认知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采用预习学习单、问卷调查、图书馆查阅、访谈等探究性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预习。教师课前的准备是在充分了解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做出的合理的备课行为;学生需要在课前对课堂上要讲解的内容提前进行认知,初步了解教材知识,才能在课堂上紧跟课堂节奏,轻松自然地获取知识,享受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七年级《走近老师》一课时,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和了解班级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顺序调整即先引导学生学习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再引导学生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认知入手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对教材解读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由浅入深、难度不等的几个预习问题,比如问题1: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用简短的语言或图画来描述一个科任老师的教学风格”。问题2:通过采访或查阅文件等方式了解当今应聘教师工作所需要的条件。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在合作探究或自主探究的预习过程中初步了解了相关知识,为课堂中进一步交流自己的认知做铺垫。
  (二)激活课中研习
  课堂研习过程应该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认知训练。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设计由浅入深、难度不等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任务进行了信息加工处理,并在综合分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授教师的职业这一知识点时,通过学生课前查阅到的应聘教师工作的条件要求,设置了问题情景:假如一个名牌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与孔子一起去某中学应聘,谁能应聘到这个职位?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非常激烈。有的同学认为孔子能应聘上這个职位,理由是孔子的学识、阅历、声望和品格等;有的同学认为大学生能应聘上,理由是因为大学生有合乎教师职业应聘条件的硬件比如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考试二级甲等;也有的同学认为两个人都能应聘上,孔子是学校特聘教师而大学生是正常考试应聘。这种基于一定的生活情境和教学内容并保持开放性的问题研习,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情的差异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改变简单地从文本中找答案走向深入思考这些答案背后存在的可能问题。这种通过设置认知问题,让学生围绕认知目标并保持自我意识的审视状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研习中,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向更高阶问题的探究和表达愿意,培育了学生高阶的认知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夯实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是对课堂研习的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后的练习。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除了通过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完成对学科知识的巩固练习,提高认知能力,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之外;还应通过情境迁移、触类旁通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的认知又指导新的学习产生新的认知,如此反复,在学与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也为终身发展奠定智慧的基础。
  例如:在《走近老师》这一课结束后,教师需要结合一系列的生活实际的情景,编写相关的试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强化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知识的认知体系化。同时这节课还设置了一个课外作业:“感恩微行动”的倡议书,让每个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份倡议书,倡议每一个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个敬礼,一句祝福,一张贺卡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恩,同时要付诸行动。学生通过课堂学到的知识迁移探究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在生活中通过微行动来尊师敬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知思维将会不断地在其脑海中出现,这势必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隽菁.道德与法治“主动”课堂建构:基于深度学习的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9(7).
  [2]李子煜.深度教学培养关键能力[J].思想政治教学,2019(12).
  [3]吕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关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思考[J].读与写杂志,2016(11).
  [4]温一鸣.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社会认知力的有机融合[J].教育研究,2015(1).
  作者简介:李朝仙,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1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