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离散数学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静 史册

  摘要: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目前,不少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的最终成绩是依据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两个部分综合评定的。为了提高课程评价的公正性和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對该课程平时成绩的评定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常见的平时成绩评定方法,接着对目前平时成绩评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并提出了平时成绩评定依据的多样化、主体的多元化、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透明性四项原则。
  关键词:平时成绩;评定方法;多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4-0088-02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离散、概念抽象和逻辑性强的特点。该课程的学习有益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为将来从事应用和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一方面,离散数学知识的分散性和处理问题的特殊性令许多学生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离散数学教学中,以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而平时成绩的评定往往比较简单,多以出勤率、学生作业情况为依据,过程性考核手段相对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通过探索平时成绩的多元化评定办法,以期达到激励和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提高教学成绩的效果。
  一、平时成绩的意义
  目前高校课程成绩都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往往占较大的比例)更多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就使得评价取向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评价的反馈性功能。这一点,对于知识点离散、概念多且抽象的离散数学课程尤为明显,更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教改提倡课程考核的过程化,在课程考核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以期实时调整授课方式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自觉学习,最终达到提高课程评价公正性、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于是平时成绩比重有增加的趋势,一般所占的比重是20%—60%。
  二、常见的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平时成绩的评定没有统一标准,主要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出勤率、平时作业提交情况与完成质量、课堂表现或对学生的总体印象等方法来评价的。
  1.以学生到课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给定的主要依据(占30%以上)。具体操作是通过上课点名的办法来找出缺课的学生。点名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1)“点名”时机问题,上课前点名,学生可以早退;上课后点名,往往挤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若是合班上课,点名时间长的问题更为突出。(2)滋生代“点名”现象,未达到督促学生到课的效果。(3)学生即使到课,往往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差。
  2.以平时作业的提交情况与完成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给定的主要依据。平时作业往往是课后作业,容易出现抄袭问题。教师不容易判断学生平时作业是不是独立完成。在都按时提交作业的情况下,只能根据作业卷面情况或正确程度来判定学生的平时成绩。
  3.以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给定的主要依据。这存在教师所提问题的“难易度一致”问题,教师所提问题的难易度不同,依据一次性的回答来评价学生平时成绩就不合理。
  4.以对学生的总体印象作为平时成绩给定的主要依据。这个具有随意性和较强的主观性,缺乏对评价指标的考虑,影响了整个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离散数学课程的平时成绩评定方法探索
  结合离散课程知识点多的特点,本文提出“多位一体”的平时成绩评定方法。在该评定方法中,平时成绩的判定由出勤情况、课后作业、课堂回答问题、案例设计和期中测试五大部分组成,而这几个依据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环环互扣,彼此检查,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平时成绩的公正性。
  1.出勤情况。作为课堂纪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出勤管理是督促学生按时参与课程学习,保证足够的课程学习课时。教师可采用随机“点名”方式,这个可以与“课堂回答问题”相结合,在不过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的情况下,既检查了学生到课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出勤只是课程管理的一个手段,权重不宜过高,可设置在10%—15%之间。
  2.课后作业。因为离散课程知识点较为离散、知识内容多,需要学生做较多的练习去巩固,所以课后作业必不可少。较之于课堂中的随机问答和即时反应,课后作业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能够比较深入地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然而,由于课后作业的题目相同,学生不是即时完成提交,教师无法判断学生是否独立完成。所以权重也不宜过高,可设置在15%—20%之间。
  3.课堂回答问题。随堂问答是通过在课堂上随机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效果,这是进行课堂互动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隐形”解决了“点名”问题。为了解决前面提到的“难易度一致问题”,课堂随机提问的内容可以涵盖上节课布置的课后习题,也可以是本节课上的新知识。提问上节课课后作业,既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抄袭”现象。而涉及新知识点的问题,不以回答问题正确与否作为评判标准,对于那些认真听讲,主动思考,给出创新性答案的学生予以肯定。
  4.案例设计。可以考虑让学生(个人或集体)设计课程案例。在设计课程案例的过程中,学生较为全面地梳理课程知识点,对学习有帮助。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扩展思路,加深认识,但也可能隐藏着一些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抄袭行为。这种方式的抄袭相对于课后作业的抄袭,难度要大一些。权重可以设置在10%—20%之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1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