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红霞

  摘 要:课堂气氛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紧张的课堂氛围则相反。课堂气氛紧张主要有教师自身修养、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业压力等方面的因素。语文教师要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着手,善于在教学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开展有趣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打造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0-0107-02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青少年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关键学科。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在学习经验与学习能力方面都处于成长阶段,对学习的意义往往缺少正确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肩负起传授给学生知识的重任,还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很多语文课堂整体上学生处于紧张的状态,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一、 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紧张的原因
  從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来看,有的课堂氛围比较紧张,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这使得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仍然在课堂出现,使得课堂氛围比较紧张,且教学内容死板,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一些语文课堂仍然是传统模式下的学习课文、生字、写作等,基本上没有创新可言。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有限,若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一成不变,那么也就无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如此也就使得课堂教学比较机械死板,无法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制订新颖的教学计划。最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逐渐加大。虽然一直倡导教育要“减负”,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学生仍然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无论是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高中阶段,学生都面临着繁重的学业负担。通常来说,教师在课堂上都是给学生讲解完一部分内容又接着讲另一部分知识,在连续灌输的模式下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使得某些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样也就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轻松学习,整个课堂氛围比较紧张。
  二、 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条件。教师是整个语文教学工作的引导者,师生在教学中要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信赖,如此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最终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实际上,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依赖于教师教鞭“打”出来,也不是仅仅依靠铁的纪律管出来,其更依赖于教育者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的转变,师生角色转变,师生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等。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实现自由交流、对话,构建一种协商式的和谐师生关系。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塑造自身崇高的形象。其次,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格,建立教学相长、民主交流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及时间,让学生能自由发表意见。如此才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尽情表达、碰撞火花,最终也能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组织有趣活动,改善课堂氛围
  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可能无法迅速进入到系统学习状态,为了能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活动进行教学,让教学与活动有效结合。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堂也充满期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教学《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为例,为了能在上课前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笔者设置了课堂小游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这样学生才能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游戏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用平时常见的吸管作为乌鸦的长嘴巴,之后找到瓶子并往里装小石子以及半瓶水,最后让学生像乌鸦一样试着用“嘴巴”向瓶子里运送石子。笔者在瓶身画了一个刻度,鼓励并观察水位的情况,当水位上升到这个刻度时就算游戏成功了。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建立了初步认知,同时学生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积极思考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只有逐渐改变传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互相交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感官,才能引导学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语文教学来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打开,如此也能让学生高效融入课堂,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协助者以及引导者,假若学生在学习中没有真正参与课堂,那么也就无法形成高效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若想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时刻对学习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为学生专注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教学《群鸟学艺》这篇文章为例,在上课时笔者先针对文章设置了一些问题:群鸟指哪些鸟?向谁学艺?它们学的是什么本领?它们是怎样学艺的?学的结果如何?之后让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思考。之后,笔者又利用多媒体展示鸟类图片并播放鸟叫声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终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能力逐渐得到提高,且自身的思维也得到锻炼。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如此才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让课堂氛围充满活力与生机。
  综上,好的课堂氛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师生共同进步。青少年学生更适合在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下学习。语文教师要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着手,善于在教学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组织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打造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周克杰.低年级课堂教学调控艺术探析[J].语文建设,2018(05).
  [2]蔡晓娜.有感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J].黑河教育,2017(02).
  [3]李明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六个向度[J].教学与管理,2017(02).
  作者简介:林红霞(1975-),女,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5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