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停课不停学”并不是要教师当主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赖卓为

  2020年春季的新学期很特殊,在“新型冠状病毒”影响下,各类抗疫新闻传来,其中还有对不得不开启新学习形式的评论:“教师不想当主播,学生不想上网课。”然而,教师的专业性不在视频制作上,而在“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面对“疫情停课”,教师要当的不是主播,而是能在各种条件和环境下坚持“育人”的专业教师。
  面对突如其来的教学环境转变、教学互动模式转变,教师不能守着在线下教学经验一成不变照搬到线上,也不能要求学生能在家如在学校般的学习状态,更不能希望家长能替代教师的教学工作。
  从困境中发现优势
  交流方式发生的改变,让教与学之间失去了“手把手”的机会。例如,数学基础技能的练习强度相对减弱,需要动笔计算的练习、需要画草稿列表等形式辅助思考解答的难题,错误率比在校面授教学要高出很多。但是,由于日常的交流轉到网络平台上,让一些平常不敢发表自己看法的学生,能够拿出自信,发表观点、表达自己;也让平时课堂学习中因为回答问题速度不够快,而错过与同学交流的学生,拥有了更多思考时间以及修改发言的机会,能够在充分、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网络留言平台上得到老师与同学的回应。
  不少教师抱怨网课时学生缺勤、欠交作业等,学习环境的改变、离开学校教学时间规划的约束的,这更多的是考验学生的学习自觉。常规的“无缝衔接式”教学规划,并不能通用于网络教学中。网络教学给与学生更大的弹性学习时间,以适应不同家庭生活条件限制以及适应不同家庭生活作息习惯,更注重于学生“学自律”。
  在新环境下寻找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
  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开启特殊的教育交流方式,“不停学”的内容不仅仅是义务教育课程安排的传授基础知识与技能,而应包括“学自律”“学交流”“学思考”……广大教师也应该在“学适应”“学创新”中,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历练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学自律”——自律不是天生的。离开了学校,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弱化,学生的出勤率是最让教师“头疼”的。但若教师的自我定位不是一个主播,而是与学生亲密无间的好友,打着“情亲牌”开启的网络聊天室还怕没人来吗?例如,停课时期,人人外出都必须戴口罩,教师从学生内心最向往的温暖出发进行提问:“如果看见同学们戴口罩的照片,你们还能认出彼此吗?”让学生收集戴口罩的照片,收集各种做家务的背影照片等,然后在见面聊天时放出来给学生竞猜。学生带着好奇进入聊天室,在各种熟悉影像下回想往日在学校学习的温馨情景,迅速地全员到齐。
  既然是以教学为目的的“聊天”,在见面前布置任务融入数学活动,会让网络见面聊天更具数学气氛,如“莫比乌斯带”制作、数学魔术表演等。到了约定网络见面时间,我展示自己做的莫比乌斯带,你来表演一个小魔术,他介绍今天的学习新发现……一种默契感油然而生,我们虽隔空,却无比亲密。
  “学交流”——交流需要有话题。传统教学的知识呈现方式,到了现在已是捉襟见肘的。我们不能再像苏格拉底那样对学生进行“连珠炮”式的追问:“直线为何叫直线?因为它直的。线段也是直的,为什么不能叫直线?因为它有端点。没有端点就是直线吗……”在网络课堂上,像这类对话式教学的概念学习,不得不进行重新设计。
  例如,利用各种途径开展数学阅读、列学习清单布置挑战闯关任务:阅读《数学魔术》中的一个片段,并完成一个魔术视频的拍摄;阅读《超有趣的让人睡不着的数学》中“0不能作除数”的片段,并查找资料继续说明0不能作除数。在任务驱使下,各种线上交流与隔空合作不自觉地“遍网开花。”
  “学思考”——细化教学目标,小任务驱使学会思考。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教学,教师不能仅仅拍摄“一言堂”的教学视频。除了钻研学习新的教学技术,教师还应思考如何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课程安排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更深度的思考与研读,重组知识结构,细化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置小任务,以环环相扣的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挑战自我,实现思维发展。
  “停课不停学”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已经开始让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作为教师,无论世界怎么改变,我们都应不忘初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在不同条件下努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5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