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设施园艺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娟

  [摘 要] 为促进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更好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针对设施园艺学课程特点和人才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硬件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优化。经过二年的实践,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取得了巨大进步,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设施园艺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设施园艺又称保护地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进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当代农业的“阳光”产业,设施园艺及其相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虽然我国近年来设施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含量及产业水平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同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于设施产业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因此,培养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动手能力较强的设施园艺专业人才,成为目前农林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標。为提高我校设施园艺学教学质量,培养能满足南疆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本课程团队教师从优化教学内容、强化人才培养、加强硬件建设等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经过二年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结合课程特色,优化教学内容
  与传统学科相比,设施园艺学包含了气象学、土壤学、生物学、环境工程学、建筑学、栽培学等相关学科内容,学习难度较大,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广泛的实践经验,还需要较强的整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和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目前南疆地区的设施园艺类型及技术水平,对现有的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微调,围绕教学大纲,合理确定授课内容,合理设置理论及实践学时数,同时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栽培现状,使学生能更加全面、客观、系统地掌握课程知识。通过课程建设既优化了教学内容,又保证了课程本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二、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板书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代教学需求。在本轮课程建设中,团队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将传统的板书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动手环节印证理论知识,从而起到更好消化、吸收的目的。
  课程建设中,除了优化教学方法外,同时更加注重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多种课堂教学方式,加强了学生课后预习、复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升了课堂师生互动的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利用网络,实现学习材料电子化
  为巩固课后学习效果,提高班级出勤率,在课程建设中,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的便利条件,设计了易班课程群,课程群内设计了课堂小讨论、现场在线课堂测验、学习资料、在线答疑等板块,实现了限时课堂点名,同时利用课程群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课后学习。
  四、“以学生为本”,强化人才培养
  根据学生生源地情况,在进行本轮课程改革时,为使疆外同学更好地了解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气候特点,授课教师会在课堂中更多的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如在讲授环境调控章节时,会单独介绍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光照、温度、水等气候特点,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南疆设施园艺产业的兴趣,为其就业提供了方向。同时专业设置时为满足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制定时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课堂讲授时,老师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讲授第一章园艺设施类型、结构与性能,第二章园艺设施环境条件及其调节控制,及各类作物的设施栽培技术时,会结合当地栽培特色进行重点的理论讲授,同时结合实践让学生更好理解。而在第四章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中,会针对当地气候特点,重点介绍新疆日光温室的发展区域规划。同时本章节因内容比较偏向工程,考虑到农科类学生工程技术知识薄弱的特点,删掉了大部分的力学设计和计算内容,只要求学生从掌握温室建造的选址要求、采光和保温角度出发,简单设计建造温室的相关参数,从而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让每个同学都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设施园艺学课程,理论及实践结合紧密,要求学生既要有良好的理论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建设中,结合各级各类专业竞赛,与周年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从而提升学生与人交流、团队合作的能力。
  五、产学结合,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设施园艺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同时也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园林、林学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因此必须建立相配套的教学实习基地和教学设施,以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施行。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实验示范中心及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在原有的果树、蔬菜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增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同时配备专业及课程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如热电偶仪、照度计、土壤水分测定仪等,达到生均实验室面积6.01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为1.55万元,并在园艺试验站新增小型新型日光温室4个、塑料大棚4个,极大地满足了专业学生的实验、实习需求。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考虑学生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新增校外实习基地4个,均为无土栽培、植物工厂等相关技术的生产一线企业,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达到6个,为本专业及课程的教学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所,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缩小了理论教学和生产的差距,同时为学生将来的就业适应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六、注重师资培养,提高教师专业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课堂的中心。为了能达到良好的教师素质培养,让专业课教师既能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又能掌握学科的新成就、新成果、新动态,并能够应用自身所学知识和实践解决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新教师导师制、基层锻炼、生产调研等,让教师深入一线,了解当前的产业生产动态,用实践反哺教学,用教学反哺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为学生做榜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七、结语
  通过二年的课程建设,设施园艺学这门课程已初步有了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完备的教学条件、适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较好地促进了课程团队教师的发展和相关专业学生的成才与就业。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与日益快速发展的设施园艺产业及现代化农业产业进程相比,我们仍有很多不足。一是如教师外出培训机会较少,限制了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今后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条件下加大培养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应用学科前沿,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二是对本门课程的重视仍需加强,尤其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学期设置时应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合理分配。三是园艺专业学生的工程知识及实践技能相对较差,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园艺植物栽培知识及技能相对欠缺,都不利于本门课程的学习。
  今后,在校院及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寻找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较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侯雷平,李梅兰.设施园艺教学体会与建议[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64-265.
  [2]高丽红,陈青云,曲梅.设施园艺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10):54-55.
  [3]孙向丽,王波,王开荣.“以学生为本”的《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5).
  [4]徐呈祥,宛成刚,崔群香,刘微萍,张长青.《设施园艺》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J].南京农专学报,2003,19(4):66-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7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