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引领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陆金生

  摘要:結合“畜禽解剖生理”课程的特点,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之中,力求将传统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各自优势“取舍折中”,并与实训教学有机融合,培育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2C/03C-0063-04
  自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后,核心素养的职教表达成为职业教育领域一个比较时髦的话题。大家对职业教育领域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研究者普遍认为,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要放到真实的情境中,理实一体,“做”字当头,通过“大概念”“大项目”“大任务”等综合平台加以培育和发展。很显然,在这样的时代召唤和职教诉求中,专业课程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传授技能,还要有更大的视野、更大的担当,相机而教,着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笔者有着20多年“畜禽解剖生理”课程的从教经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反思中形成了对本课程的鲜明认识和教学的个性特色。2018年,笔者将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心理学家、教育部核心素养框架课题组首席专家林崇德先生倾情推荐的“对分课堂”引入该课程,开展了“理实一体”两次“对分”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此教学模式打造的全新课堂获得了2019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一等奖。
  一、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一项创新工程。这一新颖模式通过对教与学关系的巧妙调整,使课堂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系统性转变。
  所谓“对分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对半分割”课堂时间。但这种分割,不是简单地将一堂课“一分为二”,一半时间由教师“教”,一半时间让学生“学”,而是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各自优势进行“取舍折中”,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一段时间,形成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和吸收(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简称为PAD课堂。“内化和吸收”过程被安排在课后,以完成高质量的“亮考帮”学习作业为显性标志。一般在本单元学习一开始,学生就要“交流讨论”上单元一结束教师“精讲留白”的内容,这是“对分课堂”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故又称为“隔堂讨论课堂”。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二、两次“对分”的教改实践
  笔者在“畜禽解剖生理”课程的教学中延续了以往“理实一体”的教学情境,实施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策略,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为支撑,开启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教改实践就是将课堂教学时间进行两次“对分”:理论学习约占一半时间,实训操作约占一半时间。其中,理论学习的那一半时间还要进行一次“对分”,约一半时间留给教师讲授,一半时间留给小组交流。通常在上一次课项目任务学习结束时,教师“精讲”“留白”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课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亮考帮”学习作业。在本次课项目任务学习之前,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式的讨论交流,然后进入“项目任务”的教学实训环节,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标准”挂上网
  学标、贯标、用标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同约定。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将课程标准挂到网站上去,并在开课前向学生系统解读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和地位、学时和学分、教学思路和学习目标、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实施办法等,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教师准备怎样教,自己应该如何学。
  (二)“导学清单”进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需要提交作业,教师需要发通知、批改作业、记录分数、汇总成绩等,诸如此类的繁琐事务,很多都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的。
  本课程以“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以牵头开发的市级精品课程“畜禽解剖生理”网站为主阵地,将学习目标、助学口诀、课程内容、微视频等整合在一起,形成序列化的“导学清单”。“导学清单”的列出,让学生“学”有目标,“行”有方向。
  (三)教师“精讲”再“留白”
  讲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讲授往往事无巨细、系统全面。一般认为,教师讲得越全面、越深刻、越详细越好。在对分课堂中,这些观念被颠覆,教师恰恰不需要讲得太系统、太全面、太深刻,而是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上,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为何学”“如何学”,即导读式的“精讲”。
  在“精讲”环节,笔者通常只讲几句“顺口溜”。比如,家畜血液循环系统,就只讲“循环系统三兄长,相互配合送营养,心脏自律是保障,大小血管要通畅”;家畜呼吸系统,只讲“呼吸要懂气体‘换’,肺是交换主导‘官’;通常右肺‘大’左肺‘小’,关键理清‘肺结构’”;精卵受精过程,只讲:“众多精子来‘求爱’,强者通过‘透明带’,精英独闯‘卵黄膜’,头部膨大成‘原核’”。这些“框架式”的讲授,让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阶段”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去阅读教材和在线学习,完成“精讲”后的“留白”任务。
  (四)“亮考帮”作业做起来
  学生课后的学习任务是阅读教材、观看微视频、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其中的作业是连接讲授与讨论的桥梁和纽带,是对分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精讲”环节过后,教师要求学生围绕课程内容以及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微视频”去完成“亮考帮”学习作业。“亮”指“亮闪闪”的学习收获,就是学生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要总结出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知识内容。“考”指“考考你”的一些问题,就是把自己已经搞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讨论交流时用于挑战别人,激发学趣。“帮”指“帮帮我”的几点疑惑,就是学生要把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或者想要了解的内容,用问题清单罗列出来,在讨论时求助于同学或者老师。   (五)“讨论交流”说出来
  教师上课后,经过简短的复习检查和情境导入,立即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讨论主要是针对上次课即将结束时教师“精讲”的内容和学生在“内化和吸收”阶段的学习结果进行。
  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回督促所有学生都要认真参与,积极表达。各学习小组讨论后,再推出代表进行全班大组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抛出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适时导入到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在呼吸系统中,学生学习“肺的形态结构”时,教师精讲“肺在呼吸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后,留白“肺的分叶和组织构造”。教师要求学生除了阅读教材,还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观看“尘肺的危害及预防”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个微视频。那么,到了“讨论交流”环节,学生就会围绕“肺”“尘肺”“绿肺”等话题畅所欲言,竞相说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感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这样的交流讨论,能让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思辨水平和沟通交往能力,一举多得。
  (六)“实训操作”练起来
  “做”字当头,是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解剖”的实训环节能让学生获得多种感官体验。学生也只有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的深刻体验,熟知正常畜禽体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色泽等,才能区分异常情况的病理变化;否则,今后的临床诊断也就无法进行。所以“畜禽解剖生理”课程的课堂要尽一切可能开展实训教学。教师演示也好,学生操作也好,只要想“做”,办法多多,切忌只在黑板上讲“马尾巴的功能”。
  (七)“多维角度”评人才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对分课堂”对学生的评价相对弱化了过去那种“应知应会”的终结性考试,强调平时的过程性评价,尤其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合作精神、责任担当等。
  在本课程学业综合成绩的评定上,笔者将学生的平时成绩由往年的占比30%上升至50%,其硬性指标就是学生一定要在课后做作业,并带到课堂上参与讨论。考评量表由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三个维度六个指标构成。从多个维度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意在引导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督促学生坚持不懈,日积月累,以期获得丰厚的学习回报。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一)“关注素养,全面育人”的课改理念得到体现
  联系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高度融合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教学做合一”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对分课堂”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的实质性变革,让学生的活力和潜力发挥出来。权责对分、民主合作、和谐开放、生机勃勃的对分课堂,又“倒逼”教师必须改变思想,关注素养,全面育人。
  (二)“学标用标,以学定教”的基本要求得到保障
  贯彻课程标准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学习权利得到尊重的重要体现。在本课程教学实施初期,教师就将课程标准上传到了“泛雅”教学平台和精品课程网站,提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程信息,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什么,何時学,充分保障了学生的知情权,也为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分析,制订授课计划,整合教学资源,相机而教,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运行和有效实施。
  (三)“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的教学策略得到落实
  本课程开展的两次“对分”课堂的教学改革,从“精讲、留白”开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项目化实训、发展性评价等关键环节,拾阶而上,层层推进,让学生从中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对比以往的教学,教师常常是居高临下,单向传播知识与技能,少有课堂中师生的真正交互,学生消极应对的情形比较多,时常出现“教师自以为讲得十分精辟,学生还时不时地打打瞌睡”的课堂窘况。而“对分课堂”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已成为一种常态。课堂不再沉闷、不再压抑,学生有更多时间互相倾听,自我表达,自我完善,从而不觉得学习是沉重的负担,学习带来的是快乐而美好的体验。
  总之,“对分课堂”的教改实践,不仅促进了教师更好地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乐学善学、批判质疑、勤学反思、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养成,真正做到了以改促教,以改促学,教学相长,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益处。
  责任编辑:章跃一
  Abstract: Pad class is a new teaching mode proposed by domestic scholar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 Anatomy Physiology" course, this mode is applied to the reform practi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riving to "trade-off"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and organically integrate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so as to cultivate and develop th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essential character and key ability.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pad class; teaching mod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8816.htm